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李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55359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李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李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李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李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李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李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李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河子大学结课论文题目:论新疆番茄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院(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食品学院食品工程2013406005方丽娜李开雄老师完成日期:2013年11月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自然辨证法概论结课论文读书报告读科学革命的结构学生姓名李 珍学号2013106006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所在学院食品学院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书名: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 rue ture of Scien tific Revolu tions作者:美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译文:金吾伦胡新和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在读本书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下本书的作者托马斯库恩(Th

2、omas Samuel Kuhn)。托马斯库恩生于1922年7月18日,死于1996年6月17日,出身是物理 学家,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作为科学家的代表作有哥白尼 革命和本书一一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的名气很响,他被认为是美国科学 哲学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人物,而奠定其这一影响力的基石便1962 年出版的著名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他在科学哲学、科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 的。不过,他的声望的一大半、甚至80%以上,应该归功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范式”(paradigm)概念,并以这个概念为核心对科学发展历程的解释。这本书主要是从物理学和化学两个领域作为主要线索来进行研究的,科学的

3、 发展也不是连续的、逐渐累积、直线发展的,而是一个旧的常规科学遇到了危机 进行范式转移从而产生新的常规科学的过程,它是非连续的。全文的思路可按以 下方向来理解:旧范式一一常规科学一一反常危机一一范式转变(科学革命) 一一新范式一一常规科学。一几个重要专业词汇的概念: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 一科学共同体承认这些成就就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范式:在本书中库恩把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作范式:它们的成就空 前的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又足以 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规则:规则是将规

4、范合理化而形成的一个共同的标准。规范相对于规则具 有“优先权”,只要规范仍然可靠,即使没有对合理化取得一致意见,甚至根 本没有想过合理化问题,规范也能够发挥作用。不可通约性:在本书中,不可通约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竞争着的范式的 支持者对于候补范式所应解决的问题不同,他们对科学的标准或定义不相同;新 范式运用了一些与旧范式相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新范式中以一种新的关系组合 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意义;不同的范式的持有者仿佛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他们的世界观是不同的;不同范式的持有者即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方法不相 同。为了说明科学发展的过程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累积,库恩特别探讨了常规科学 的本质。常

5、规科学的活动是一个解谜的活动,即“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 实验室内,这种活动似乎是强把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 实的盒子里。”简单说,常规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已有范式的应用范围、提 高其精确性。二全文具体的逻辑结构:旧范式形成阶段:如前所述库恩提出的“范式”的概念,他认为“范式” 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某些公认的范例为某一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 库恩认为先前的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某种大家公认的东 西,当大家都接受并形成科学之后,初期的分歧消失了,这种公认的东西变成为 以后研究工作的一种范式。常规科学研究阶段:常规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便是对先前形成的

6、范式进行 扫尾工作。而这项扫尾工作根据对范式依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首先是范 式所表明的特别能揭示事物之本质的那类重大事实,通过运用这些事实解决问 题,范式就能使这些事实以更大的精确性和在更多样的情况下得以确定。第二类 事实常常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但可以与范式理论的预测直接进行比较。第三类用 实验和观察来说明理论,不仅运用事实,也运用理论,不单是产生新的知识,还 产生一种由于消除了他们据以工作的初始规范所残留的模糊不清而取得的更加 精确的范式。而这种依赖于“范式”指导的科学研究向着更加精确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从而扩大范式的范围和精确性的活动,库恩称之为常规科学。常规科学几 乎覆盖了所有的科

7、学研究活动。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阶段:常规科学的目的不在于事实或理论的新颖 性,但在科学研究中却不断发现新的和始所未料的现象。事实的新颖性导致旧有 范式在解释时出现了反例。库恩认为,发现始于感到反常,即发觉自然界违反了 “范式”引起并支配着常规科学的预期,于是科学研究者不断地发现新的事实, 发明新的理论,一些用以往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反常事例和科学发现涌现。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阶段:反常的事实涌现,要求大规模的范式破坏, 要求常规科学的问题和技巧有重大转变,新的理论便会在常规的问题解决活动宣 告失败之后突现。范式转变(科学革命)形成新范式阶段: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 积事件,其中旧范式

8、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 原则上,只有三类现象可以引发新理论。第一类是那些现存范式已妥为解释的现 象,但它们很少成为科学家创建新理论的动机或出发点。第二类现象是指那些其 本质已为现有范式所表明,但其细节的理解却有待范式的完善的现象,它们是科 学家常规研究的对象。第三类现象即公认的反常现象,其特征是无法被现有范式 同化。只有这类现象才会促进新理论的发明。库恩在书中的第II节中所指出的, 一种规范到另一规范的逐步过渡,就是科学革命,这是成熟科学的通常发展模式。 危机的涌现将导致科学革命的发生,形成新的范式。库恩在书中用三个十分典型 的事例,论证了危机的涌现,引发科学史上

