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控图基础知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58914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控图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控图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控图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控图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控图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控图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控图基础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控图(彩虹图)一、预控图的基本思路1、用预控图替代控制图的设想任何好的措施也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是过程控制最有效的工具,但往往受到如下几方面的限制:1)、作任何类型的控制图都需要先获得20至2组的预备数据。获得预备数据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这对于小批量生产过程是无法实现的。2)、控制图的基本原理是分布理论,很难让操作人员所理解,相应用者规定具有一定的素质。3)、控制图无论是分析用还是控制用,工作量比较大,这给生产现场的应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要考虑在某些状况下能否用更简便的措施来替代控制图。预控图就是这样一种措施。瑞斯斯特朗征询公司,在对公司进行质量管理征询的过程

2、中提出的这一设想,由出名记录学专家弗兰克撒塞维梯发明了预控图,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概有近20%的公司应用预控图。2、应用预控图应注意的问题1)、预控图不是控制图,但具有对质量特性进行控制的功能。2)、预控图并不是指在过程开始前就进行预控,而是指在过程未生产不合格品之前对工序进行控制。3)预控图直接与规格(公差)界线相联系,根据规格(公差)界线来拟定预控线(PC)。不需要按3原则计算控制界线,也不需要计算均值和极差,是根据单个样品的实测值对工序进行判断的,因此操作极为简便。4)、预控图的假设条件A、过程的质量特性值必须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过程能力6正好等于规格(公差)范

3、畴,即CP=;C、过程的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平均值)必须与规格(公差)中心(目的值)相重叠。5)预控图的区域划分设计预控图时,在规格界线(TU,T)与中心线(目的值)之间(处)各增长一条预控线(C线)。将预控图划分为如下三个区:目的区(绿区):两条预控线之间的区域,占规格范畴的一半。警戒区(黄区):在目的区两侧,预控线与规格界线T,L之间各设两个警戒区,她们分别各占规格范畴的14。废品区(红色):在两个黄区之外,即超过规格界线TU,TL 的区域为两个废品区。)预控图各区域的概率根据正态分布概率可推算出预控图各区域的概率,依次可作为异常判断的根据。A、 目的区(绿区)的概率为86.64%,粗略

4、觉得是86%(便于计算)即12/14。也就是说当=1时,在100件产品中大概有86件产品的实测值会落入目的区(绿区)内。B、 警戒区(黄区)两个黄区的概率各为654粗略觉得是7,即1/14。当C=1时,每4件产品中大概会有1件产品的实测值落入其中一侧的黄区内。C、 废品区(红区):两个红区的概率各为0.%。二、预控图的应用法则1、预控图的操作工序加工开始时,持续抽取5件产品,若实测值所有落入绿区,则觉得分布中心(平均值)与规格中心(目的值)相重叠,并且过程能力符合预控图的假设条件。即可以开始预控图的操作。若件产品中有1件产品的实测值落在预控线之外,就必须重新调节工艺参数(设备、工装、刀具等),

5、直到5件产品的实测值所有落入绿区时,才干正式开始应用预控图。、对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法则开始操作后,按拟定的时间间隔,每次持续抽取2件产品,并按如下规则对过程实行质量控制。1)、若2件产品的实测值所有落入绿区,则判过程正常。2)、若2件产品的实测值中有1只落入绿区,1只落入黄区,则判过程正常。3)、若持续抽测的2件产品的实测值分别落入两个黄区内,则判过程异常。并觉得过程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的原则偏差增大,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减少散差。4)、若持续抽测的2件产品的实测值落入同一黄区内,则判过程异常。并觉得过程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偏移,应采用相应的措施纠正。5)、只要有只产品的实测值落入红区,就应判过程严重

6、异常。此时应停止生产,进行质量分析,采用纠正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当确认质量改善获得成效之后,再接“1”条的规定重新开始。三、预控图的记录原理对异常判断的理论基本是小概率事件原理,设立的小概率为0.01。1、 在过程中随机抽取1件产品,其实测值落入绿区的概率为.86。若持续抽取5件产品,它们的实测值所有落入绿区的概率为0.86=.70。阐明过程要达到这一规定,有47%的也许性,而事实上达到了,证明过程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平均值)与规格中心(目的值)是重叠的,并且过程能力也满足规定,符合预控图的假设条件,可以正式开始应用预控图。2、 持续抽取件产品,其实测值所有落入绿区的概率为0.862=0.7

