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546976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阅读学习有序表达雾在哪里 (第一课时)实录及点评作者:娄屹兰柳琏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7年第11期【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9 课【教学流程】一、揭题激趣,联系生活,引发问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雾在哪里。(生齐读课题)师: “雾”是本课生字,不少同学通过气象节目已经认识了“雾”。(出示气象节目画面及汉字 “露”“霜”“雪”“雹”)这些字,你们也认识吗?生:露、霜、雪、雹。师: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一个“雨”。生:都是自然 现象。师:是的,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有雾的天气给你怎样的印象?生:雾蒙蒙的,好像蒙了 一层纱。生:远处的景物都看不清了。师:

2、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雾”字呢?生:“雾”就是雨 字头加上任务的“务”。师:课文中称“雾”是什么呢?(出示第一自然段)生:他是个又淘 气又顽皮的孩子。师:(出示“淘气”“顽皮”生词卡片)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为什么 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呢?我们再来读读课题。生:雾在哪里?师:这个课题很特别, 是一个问句。又淘气又顽皮的雾究竟来到了哪里,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呢?二、初读课文,圈 画词句,整体感知师:(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请大家按照自己 习惯的节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数数有几个自然段, 标上序号;想想“雾在哪里”,找到相关词语圈出来

3、。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十个。 师:又淘气又顽皮的雾来到了哪里?生:雾在海上。生:雾在岸边。生:雾在城市的上空。师: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淘气的雾来到了哪些地方?(出示:先接着最后)生:淘 气的雾先飞到海上,接着来到岸边,最后躲在城市的上空。师: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躲在 城市的上空,都淘气地做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句子。(生读,师相机正音。)师:我们 再来合作读读这三部分,看看景色有什么变化。(出示这三部分课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 分别标示雾说的、做的及变化。)老师读红色的句子,男同学读蓝色的句子,女同学读绿色的 句子。(师生合作朗读。)三、展开比较阅读,感悟构段方式,学习有序表

4、达师:我们先来看看淘气的雾来到海上, 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师生合作朗读)师:接下来,我们做个问答游戏,请大 家根据老师的问题读出相关的句子。师:雾飞到海上,他说了什么?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师:于是,他怎么做的?生: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师:雾 把大海藏起来后,景色有什么变化?生: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师: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句子,我们来玩四人小组合作的游戏。(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读第三自 然段,小组合作学习: (1)1、2、3 号同学,根据自己的组号找到对应的句子,摆一摆。(2) 读一读对应的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4 号同学说说为什么要

5、这样排列。(学生小组合 作学习)师:哪个小组上台来汇报展示?(一个小组上台)生:我们组是这样排列三句话的: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 见了。生:我们小组这样排序,是因为这一段的三句话是先写雾说的话,再写雾是怎么做的, 最后写大海的变化。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师:大家赞同这个小组的意见吗?生:赞同!我们组和他们的排列方法是一样的。这一段前面两句话是雾说的和做的,后面 一句是大海的变化。(师板书:说做变化)师:我们是否可以把本段的第一、二两句前后顺序 调换一下呢?生:不行的。“于是”这个词语就是告诉我们是雾说了之后再是怎么做,所以在怎么做

6、的 前面加了一个“于是”。师:是的。“于是”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那第三句的顺序能换 吗?生:也不行。“无论都”说明雾使大海上的全部景色都看不见了,是雾说和做之 后的结果。师:雾飞到海上还做了什么呢?(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 再和第三自然段比较一下,你能发现这两段有哪些相同点?生:这两段都有三句话。生:都是 先写雾说了什么,再写雾做了什么,最后写景色的变化。生:都有一个“于是”和“无论 都”。师:是呀,这两段课文都写了三句话,先写雾怎么说,再写雾怎么做,最后写景色 有什么变化。我们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师:“霎时”是指多长时间?生:一会儿。生:一眨 眼。师:我们一起到海上感

7、受“霎时,四周变暗了”的情景。(课件展示雾的变化过程)师: 请大家把自己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师:雾来到岸边, 又会怎么说,怎么做?景色有什么变化呢?你能仿照课文第三、四两段的样子来试着说说吗? 生:“我要把海岸藏起来。”于是,雾把海岸藏了起来。无论是街道、房屋,还是树木,都看 不见了。生:“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于是,雾把海岸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 论是树木、房子,还是长长的街道,都看不见了。师:“雾来到岸边”这部分,课文又是怎么 写的?是你们说的那样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四、复现巩固字词,凸显难点指导,结 合语境书写师:我们一起来玩“和雾捉迷

