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57297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写 本 ) 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We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二O一二年八月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项目工程概况(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主管部门:温州市卫生局床位数:200张建设标准: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项目选址:拟选址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鹅湖村市戒毒中心现状用地。用地性质:卫生医

2、疗用地建设内容: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0444.21m2,总建筑面积21575m2。项目拟定工作人员200人,门诊人数约400人次/日、14.6万人次/年(一年按365日计算)。本项目不涉及传染病房。项目总投资:1.31亿元(2)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综合楼(6F)一栋,大致呈“ ”型,设一层地下室。2、总平布局在平面与竖向布置上,明确功能分区,明确各部门洁污分区与分流,减少洁净与污染人流物流的相互交叉与相互感染机率;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等处的环境安静;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根据总平布置,地块

3、总用地面积为10444.21m2,总建筑面积21575m2。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建设综合楼(6F)一栋,综合楼布置于地块中央,项目主入口位于医院东侧规划道路上,次入口分别位于医院北侧和医院南侧,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 项目由来十几年来,随着温州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温州市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温州地区人口剧增,商业日趋发达,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提高。城市化加速、城镇人口的快速集聚,“看病难”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也是当前民生工作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温州中心城市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多是集中在老城区,随着“东拓、西优、南联、北接”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发展框架进

4、一步拉大,城市新区、城市拓展区的公共卫生设施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为合理配置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利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满足市民对医疗设施的需求,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水平、高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配套服务设施,市卫生局联合相关部门编制了温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082020年)。根据此规划要求,中心城区拟配置三级综合医院10所,其中瓯海区三所: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娄桥新院(床位1000张),温州市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院(床位2000张),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床位600张,近期启动200张)。在此背景下,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瓯海区配套综合医院的规划、建设工作,温州

5、市卫生局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指示,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前期工作。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综合性医院。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按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兴建,近期(一期工程)床位数200张,远期(二期工程)新增400张,最终达到600张床位。2011年7月,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温发改审2011102号)同意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的建设。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拟选址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鹅湖村市戒毒中心现状用地,用地性质为卫生医疗用地,一期工程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0444.21m2,建设综合楼一栋,设计床位数2

6、00张,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感染科(包括发热门诊、呼吸道门诊和肠道门诊等)及配套科室。由于项目场地限制,无法建设单独的传染病房楼,一期暂时不考虑建设传染病房。项目总投资约1.31亿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受项目业主单位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筹)委托,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通过评审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说明:医院设置放射科、CT室等,医院应严格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作好辐射防护工作(如采用防X光辐射的轻质墙、

7、铅制门窗等防护措施),根据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本项目放射科电磁辐射分析影响评价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环评单位另行分析评价。2、项目污染源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汇总见表2-1。表2-1 污染物汇总 单位:t/a污染因子污染物产生量纳管排放量环境排放量废水污水量525605256052560COD17.6714.095.26BOD52.922.271.31氨氮6.212.241.58Cr6+(Kg/a)0.2630.2630.263总氰化物(Kg/a)0.0440.0440.044废气食堂油烟废气排放量油烟:1.5mg/m3

8、,0.062t/a;汽车尾气排放量废气量91308m3/h,CO14.53mg/m3、NO20.35mg/m3、非甲烷总烃0.27mg/m3; 污水站废气排放量NH30.0003kg/h,H2S 0.00002 kg/h,Cl20.00019 kg/h;固体废物一般生活垃圾175/0医疗类危险废物32/0污水处理站污泥26(干污泥)/03、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地表水: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本项目所在地内河地表水为瓯江108号流域范围,功能区划为温瑞塘河瓯海工业、农业用水区,类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项目纳污水体为瓯江36号

9、流域范围,功能区划为瓯江温州景观工业用水区,类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为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区,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敏感点:本项目周边现状及规划敏感保护目标见下表,项目所在地周边现状敏感保护目标示意图和规划敏感保护目标示意图见下图。表3-1 项目所在地周边现状及规划环境保护目标情况汇总表敏感点方位和最近距离备注鹅湖村民宅东北侧(650m)约500户、2000人山根村民宅东南侧(705m)约500户

10、、2000人丽塘村民宅西侧(750m)约300户、2000人下川村民宅西南侧(890m)约500户、1200人温州市华升学校西侧(130m)约500人师生温州大学自学考试学院警校校区西侧(150m)约1000人师生温州人民警察训练学校现状北侧(160m)规划本项目地块北侧隔道路为规划温州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扩建工程用地25m戒毒中心西南侧(130m)规划戒毒所位于项目西南侧约40m规划居住用地东南侧(120)根据温州市梧田片区南白象单元特警学校街坊(0577-WZ-WT-06-A)用地区位图,项目所在地东南侧隔104国道现状鹅湖工业区规划居住用地。4、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现状经计算,纳污水体瓯

11、江断面各监测指标中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指标单项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要求,表明瓯江水质良好,符合功能区标准。经计算,温瑞塘河南白象站位各项监测指标中NH3-N、DO 和总磷指标单项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呈劣V类,已无水环境容量,呈现明显的有机污染和氨氮类污染,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要求。内河水质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主要与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及工业企业废水直接排放有关。(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PM10、SO2、NO2、CO小时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2、(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苯、甲苯、二甲苯小时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和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5、环境影响评价(1)水环境本项目院内污水经过医院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的预处理标准后接管市政污水排污管网最终纳入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瓯

13、江是大河,潮流量大,扩散稀释能力强,本项目废水量相对瓯江而言微乎其微,因此对瓯江影响很小。(2)环境空气根据预测结果,在项目地下停车场高峰期情况下,汽车尾气污染物CO、NO2和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均未超过标准的10%。由预测结果可知,通向楼顶排放的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浓度预测值较小,远低于标准要求,因此汽车尾气排放不会对项目区内和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由于地面停车场空间开阔,分布较分散,汽车尾气不会集中排放,污染物稀释扩散条件良好,对附近大气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油烟废气经治理后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并对外界环境基本没有影响。本项目拟在院区北侧空地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污水站构筑物采用混凝土

14、现浇加盖。采取物化+化粪池+二沉池+消毒处理工艺后,基本不会有臭气产生。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要求,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3”的要求。同时医院污水处理站做到清洁整齐,文明卫生,污水站周围应通过加大绿化,种植若干花卉,以美化环境。医院污水处理站与居民住宅和病房之间,应种植高大、能吸收臭气、有净化空气作用的绿化隔离带,以减少臭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根据医院污水设计技术规范(CECS07:2004)设计要求,医院污水站应单独设置,与病房、居民区住宅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并设置隔离带。根据项目平面布局和周边环

15、境关系可知,本项目污水站与综合楼约13m,与最近敏感点(北侧隔道路为规划温州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扩建工程用地)约25m,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污水处理间采用大风量通风设计后,基本可以维持室内微负压状态,能够确保污水处理间场界污染因子浓度达到质量标准,并且没有异味。本项目能够确保场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放置于发电机室内,启动率很低,只提供停电时本项目必要设施的运行,SO2排放量很少,通过专用烟道集气后楼顶排放,经大气稀释后对外环境影响很小。(3)环境噪声根据工程分析和预测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不大,并噪声源经治理和空间衰减后,能够实现场界达标排放,并对周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4)固体废弃物医院产生的固体废物经采取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固废均可以做到无害化处理,不外排环境,则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6、污染防治对策措施项目治理措施见表6-1。表6-1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污染类别治理措施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