7、01,阐明过程正常。3、 持续抽取2件产品,其实测值只落入绿区,1只落入黄区的概率为.80.006001,阐明过程正常。4、 持续抽取2件产品,其实测值所有落入黄区的概率为0072=0.004901,应视为为小概率事件,应判过程异常。5、 只要抽取件产品的实测值落入红区,无论另1件产品的实测值落入哪个区域,其概率总是不不小于.01,为小概率事件,应判过程异常。6、 表一归纳了以上状况红区黄区绿区黄区红区概率处置ABCDE0865=.可以开始预控AB0.86=74%P0.01(1),过程正常AB0706=6%BABABAB.0720.4%散差过大,调节过程后重新开始BAA0.07049%分布中心

8、偏移,调节过程后重新开始ABA0.35%过程能力严重局限性,严重异常,应采用纠正措施,达到第条规则后重新开始ABA0070.0013501%ABBBA四、预控图对过程控制的弹性管理预控图对过程状态具有敏感性,其对过程的判断具有“奖惩功能”。1、过程能力与预控图预控图的假设条件为CP=1,这样的假设其目的在于对预控图作出记录解释,并不意味只有CP1时才干应用预控图。事实上,只要CP1,就可以应用预控图。并且CP越大对过程控制的效果越好,但P1时是不能应用预控图的。2、预控图的抽样间隔时间控制图在应用过程中,抽样的时间间隔是拟定不变的。但预控图在应用过程中,抽样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过程的实际状态调节

9、。当过程浮现的异常频次增多时,应缩短抽样的间隔时间(属于对过程的惩罚);反之,当过程异常浮现的频次减少时,应延长抽样的间隔时间(属于对过程的奖励)。一般抽样的间隔时间的拟定,是两次异常(两组落入双黄区的取样)之间时间的1/6,作为预控图的抽样间隔时间。如第一次过程异常(双黄区)于上午9:0,纠正后继续加工,中午1:00再次过程异常(双黄区),这两次过程异常的间隔为3小时,其16为5小时。则之后的预控图应用必须每30分钟抽取一种样本。之后也是依次随时调节,起到弹性管理的作用五、应用预控图对操作者的规定1、 应充足掌握规格(公差)和有关技术原则。2、 应熟知产品质量规定和质量控制的规定。3、 应纯

10、熟掌握必要的量具、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以及调节措施。4、 过程一旦发生异常,应具有及时采用纠正措施的能力。对操作者的各项规定应在使用预控图之前实行培训。六、预控图的长处1、 预控图的设计完全与规格(公差)界线相联系,容易被操作者所理解和掌握。2、 预控图的应用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记录、计算和作图打点,非常简便。3、 预控图以绿、黄、红三色划分区域,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接受。有些公司将预控图各区域的不同颜色彩色套印,非常美观,称其为彩虹图或彩条图。4、 运用预控图可以反映出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的中心偏移和原则偏差的变化,易于分析过程异常的因素。5、 产品的实测值落入黄区时并非为不合格品,但预控图即发

11、出异常报警。实际是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即发出报警(捕获异常先兆),起到了避免的作用。6、 只要CP1就可以应用预控图,操作者运用了整个规格(公差)范畴,并不需要把过程控制到过于严格的限度。7、 预控图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被控制在预定的水平上。CP=时,正常实行预控图,可保证过程不合格品率不不小于0.3%。8、 预控图不仅可以用于计量值检测的过程控制,还可以用于计数值检测的过程控制。9、 预控图不仅可以用于小批量生产过程,也可以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应用。注:应注意,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预控图的控制效果要比控制图差。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公司,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尽量应用控制图实行质量控制。10、 预控图由操作者实行,又易于为操作人员所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助于提高操作者的自控水平和质量责任心,从而减少拒收和调节,增强生产优质产品的信心。七、举例阐明预控图的预控线的拟定有一质量特性值为15+0。03 ,其上偏差为0.3,下偏差为0,预控图的中心线(目的值)为0.0,上预控线为0.015+00075=00225,下预控线为0.050.05=0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