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58579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代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实然分析与应然状态史学武1 宋爱芬2(昌吉学院外语系 新疆 昌吉 831100)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是复杂、多元的,难以一言以蔽之。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采取措施加以积极引导。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然状态,围绕恋爱关系发生、发展的方式和样态、恋爱动机的类型、恋爱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发展健康文明的恋爱行为,培养表达爱的能力与责任,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恋爱心理; 爱情观图书分类号:恋爱是青年阶段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是青年人格发展中的必修课,也是青年释放压力、

2、寻求情感归宿的重要途径。恋爱成败关系到青年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影响其情绪和自我意识,甚至关乎其学业和事业发展。大学阶段是青年即将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时期,既是心智飞扬、智慧闪光的阶段,也是被家长、社会寄予多种期望的时期。青年人释放了长期以来的高考压力,进入到相对宽松的新环境,身份、学习方式和周边环境以及同龄人都是新的,一切新鲜的刺激都会激起大学生的好奇心理。社会对大学恋爱的态度已趋宽容,加上自由的人文环境,大学恋爱成为日趋普遍的现象。在校园内,大学生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相伴读书已不鲜见;大学生因恋爱而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也不胜枚举。大学生恋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对此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过。不

3、管怎么看,不得不承认:“恋爱文明”已经深入校园,成为校园一道风景。随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日臻成熟,爱的潮水已向我们袭来。恋爱愈趋低年级化,恋爱方式也从隐蔽向公开转变。固然,生理上的成熟会使大学阶段的个体对异性产生向往,会促使他们积极追逐生命的另一半,但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兴趣爱好、个性、志向、理想信念、成就感和责任感等,大学生恋爱的内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受他们高级心理品质的调节。从长期观察和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是复杂的、多元的,难以一言以蔽之,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引导,帮助其理性并富有弹性地解决人生大事,为毕生幸福和事业成就奠

4、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一、大学生确立恋爱关系的几种方式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不断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恋爱既是生命繁衍、心灵成长的需要,也是证明自己的过程。纵观当代大学生从选择、走近、相识、相知最后到相恋的过程,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以往恋爱同窗的感情延续;即以前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走过了这个过程,感情一直保持到大学。在大学阶段,生活的时空或近或远,通讯工具成为他们传递信息和爱意的“高速公路”。第二、从网络恋人到现实恋人;很多大学生与身边同学的距离比不上与网友的距离,在网络上的交流促成了他们从朋友到恋人的关系转变,将虚拟世界中的关系移到现实生活中1。第三、在新环境中发展的

5、跨年级或跨专业的恋爱;一些专业因为性别比例悬殊,或由于本专业异性的性别特征不被自己认同而积极进行跨年级作者简介:史学武(1963-),山东青岛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专业的发展情感,如理工科男生专业到低年级或其他专业寻找,文科女生到高年级或理工科专业寻找。第四、在班级或系里组织的各类活动中结缘;大学校园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们很喜欢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接识新朋友,并在活动中寻找缘分。第五、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识、相恋;有些大学生在较长时间的共同学习中发现对方的可爱之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感觉,如果彼此心有默契,就能走到一起。以上几类是当代大学生恋爱开始的主

6、要方式,除此之外,还有经家人、亲戚或同学、朋友撮合确立恋爱关系的,以及在旅途中或其他场合一见钟情、走到一起的等等。实际上,大学生恋爱的圈子相对是比较小的,选择当下或以往的同学作为恋人的居多,经人介绍建立恋爱关系的较少,说明大学生恋爱与其他社会群体中的同龄人相比,志趣相投、两情相悦等心理成分是主要的恋爱吸引因素,大学生恋爱主要动因就是喜欢、就是爱。情感上强烈的爱恋、心灵深处的声声呼喊、行为上无所顾惜的趋近,是恋爱中大学生的共性。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是竞争机制的全方位渗透,竞争与合作、效益与公平、短期与长期、实用与享

7、用、民族与人类等矛盾双方也在竞争中趋于一致。大学生恋爱固然有很深厚的情感成分,但也深受市场经济下现实条件的制约,其发生、发展过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情愿与不情愿。二、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实然分析大学同龄人很容易进入缘分天空,因为彼此陌生,但又带有互相吸引的各种因素,加上空间距离近导致交往频率很高。一旦恋爱,所经过的发展路径大致相仿,但恋爱风格和结果却各不相同,也可以说恋爱关系发展的样态各不相同。(一)大学生恋爱关系发展样态1. 用情专一、不离不弃这类恋爱双方由于保持着共同的志趣,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彼此理解和包容,互相鼓励支持,相互关心照顾,感情因共同的志向而加深,心灵因互相关爱而贴近。在这类恋

8、爱关系中,彼此能分担幸福和痛苦,也能共同承担责任,较少耍性子、闹脾气。他们的感情能够在彼此的精心照顾下历久弥新。2. 左右摇摆、见异思迁在这类恋爱关系中,双方或其中一方怀有“广泛撒网、重点培养”想法,将找对象视为人生的一次投资,期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在与一位异性交往的同时,还等待着与第二、第三位异性接触。因此,他们用情不深,比较筛选的念头强烈,一旦发现有更好的选择,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再见”。3. 静静地开始、悄悄地展开这类恋爱的发生没有任何前奏,很偶然地出现,足以令当事人相信缘分的重要性。彼此对这份静静而来的缘分慢慢体会、细细品味,如果在进一步的交往中出现彼此难以求同的特质,就会以同

