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594188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书XX学校二七年一月-目 录一、学校基本情况11、基础设施概况22、专业特色33、师资队伍34、教师的学术水平及专业技能45、实验、实训条件46、学校办学业绩与学生就业47、经费及资产情况5二、绵阳水电校建筑技术类专业介绍61、建筑类专业发展沿革及专业设置情况62、建筑类专业师资情况63、建筑类专业办学规模与成就74、建筑类专业发展规划7三、绵阳市建筑技术类人才需求预测81、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预测82、XX省水电建筑类人才需求预测9四、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111、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12、职业

2、人员技能培训的需要113、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建设的需要124、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14五、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规划151、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项目的定位152、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项目的功能163、建筑技术专业实训工种规划17六、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251、四十多年办学积淀的实力是项目建设的基础262、雄厚的师资队伍是项目建设的根本保证263、广泛充足的生源是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264、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是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275、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资金具有可靠保证28七、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与管理291、管理机制292、运行机制29八、效益分析与结论301、社会效益302、经济效益分析313

3、、结论32XX学校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一、学校基本情况XX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微软ATC认证培训中心、电子产品营销员全国统一鉴定培训考核点、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绵阳市继续教育基地、绵阳市园林学校。2006年,XX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劳务培训基地、XX省首批示范性职业学校;绵阳市教育局授予2006年绵阳市职业教育一等奖、绵阳市平安、文明、和谐学校。学校在四川绵阳永兴、高新区、普明、山西省侯马市分设4个校区;在四川绵竹、中江、罗江、平武、射洪、蓬溪、安岳等分设12个教学点;在四川江油、三台、北川、广东深圳、珠海、东莞等分设20多个实训、实习基

4、地,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本部的办学发展、指导部门为核心,以校内办学系(部)为紧密层,以多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外层结构的集团化办学团队。学校以培养水利、电力、建筑、机电、电子、管理等专业方向的中、高等学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为主,培养相关专业职业短训人才为辅的多层次教育结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近7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已成为教学质量高、办学效益好、育人氛围浓、文化底蕴厚的新型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严教活学、文明进取”为校训,以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办学思想。建校以来,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0000余人,他们分布于四川、重庆、青海、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

5、显著的贡献。学校以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学科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办学特色。1991年被省教委授予“XX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市教育局授予“职教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政府作为行业办学的典型,命名为“XX省职教改革与发展先进单位”。学校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由学校教师从事的工程设计、施工、勘测、试验、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达300余项。 学校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改革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学校拥有270万元资产的技能培训中心,12万册藏书的图书馆,600台计算机的校园信息网络,1200万元资产的23个标准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

6、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校与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学联合办学,开办有水利、电力、建筑、经济、管理等七个专业学科的大专、本科学历教育,为毕业生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铺就了一条终身学习、进步的路子。1、基础设施概况学校校区占地307969,现有建筑总面积近5.5万(高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10000),其中教学用房9000m2,实验实训用房7000m2,图书、阅览室用房1000m2,学校固定资产原值5500余万元,实验实训设备资产原值1500万元。学校原有占地为50661,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扩展职业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培养规模,2004

7、年,在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水务行业主管部门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在绵阳科技城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区征地386亩建设新校区,并已基本完成用地386亩土地征用手续,通过了环境评估论证,且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新校区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首期实施技能培训中心扩建工程,然后滚动开发后续工程,使之成为川西北地区乃至全省较具规模和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工程技术类人力资源培养基地。2、专业特色我校先后开设有32个专业,主要含盖水利、电力、建筑、机械、电子、计算机及旅游等专业学科领域。“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是XX省教育厅批准的重点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绵阳市教育局批准认定的职业技术学校

8、重点专业。3、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73人,专、兼职教师225人,高级讲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2人、讲师(工程师)76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生导师3人、硕士学位15人、大学本科学历188人。双师型教师101人,其中具有工程师资格证书的54人,高、中、初级专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的47人。学校现有在校学历教育的学生5340人,其中高职学历教育层次1650人(五年制高职专科),中专学历教育层次3690人。短期培训层次680余人。4、教师的学术水平及专业技能绵阳水电校教师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近三年来,学校教师主编、参编各类国家统编教材15本,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

9、30余篇,参与各类技能比赛获奖41人次,完成10余项科研任务并取得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成果。完成的武都引水工程取水口、云南茈碧湖水库、重庆市三块石电站、XX省五排水库、东方红水库的水工模型试验和旺苍关口水电站、剑阁县友谊水电站等可行性研究及西藏昌都地区沙贡水电站、阿里地区科加、亚热水电站、绵竹市两河口水电站的勘测设计等成果获得省、部、市级奖励。5、实验、实训条件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校2000年就组建了技能培训中心、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艺体中心,并根据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标准要求,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和设备。学校有多媒体教室5间,标准实验室23个

10、,校内实训场(室)17个,校外实习基地20余处,教学仪器设备854台(套),总价值1200余万元。6、学校办学业绩与学生就业绵阳水电校由遂宁迁址绵阳40年,培养了大、中专学历毕业生3万多人,各类层次的在职培训班、技能训练班、继续教育3万余人次。对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四川、重庆、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省(市、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现了如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教授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明生,现任XX省交通厅厅长吴果行,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人大副主任、著名作家吴因易,剑南春集团董事长乔天明,四川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熊万贵等许多优秀的人才。在西南、西北地区的300多个县

11、、市水利局、城建局(委)、电力公司、发电厂及机械、电气、电子、建筑工程类企业中,绵阳水电校的毕业生大多都成为领导干部、管理和技术骨干。绵阳水电校一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具有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特点。自国家实行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以来,省内外百余家用人单位每年都把绵阳水电校作为选聘毕业生的首选学校。学校与省内外近百多个单位签订了长期的用人协议,不但有中、长期的用人计划,有的单位还向学生提供奖、助学金或向学校支付部分办学费用,以作为人才预定的保证。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今年,青海省和甘肃两省送培我校的学生就达300多人,新疆、甘

12、肃、宁夏、陕西、山西已连续两年向我校送培大量学生。这表明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良好社会声誉和办学实力。7、经费及资产情况学校办学经费由市财政拨款和学校办学收入两部分组成,市财政按编制内人员实际情况全额拨款,学校办学收入补充办学经费的不足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二、绵阳水电校建筑技术类专业介绍1、建筑类专业发展沿革及专业设置情况我校从1964年起就开办了“水工建筑专业”,按照市场需求,在该专业基础上进行改造,于1984年开办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并进而拓展,先后开办了:水工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测量、建筑水电安装等专业。今年建筑类招生的专业有: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员方向)、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建筑。2、建筑类专业师资情况建筑类现有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副高以上的15人,研究生3人,具有工程师、技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22人,取得实验师资格的专职指导教师6人。建筑工程系主任、高级讲师姚谨英同志,是建设部高职高专建筑施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近四年来,主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15本,主编的建筑施工技术一书被评为教育部十五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目前还承担了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全国统编教材的任务。我校系建设部中专建筑机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