8、藏”的识字游戏。(师逐一出示词语,生读对了,出 现雾覆盖。)生:淘气。生:顽皮。生:于是。出示刚才学生仿说的一段话,读一读:“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于是,雾把海岸藏了起来。无论是房屋、街道,还是树木, 都看不见了。(其中三个要书写的生字带田字格)师:“于”“论”“岸”是本课要求书写的 生字。课前调查中,多数同学希望老师重点指导“论”“岸”两个字。师:(在两个字中呈现红色辅助线)老师加了辅助线,看明白了吗?“论”左右结构,除了 要注意左窄右宽之外,还要注意两部分笔画之间有相互穿插。“岸”要注意下半部分哪两笔要 宽于上半部分。(师边示范书写边提示)(生书写生字。师巡回,反馈点评。)师小结:今天

9、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还跟随雾来到了海上,感受到了雾的淘气。 下节课我们再跟随雾去岸边和城市上空,进一步感受又淘气又顽皮的雾带来的变化。【点评】一、融合教学,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雾在哪里要求识记 13 个生字,学写 8 个生字。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借助语境,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从课 堂效果看,学生乐于学,乐于思。字音主要通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 句及师生合作读文中正音来掌握。字义的理解融入阅读之中,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来促进理 解。例如“雾”,通过气象节目画面,引出带有“雨”的一串汉字,引导学生既在生活中主

10、动 识字,又借助生活已有的经验,了解“雾”和“ 露”“ 霜”“雪”“雹”一样是一种自然天 气现象。“于是”是一个书面性较强的连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 难度。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给句子排序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白课文用“于是”来表明雾先怎么说 然后再是怎么做,从而理解“于是”是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 又如“霎时”“暗”,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动画呈现“雾 来了”生活场景的瞬间变化,具体形象地促进了理解。字形的识记,教师创设了多种形式,在 生字卡片认读中,在读句读文中,在游戏巩固中,在复述运用中,在结合语境书写中,多次复 现,促

11、进识记。二、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达成整体感知“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新提出的重点学习的语文要素。如 何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课堂上教师分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圈画相关词语、充分读句读文中 抓住关键词句,从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一是借助课题“雾在哪里”,引发问题“又淘 气又顽皮的雾究竟来到了哪里,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 文内容。二是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圈画出“雾在哪里”的关键词,并用上“海上”“岸 边”“城市的上空”这三个表示地点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三是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感 知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躲在城市的上空,都淘气地做了些

12、什么。四是借助色块,师生合作 朗读这三部分课文,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通过比较阅读,理解一段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有序表达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正式开始写话练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是写话的基本要求。二年 级上册写话教材安排了“记实类”“应用类”“想象类”三次写话,为学生提供了人人有话可 说的写话内容,做到了“言之有物”。由此可见,“言之有序”才是低年级写话的难点。低年 级儿童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写话时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言之无序,不会关注句子之间 的内在逻辑联系。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句子之间的联系,做到有序表达呢?除了写话指导外,更 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的表达方

13、式,体会一段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 阅读中学习积累如何构段,如何有序表达。针对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本课阅读教学将重点放在借助比较阅读,引导学生 体会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有序表达。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来加以落实。第一步,师 生合作读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借助红、蓝、绿三种色块,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获得初步的感 受。第二步,进一步借助色块,分句读、问答式读,感受一段话的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小 组合作排列句子,并说说排句的理由,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主要内容,明白这段话是按“说 做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具体了解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第三步,比较阅读第三、四自然 段,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两段的共同点。通过对比,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两段课文都是按“说做 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再次感受课文是如何有序表达的。第四步,引导学生仿照这两段的语 序,看图说说雾来到岸边的情景,通过仿说、语境中书写,强化构段方式,学习有序表达。同 时引发问题“雾来到岸边这部分,课文又是怎么写的?是你们说的那样吗?”,为下节课 的比较阅读作伏笔,激起继续学习的期待。(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青蓝小学/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责任编辑刘晨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