9、样低调的方式结束恋爱关系,反之则可能如细雨蒙蒙、连绵不绝。4. 轰轰烈烈、惊动四方这是很另类的恋爱方式,双方一旦确立恋爱关系,彼此感情就会因相见恨晚而迅速升温,犹如蓬勃而出的火焰,炙热而汹涌。他们在恋爱中完全不顾及周围任何观点和脸色,仿佛置身于仅有两人的世界,因而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议论。以上仅列举了大学校园恋爱关系发展的典型样态,但这些极端的样态往往以混合交叉的形式存在,一种样态也可能发展变化成另一种样态,彼此并没有根本的界限。(二)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人类的行为大多是有原因或目标的,心理学将行为的原因或目标称为动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量。大学生恋爱作为一种目的性行为,受多种现实因素影响,恋

10、爱动机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探讨他们走近异性的缘由,可以透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引导他们寻找真实的价值和幸福。1.生理的内驱力:大学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已趋于成熟,内分泌系统也处于活跃状态,尤其是性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产生了强烈的性驱力,产生对异性的向往。据调查,大学生“卧谈会”十有八九与异性有关。93%的大学生表示通过书籍、网络等媒体,对性已经有所认识,不再讳莫如深。他们在谈起异性之间的亲密接触时,大多表示可以理解。埃里克森将该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主题定为“亲密感与孤独感”,也说明大学生进入恋爱关系具有合理性。2.情感的内驱力:由于生理成熟、同龄人的高密度交往以及社会的宽容态度使大学

11、生感情的闸门打开了,他们的审美需要和情感需要相伴随,因为美感而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也因为热烈的情感反应而激发美感。大学生恋爱中的情感体验是彼此吸引的主要因素,彼此因为喜欢、爱意、倾慕和信任而相识、相爱,其中包含有浓浓的情感色彩。3.实用的内驱力:有些大学生认为找对象、谈恋爱就像学习一样,也是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家庭责任。因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迟早要面对婚姻家庭和事业,与其将来苦苦寻觅、耽误时间,不如趁现有条件早早完成。也有些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内心紧张不安。在诸多无奈的现实面前,学历、职业、住房、个人收入等经济因素在青年择偶中仍将长期占有重要地位【3】。4.归属的内驱力:一些大学生在新环境中因为

12、陌生而感到寂寞孤独,感情变得很脆弱,非常渴望有人关心、陪伴自己,希望发展新的友情。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恋爱也容易发生。很多大学生借助网络聊天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但最后交谈的对象往往锁定在个别人,上线交流一旦变为下线交流,网络朋友就很容易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恋人。有些大学生看到周围纷纷谈起恋爱,深深体验到不谈恋爱的压力,为了与别人一样甚至超过别人,也加入到恋爱队伍中。5.成长的内驱力:这种恋爱的择偶心理是希望爱情能成为事业的推动器,成为学习的动力。这部分人希望彼此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以上列举的种种恋爱心理并不能涵盖校园里的种种现象,但是从中看到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在这些动机驱动下的恋爱出现以下新问题:

13、 首先,谈恋爱时间前移,人数增多。有些同学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不是去努力适应,而是急于寻找异性朋友,寻求爱的庇护。第二,不以婚姻为目的,建立恋爱关系的时间缩短【2】,与多名异性建立关系的人增多,成功率降低。第三,由恋爱引起的成绩下降、高消费、婚前性行为、心理问题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有:1、身心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急于恋爱,一方面又无法面对恋爱中的矛盾,无力承受恋爱失败的打击,因而常常尚未尝到爱情的甜蜜,便很快陷入深深的迷惘。2、缺乏爱的能力。爱是一门学问,一种能力,必须靠学习来获得和提高,而现实中一些人往往对此不够重视,很多人的爱的能力是从电影、电视剧中获得的,有时是一知半解,有时受到错误

14、的引导。3、不健康恋爱观。一部分人不懂得爱的真谛,不尊重爱情应有的道德基础,不理解爱情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支柱。他们仅追求名利,视财产、地位、相貌乃至个人感情、生理欲求的满足为第一位,在恋爱中惟利是图,庸俗自私,不承担责任,没有道德观念。4、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同时,一些媒体上公然传播的自由化生活方式及对“性”开放的态度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4。三、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应然状态(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当代大学生恋爱普遍存在一个爱情观的问题,那么,如何看待爱情呢?首先,爱情是一种感情,是以双方互爱为前提的。双方互相爱慕,爱情才会发展,一相情愿,是不能构成恋爱关系的。其次、

15、爱情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爱情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责任、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第三、爱情是忠贞专一。爱情是自私的,具有排他性,决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专一的爱情既显示出人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也显示出对爱情生活追求的纯洁动机。第四,爱情需要不断的丰富发展。相爱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爱情应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的改造、丰富和完善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道德情操,完善心理品质,在相爱中提高,在提高中更加相爱。第五、爱情是相互理解和信任,是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

16、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别人去爱,别人是难以全心全意爱他的。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爱情的基础。第六、大学生的爱情需与学业摆正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当大学生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当爱情成为女性唯一的存在价值时,她本人就会失去人格的独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爱的理由。(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2.恋爱行为要大方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