9、的重大变革。归纳而言,科学的发展就是新的范式不断代替旧的范式的过程,是上述几个 阶段的循环。形象一点来说,就如同政治革命一样,旧有的政治制度约束着人民 大众,当旧有的政治制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满,到一定程度,这种不顺应时代 潮流的体制必将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符合大众的政治体制,社会就这样 随政治体制的改变而向前发展。科学革命就是世界观的改变。对此,库恩引入了认知心理学中格式塔的概念。 他举哥白尼天文学的例子说,在哥白尼之前,人们都将月球看作一颗行星;而在 哥白尼之后,人们却只能看到卫星了。这就是在哥白尼前后,人们看待世界的方 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实际情况应该是哥白尼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前人不

10、同,然后才会发现月 球是一颗卫星。至于哥白尼世界观改变的原因,根据库恩所作的科学史研究,乃 是源于他的太阳崇拜,而不是他的天文学知识。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伽利略身上。 是伽利略的成长方式决定了他可以以不同于前人的方式看待亚里士多德的物理 学,然后他才会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去做新的实验;而不是反过来,他去做实验, 然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而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证伪理论。波普尔站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对立 面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证实”而是“证 伪”原则,进而提出他的证伪理论。他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不是从经验中归纳出 带普遍性的理论,而应该是从“猜想”到“反驳”,人类

11、正是在不断地“试错”的 过程中向真理无限接近的,试错法也就是波普尔的方法论。他的证伪理论本身给 我们科学研究很多有益的启示。但库恩反对波普尔不断革命的科学发展模式。他 在本书中提出范式的不可通约思想,认为新旧范式的交替并不意味着新范式的内 容就比旧范式的内容进步,只是他们各自拥护的科学共同体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里,在不同的世界里看待世界的方式不相同,所面对的问题也不相同,其解决问 题的方法自然也不相同,即库恩认为他们的世界观是有差异的,在这个意义上, 库恩是完全否定科学进步的。库恩的这本科学革命的结构很好的描述了科学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 库恩想告诉我们,科学的正确性是有局限性的,科学永远都是“

12、近似性的真理“。 在当前的科学体系中肯定存在一些不正确,不确切的观点、法论。随着科学的发 展,这些“糟粕”会不断的被剔除,科学规范会越来越趋近于“真理”。科学的 一次次突破就是一次次的“科学革命”的过程。所以,对已有规范和常规科学的 学习很重要,但是,我们要有批判性的思想,不要固定思维,要明白了科学发展 的这一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才能把握住科学研究的方向,在遇到反常 现象和问题时才不会毫无办法,科学也才能够有新的发展。三心得体会读完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真的是学习到很多知识,尤其是对 我们研究生,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去研究一个新的领域进而写出一篇好的硕士论 文,更是受益匪浅。托马斯库

13、恩在他的书中只是清晰的说明了科学的发展历程, 但是却可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扩展到社会的不同学科,他清楚的告诉我们在学术 研究的过程中,不要仅局限于常规科学所造成的范式中来研究,而应该学习从多 种角度寻找不同的范式了来研究新的领域,当然这并不是对已有范式的肯定,而 是一种扩展,创新。从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来研究,而不是跟随别人 只从现有领域中去做精细化的研究。科学革命的发展我们前面提到在托马斯的书中说,当一个已有范式遭遇反 常,出现危机时,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替代范式,而这种变化称之为科学革命。而 因为科学革命是科学家对过去已有范式的摒弃和新的范式的接受,使得我们所认 识的世界观会相应的改变,

14、因为知觉的转换就会有引起对范式的不同的理解,从 而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对已 有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换一个角度和思维,作出的研究也许会是一个全新的结果。 因此,托马斯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后面的几章大篇幅的提到革命这个概 念,无可辩驳的说明了革命的重要性,科学的发发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根据已 有范式发展下去。科学是存在很多未知的,存在很多已有范式所不知道的问题,这就像在范式 还没形成前的前范式阶段,各种不同学派根据自己的不同的研究据理以争,就好 象我们中国曾所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样科学家们根据新的研究 领域得出新的范式,继续给后人研究,在提

15、出一个新的范式,摒弃旧的范式,这 样一个不间断的循环过程。而科学在这个不间断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我们的教育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完全是按照我们的教科 书,我们严格的肯定我们所接触的知识的准确性,从不怀疑。因为教育的目的就 是使学生能尽快的接受知识并理解,因此我们学到的知识都是规定好的一种已有 范式,并对这种范式进行解读和研究。但是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书里的知识可 能由于科学的发展不在是正确的。这就求我们学习时要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对 现有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一种新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这些常规科学 范式的研究中。要用一种革命的心态来对待研究。当然我们还不是科学家,还没 有提出一种新的范式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做科学革命这个革命中的一份子,去 尽力作出新的贡献。而不是只按照原来的模式化的研究而研究。托马斯库恩是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用哲学的观点来评价科学的发展历 程。而且他提出的范式立论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常规思维,使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 是又无话可说。正如他在导言中说:我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改变对熟 知材料的理解和评价。结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就是这种感觉。库恩彻底改变了逻辑实证主义者告诉我们的那种累积式的科学发展观,从而 掀起了科学哲学世界里的另一场革命。结构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不是累积式 的进步,而是通过科学革命的断断续续发展的。但是在常规科学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