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59949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和反思摘要:生活化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得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架起“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它符合初中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使课堂教学氛围和谐、自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回归生活世界”是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地理教师树立生活中有地理、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中的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一、关于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1.教师缺乏新

2、颖的教学观念尽管新课标已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并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时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这些教师不仅没有转变教学观念,而且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十分不利于地理教师将教学生活化,并且也使得地理知识枯燥乏味,地理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如果教师长期不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教学质量,学生则会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学习地理知识。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根据对初中地理教师的调查显示,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以学生为主体,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就只能被动学习地理知识。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

3、习地位,就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严重阻碍自身的发展。而教师要想转变这种现状,就应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否则,地理教學生活化则很难有效实现。3.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教师就无法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特点,也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此外,由于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缺乏活力。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一旦学生养成错误的学习观念和习惯,学生就会依赖教师。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与案例分

4、析1.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2.生活化的处理教材,优选教学内容3.生活化的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与知识之间,犹如汤与盐的亲密无间。融入汤中的盐不但不咸涩,反而更能衬托出汤的美味;知识只有融于情境中,才能凸显出其独特的功能与活力。因此,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更多地考虑有利于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将教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这样,学生就可以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进而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就像在欧洲西部一课中,由一张“火车通票”所引发的学习热情整整贯穿了一节课,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中,这当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结束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对于所学的地理有直观、深刻的印象,如何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地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助于学生熟练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地理课堂中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创设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