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56855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卫生学姓名:卿 清 学号:201211006066班级:12级临本2班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日趋延长,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数人口的11%,预测2025年升至20%,2050年达到25%,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亿。探讨老年人达到营养状况,杜绝不合理膳食营养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老年人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如下。关键词:老年人 营养不良 相关因素 干预方法 文献综述机体营养不良可导致免疫功能的降低、组织器官萎缩及心情抑郁等,导致患者的感染率增加,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生活质量下降。本

2、文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总结干预方法,以期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现状老年人摄食与获取营养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营养不良或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高。饶安举1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当地养老院的102名老人做问卷调查,营养不良率40.2%。刘弘等通过分层随即抽取上海市1300名老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60.7%老人膳食结构欠合理,主要是蔬果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类及豆制品类食物均没有达到推荐值。超重比例大40.0%,肥胖比例为8.0%,过轻的比例仅为4.8%。2、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2.1疾病与药物因素 随着老年人各种慢性疾病发

3、生率的逐渐增加,其机体的营养消耗也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其食欲、咀嚼吞咽、消化或吸收营养的能力降低而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2而营养不良也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如降低免疫力、伤口愈合延缓、体重减轻、肌肉强度降低等,恶性循环导致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差;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也会导致药物性营养不良,如拟交感神经药物,抗帕金森药物、抗抑郁药、茶碱、洋地黄、降血糖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味觉和嗅觉下降或导致口腔干燥而使食欲减退;新霉素、四环素、阿司匹林等作用于消化道会阻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过程而导致脂肪性腹泻或引起蛋白丢失、维生素缺乏、水盐代谢紊乱;

4、长期使用消炎痛、泼尼松、利血平、氯化钾等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2.2 生理学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断出现一些生理学上的改变:活动能力、味觉、嗅觉功能以及视力的下降和存在不良的口腔问题|。一方面,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以及行动不便,饮食自理能力降低,不方便到商店或超市购买食物而降低了其对食物的选择性和烹调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减少,影响了其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由于味蕾数量减少,老年人对甜咸的敏感性降低,感觉食物淡而无味;嗅觉减退使老年人失去享受食物香味的愉悦感受;听觉减退使老年人不愿

5、意与大家一起进餐,以避免交谈;视觉减退使老年人失去了食物颜色对其食欲的刺激;牙齿缺损、牙周炎或不适合的假牙,使老年人咀嚼困难而避免吃肉食、硬食与粘牙食品,以上不利的生理因素皆使得老年人的营养素摄入减少。其中口腔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口腔不但能影响机体摄入、咀嚼、吞咽食物的能力,还能潜在影响机体整体的营养状况,最终影响整体健康2.3 社会学因素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如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独居等。营养不良在中国老年人中也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很大程度与经济收入和社会阶层(城市或农村)因素相关,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营养摄入3;在农村,由于经

6、济条件的限制,老年人摄入的食物品种比较单调,动物性和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少,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相对欠缺4。而独居老年人由于缺少家人的关怀,饮食简单而单调,一天三餐都吃同样的饭菜,容易营养失衡2.4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的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较多的蛋白质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而营养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以猪肉消费为主(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含优质蛋白的家禽类、豆类、牛肉、羊肉等的消费量却远远低于猪肉,奶及奶制品消费量也很低,有50左右的老年人很少喝或不喝牛奶,只有20的人能做到每天吃豆类及豆制品5。,这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将不能满足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同时,有些老年人有偏食的习惯,长期摄入的饮食

7、种类单一,使摄入营养素失衡;也有的老年人由于节俭,习惯吃剩菜、隔夜菜,而不知道剩菜、隔夜菜由于放置时间长维生素损失较多,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如今老年人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活动水平和机体能量需求下降时摄入充足而有营养的食物。2.5精神因素 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减少,易产生不良的情绪状态如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这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影响机体消化功能;老年人情绪不佳或突然受到某些精神打击时常会不思饮食,长期心情抑郁苦恼,对生活失去信心,会严重影响食欲而产生心理性厌食;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健康饮食指数与良好的认知能力是正相关的,如

8、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认知能力差,吃喝不洁食物或不知饿饱,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降低,其营养水平6,反之,营养状况越差,认知功能也将,会逐渐下降 。2.6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态度 台湾营养调查发现,老年人虽然具备积极的饮食态度,但是他们的营养知识普遍较差,通过调查山东、广东、四川和黑龙江四省五个城市人群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发现老年人也普遍具有良好的饮食态度,但只有29.2的老年人了解我国膳食指南的营养知识口引。在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问题尚未受到关注,尤其是护理人员尚未注重老年人的食物供给和对老年人的饮食护理。在医院,有90.0的医生意识到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给老年患者的常

