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560532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果高中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读下表回答12题甲乙丙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亚麻、甜菜棉花、油菜橡胶、香蕉等1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温度带和农业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暖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B乙地为寒温带、一年一熟 C丙地为亚热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丁地为热带、一年一熟2以下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积极进行商品量基地建设,大力开垦沼泽、湿地 B甲地农业发展的障碍是旱涝、盐碱、风沙 C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积温低 D丁地的黑土培肥需要秸秆还田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有关图中山地的

2、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3米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4、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读图 8 11 ,回答 5 6 题。5 、该地 ( )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 向斜成山 6 、形成该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 侵蚀作用 D 堆积作用下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

3、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78题。7、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B.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C.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D.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8、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较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下图中N点为北极点

4、,AB为晨昏线并与800N纬线相切,ACMDB为赤道,CND为北京时间9时的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9-11题。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00,1600E) B(100N,840E)C(100N,1650E) D(00,1650E)10、此时,一架飞机自M机场沿赤道向东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M机场,飞机上的人观测到 (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11、下列有关此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N经线上各地的影子都朝南 B赤道上日落的方位为西偏南100CD点时刻约为17时20分D正值我国南方梅子黄熟的季节36(36分)阅读下图及

5、其相关资料,回答问题:西藏云四 成都拉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川藏铁路青藏铁路河流南川 材料一: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 2011年才能开工,从中铁二院了解到,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市区坐火车到蒲江只需半个小时,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材料二:目前,成都到拉萨只有一条公路国道318线,从成都到拉萨大约需要3天左右时间。铁路方面,成都现在只有一趟到拉萨的旅游列车T22次,全长3300余公里。列车从成都出发,绕道宝成线,西折向兰州、经过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那曲,到达拉萨,单边耗时近45个小时。

6、“由于运行线路过长等原因,这旅游列车是隔日发车,车票非常紧俏。”成铁分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因此,尽快落实川藏铁路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材料三: 中铁二院一位设计人员透露。“当年在青藏、川藏、滇藏三条线路比较中,川藏铁路因为修建难度大、投资额度高等重要因素,暂被搁置,国家决定先建设青藏铁路。”为了减少生态破坏,西藏地区可开发那些新能源?(2分)铁路穿过的藏南谷地,是西藏种植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4分)铁路经过的地区水能极其丰富,但是开发程度却很低,试分析原因。(6分)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12分)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

7、的意义。(12分)答案:1-5: ABBCA 6-11: ACBCBD风、太阳能、地热能(答满2-3个2分,答对1个1分,共2分)热量条件好,水源充足(每点2分,共4分。)工程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经济投入高(共6分)地形崎岖(起伏大);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寒冷,缺氧;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改变川西,藏东南的无铁路的状况,联系南亚地区的通道,完善路网。 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和合作(加强和南亚的经济联系);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经济方面答3点即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有利于国防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