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55678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工作要从关注行为习惯细节入手(2009-05-14 13:20:10) 转载标签: 教育 大家好!从事德育工作近几年以年,总感觉德育工作有的时候显得收效甚微?有的老师说:政教处天天做什么工作?不就是搞卫生、查仪表、抓违纪、搞处分吗?政教处净抓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难道德育工作果真就是这样吗?我倒不以为然!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关注细节的学校管理,更是一种人文化管理。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需要从培养

2、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而习惯又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在那里我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要言行一致;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这则事例告诉我们: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不能忽视学生行为习惯的细节教育。我们常常告诉学生要注重细节:仪表要大方、教室要干净、玻璃要透明、书桌要整理;如果看见有纸屑一定要捡起来这些看似鸡

3、毛蒜皮的小事,正是引领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历练学生意志的最好方法。我觉得:行为习惯的引领是德育细节的关键,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行为习惯的引领宛若一滴滴水浇灌着学生稚嫩的心灵;我们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回忆一下自己的学校生活,脑中闪现的并不一定是那些轰轰烈烈的盛大场面,反到是那些丝丝缕缕的细节,诸如当年自己老师的一抹鼓励的微笑、一个鄙夷的眼神,却都至今难忘。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反省自己。多关注一些细节。因为我们的一些细微举动或者无意之语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也可能是一辈子的。“细节让教育更美丽”不正最好地诠释了汪先生的理论吗?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

4、于细微处用精神,悉心地倾听,耐心地询问,真诚地唤醒,热情地点燃,就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教育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丰润学生的灵魂。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甚至充满善意的幽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种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其作用有时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同时,老师也要从自身做起,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楷模。投入到细节教育工作中。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教育的主渠道离不开学校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日常行为习惯的引领。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把捕捉教育

5、时机,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在课堂、课后、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引领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生活习惯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无小事,小事显性情,细节看品性。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引领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好他们的引领者。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每一件事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看似简单的小事,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我想也可以说是做了件大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小事中每一细节的处理,那么我们的工作也将会做得更完美。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

6、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需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而习惯又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摘要:。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教育,教学方法,中学教育论文,中学德育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良好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养成教育,班级管理,教学方法,班风,家庭教育,生活习惯 一、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才有可能有好的行动,有好的行动,才有可能有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亲切的,内心的,促进的,言简意

7、赅的,引而不发的,而不是一味说教,更不是简单的惩罚、责怪或警告。1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善于不善于给孩子说道理,其教育效果完全不一样。善于说服,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事半功倍;善于谈话,有味精的功能,且良药不苦口。例如我曾经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高中毕业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青年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一张纸屑,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于是,他成功了。2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就注意

8、联系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道德观点、道德准则,去分析身边存在的问题,想方法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通过比较,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下定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决心,才能有一次次坚决的行动,好习惯才能逐渐养成。3结合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教法富于变化,让学生时常感到新意,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培养其品德素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首先,班里以

9、小组为单位,开展文明班级活动。4充分利用好班会课“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具有思想教育、树立舆论、陶冶情操、锻炼才能等多种教育功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班集体建设。针对班级普遍存的问题,澄清认识,这样有利于改正坏习惯,形成好习惯。任何一个学生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在初一阶段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合格的十中人”为主题从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入手,帮助初一学生养成好习惯,培养“自主、自强、自信、自律”的良好精神风貌。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教育,教学方法,中学教育论文,中

10、学德育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良好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养成教育,班级管理,教学方法,班风,家庭教育,生活习惯 二、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1开学初可带领学生制定班级公约班主任应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习惯是他们到达成功彼岸的桥梁。在新学期制定班级公约时,是先请学生每人写一份班级公约,然后班干部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来,再在班级公布,如果同学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继续修改,在学生充分酝酿后,写出一份能代表全班意愿的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由学生集体

11、制定的公约,执行起来,自觉性强多了。2通过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初中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如:整理书包大赛、礼貌表演大赛等,给成绩最佳者授予“自理能手”、 “礼仪标兵”等称号。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3树立榜样,发挥班干、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学初可竞选班干、组长,让每个参加竞选的同学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畅谈自己的“施政”方略,由学生选出他们信得过的班干、组长。每周要定期开班干

12、组长会,听取他们对班级情况的反映,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建议,和他们一起探讨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教他们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每一位班干、组长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整个班级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三、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良好行为习惯地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良习惯的养成是不加节制的行为放纵所致。因此要始终抓住训练这一环节,严格要求学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不良习惯的出现。班主任应创设一个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氛围,对好的行为要表扬,反之,则批评指正,这样就促使学生不断重复良好的行为,从而杜绝了不良行

13、为重复发生的机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而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坚持起来就不觉得苦了,它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四、重视家校合作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告诉家长怎样去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不要处处包办代替,不要过分的溺爱或迁就孩子。用家庭教育来补充学校的不足部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内在需要,促使他们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成功奠基。 国旗下讲

14、话稿: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小养成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弯腰精神”吗?听了我接下来的介绍,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走进我们大园小学,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美丽的校园:苍翠挺拔的树木,五彩缤纷的花朵,窗明几净的教室,整洁宽阔的操场。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我们感到惬意、幸福,也为此骄傲、自豪。 然而,与校园优美的环境不和谐的是,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出现:校园里常常有同学们吃完零食后丢弃的塑料袋,食堂门口发现随手扔掉的果壳也是常有的,而要从教室里、同学们的抽屉中找出一

15、点纸团或装零食的包装袋也绝非难事 种种不良现象表明,我们个别同学对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护意识有所松懈。校园,是我们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校园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对外形象好坏的直观影响因素,也是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反映。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而这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要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 我们天天在学校里学习、工作、玩耍,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弯弯腰,伸伸手,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吧! 不管是哪个班的同学,不管是校园的哪个角落,只要看到有垃圾,我们就应该随手捡起来,让它到垃圾筒里去安家,更不能亲手去玷污我们的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共同的家更加干净、更加美丽吧!该文章转自万安教育资源网:http:/ 出处:五年级作者:李梅芳浏览量:704次 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李梅芳 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方面下功夫。我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