9、规治疗中却未运用营养治疗;有955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会面临着营养学的问题,但只有11.0的护士认为自己的营养知识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并有76.0的患者对临床营养支持不满意7。在学校,医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对老年营养知识和健康问题认识不足而不愿意从事老年营养医学行业口引。由此可见,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老年人缺乏相关的营养知识及其营养问题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3、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3.1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 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避免滥用,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一种药物。老年人和其照顾者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有病应

10、遵照医嘱,切忌擅自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若病情需要时,应针对可能缺少的营养素调配好饮食,必要时服用相应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剂,用药后若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症状,应考虑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可能并及时就医。3.2 纠正老年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体内应积极补偿组织对蛋白质的消耗,但是蛋白质供给过多又会加重肝、肾负担,因此老年人对蛋白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应以补充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肉、鱼肉、牛肉、乳、蛋、豆类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应该逐渐改变食谱结构,多摄入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应帮助老年人纠正偏食、贪图方便而饮食单一、常吃隔夜菜等不良饮食习惯,而这些合理营养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11、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行为,需要反复、经常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8。3.3 关于生理学因素的改善方法 老年人常由于咀嚼不全,消化液及胃酸分泌减少,使得胃排空延缓,肠蠕动减慢,消化能力下降,出现腹胀、腹泻、便秘。针对老年人不利的生理问题,营养专家建议9:牙齿不好的老年人,应尽快安装一副合适的假牙,同时应改变烹调方式(如多做炖汤、菜泥、肉丸),选择合适的食材(如烂糊面、肉饼、豆腐等),还可买台搅拌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容易吸收的食物,植物性的食物一般较容易消化,在肉类方面,鸡肉和鱼肉最适合老年人消化,并且老年人进食不应贪多(以避免腹胀、消化不良),不应贪快(以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不应贪热(以

12、保护口腔、食管和胃)。在食物的烹调加方面,要注意适合老年人消化系统的特点,色、香、味均要好,同时采用多种烹调方式如炒、拌、蒸、炖等或变换食谱以增加生活的乐趣,从而促进老年人的食欲。3.4 给老年人宣传营养学知识 知识、态度、行为”模型的理论基础10是:人们一旦懂得了增进健康的原理,就会按照这种知识来行动。换言之,老年人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越高,则营养态度和行为越好。研究证明,通过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膳食营养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纠正不良的膳食习惯,起到改善不正常的体重、防治便秘等作用11。由于老年人具有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的特点,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老年人的营养知识学习,例如:使老年人以

13、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其进行烹饪训练来提高其煮食技巧,以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可组织老年人召开营养会议,每个会议讨论不同的营养主题,例如食物卫生、健康饮食、体重下降和锻炼等,老年人可坐下来共同享受食物并相互讨论主题内容,从而让老年人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营养知识。而建立老年营养知识网站对客观条件允许的老年人是个很好的信息来源,老年人或其照顾者可以在网站上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态、评估其营养知识、学习如何使用网络、如何进行搜索和如何向专家进行咨询。3.5加强对老年人的饮食心理护理 老年人常因为抑郁等精神因素而影响食欲,此时照顾者应注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不妨带老年人出去就餐,询

14、问老年人对现在或历史事件的观点、生命中重要经历的感受和现在的生活需要,让老年人提高对生活的热情,这些做法都可增强老年人的食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征求老年人的意见,如想吃什么饭菜、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等;不能长期在老年人身边陪伴的子女或朋友可在其就餐时打电话提醒老年人需要吃什么营养食物,从而减少其孤独感。3.6加强老年人照顾者的营养知识和监督职能 应大力加强老年人照顾者的营养知识,如让照顾者了解老年人所需的7大营养素,老年人膳食指南,饮食烹饪等知识,让照顾者帮助老年建立每周的饮食计划,使得老年人能够摄人足够的营养。同时,应提倡照顾者监督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定期为老年人测量体重(12次月),近期

15、的体重下降是处于营养危险状况的灵敏指示,并可以计算老年人的体质指数185为体质消瘦,应改变老年入的饮食方式并向营养专家咨询;而对于住院老年人,照顾者可督促医护人员定期检测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让护士定期为老年人测量体重,询问老年人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综上所述,老年营养不良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受到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疾病与药物、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和人们对营养知识了解程度及态度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的干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对老年人及其照顾着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并建立一户人员对老年人营养的共同管理和狐狸,从而不断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1 何扬利,蹇在金,唐大寒老年人的简易营养评价法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79-812 朱莹急诊科留院观察老年病人营养状况调查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2):1051133 徐大麟,王润平,孙晋福,等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老人生存质量调查与对比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2):77804 张玉忠,袁红梅92户农村老年人家庭膳食调查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34(3):70一715 赵丽云,翟风英,李丹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教育项目效果分析J卫生研究,2001,30(3),176一1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