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课题1练习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57180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课题1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七单元课题1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七单元课题1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课题1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课题1练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1.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2.古语说:“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燃烧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点 BN点 CP点 DM点4.“魔棒点灯”趣味实验

2、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5.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C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D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6.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

3、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 ;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的方法 7.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一,“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8.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

4、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见右图),缓慢倒入CO2后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外,还需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是 、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Na2O2和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按右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5、;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和结论(1)B装置的作用是 (附加),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E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9.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

6、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F表补充完整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

7、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 / 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10.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我国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杯水车薪 ;釜底抽薪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