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537393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结 题 报 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但在现实中整本书的阅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缺乏实践和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列出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推荐书目,但却没有落实图书来源、阅读时间、教学方式、评价措施等,不具有指导意义。20

2、09年,笔者开始在四年级教学班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实践活动。通过给家长写信,倡导亲子共读,解决了整本书的书源问题,保证了学生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每周节约出1-2节的教学时间和学生进行整本书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观看同题电影、排练剧本、续写等方式对书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并通过每月评选“小书虫”、“书香家庭”等评价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读书积极性。两年坚持下来,实验班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超额完成课标阅读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显著提高。在实验中,笔者发现整本书的选择和阅读跟踪指导、交流课上的讨论、读后的阅读评价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交流课上话题的恰当设计

3、、阅读策略的精当引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两年实践,笔者在这方面累积了一定经验,但没有形成有效指导策略系统。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类别的整本书就阅读交流的指导策略有效性进行实践研究。(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英国提出“要利用班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的读物”,使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视其兴趣享有相当的自由;日本的语文教育很重视“读书指导”,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帮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阅读报刊、使用工具书、利用信息等能力;我国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策略书籍儿童阅读手

4、册出版。国内比较早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是叶圣陶先生,他认为 “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扬州市“亲近母语”课题组历时十年,探索建立了“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课程体系,对整本书的阅读交流组织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儿童阅读推广人岳乃红、周益民、蒋军晶所执教的整本书阅读交流观摩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自2006年1月在小学语文教学“班级读书会”专栏对整本书阅读指导作专业引领,并指出了目前阅读交流课堂教师占主导地位、指导缺乏技巧等问题。以上理论和实践给本课题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同时资料表明,对整本书的阅读交流研究主要停留在课型的设计

5、、教学的模式层面,而教师组织技巧、指导策略的有效性没能深入探究,缺乏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三)研究意义1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是针对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进行的实践性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对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业务能力,促进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探讨的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对开展儿童阅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推广价值,从而为大面积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服务。2理论价值(1)本课题实验着力构建符合儿童语言和生命发展需要,适应本地区的学校和学生的儿童阅读课程解决方案,为完善儿童阅读新课程作出理论贡献。(2)本课题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论进行实践

6、验证,丰富课程标准的内涵。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课题的界定整本书: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整本的儿童读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本课题所研究的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整本书的阅读交流: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一本书,而后进行讨论的交流及评价过程。有效指导策略: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研究制定的对策和方略。本课题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是指教师针对整本书的特点和

7、学生特点,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对策和方略。(二)课题的重要观点1、整本书的阅读超越狭隘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让以儿童为本位的阅读材料进入语文学习过程,开启文学之窗,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2、教师是阅读交流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指导策略的有效性表现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阅读习惯。通过话题引领,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3、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把语文教学与老师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童书,写教学随笔和生活感悟,唤醒对

8、于语言的感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三)研究目标该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学生引入儿童阅读的世界,并在其中获得情感的滋润、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拔节。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整本书有效交流方式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寻求同类书所具有的共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阅读交流指导策略体系,积累各个年段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课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并通过此项实验研究,丰富和创新儿童阅读的教育理论。(四)研究内容设计1、根据整本书类别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本课题分解为以下两个子课题:(1)图画

9、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负责人:王红艳、贾文静 (低年级)张娜、张蕾 (中年级)朱垚、许晓立 鲁智娟(高年级)(2)文字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负责人:朱秀丽陈国珍 (低年级)王苏娟 宁海侠 (中年级)陆凤 薛莉 林敏 (高年级)2、每个子课题包含三个研究侧面:(1)整本书阅读前有效推荐方式研究;(2)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话题设计研究;(3)整本书阅读后有效延伸活动设计研究。3、低年级以图画书阅读研究为主,中高年级阅读比例逐渐减少。中高年级以阅读文字书为主,每学期师生至少共读1-2本儿童文学作品,跟踪阅读指导,围绕多个话题进行阅读交流。4、每个学段的课题组人员均从起始年级开始任教,跟

10、班两年,保证研究的连续性,对所在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研究。三、课题研究方法设计1、问卷调查法: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师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发现问题,制定改革方案,及时修正研究方案,让课题研究切实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的提高服务。2、文献研究法:以“亲近母语”总课题组研发的“儿童阅读指导丛书”为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本课题的研究。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属于实践研究,所以行动研究法将是主要的方法。一方面要求课题组成员和学生同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撰写读书随笔;另一方面各学段实验班运用不同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阅读交流课,开展深入的研讨、

11、交流活动,将实验一步步推向深入。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案例既是研究的载体,也是研究的重要成果。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同类书、同文体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的共性。5、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与主要过程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一)前期准备和研究2011年2月2011年6月1先后完成了县、市两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建立健全了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2把子课题分工到人,各子课题小组制定了子课题研究方案。3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了前期研究:一是完成了对国内外儿童阅读指导研究成果的文献研

12、究,撰写了研究报告;二是完成了对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撰写了研究报告。4做好了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相关准备工作:设计并打印了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课堂评议表;为课题组成员准备了档案盒,以便及时将各自的研究资料归档;为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提供了听课记录本和儿童阅读叙事本、读书随笔。(二)第一轮实验研究2011年9月2012年6月本课题意在以整本书阅读研究为切入口进行儿童阅读的学习和推广,尝试构建适合本地区的儿童阅读课程,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因此课题研究初期重在打造阅读环境,探求小学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途径,从“面”上铺开儿童阅读活动。每个年级的两个研究班,通过书香班级建设活动引领本

13、年级阅读活动开展。课堂研究定位于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让教师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和阅读的力量。图画书教学在我校是一块盲区,第一学期课题组重点开展了图画书课堂教学研究推广活动。图画书在小组研究基础上,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年段公开教学并研讨。全校教师了解了图画书特点,掌握图画书教学的基本方法。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研讨活动,把绘本带给老师,带给学生,为我校打开一扇图画书阅读之窗。文字书阅读指导研究主要在子课题内进行,自行实践,课题组交流讨论,初步明确了如何开展班级共读活动,怎样带领学生阅读一本书。本学期课题组还研究确定了年级整本书共读书目,将图画书和文字书教学正式进入班级阅读课程。第二学期课题组重点进行了文字书

14、阅读指导研究,大组研讨,初步明确了教学流程及指导重点。图画书小组自行教学实践,在阅读中探究指导策略。六月份,我校面向全县举行课外阅读现场会,课题组成员担任了整本书的公开教学任务。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和教研室领导对教学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点评,使课题研究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课题组和少先队联合举办“好书推荐”活动,每周一,课题组老师利用班队会给全校师生讲述图画书故事。培养组员讲述能力,打造学校儿童阅读软环境。课题管理重在激发组员的儿童阅读推广兴趣,鼓励组员大量阅读,和孩子共读儿童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专业水平。因此课题资料主要从三方面积累:1、整本书阅读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评课表、

15、听课手册;2、儿童阅读实践资料:读书随笔、儿童阅读叙事(师生共读故事、班级读书故事等)3、学生阅读过程性资料:阅读单、读书卡、学生读书作品等。学期末上交材料,主持人分类整理归档。(三)第二轮实验研究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初步探索出了图画书和文字书的基本教学流程基础上,针对“有效指导策略”作进一步深化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实践教学”“大组融合”听课,即子课题小组选出两位组员上课题研究课,完成文字书的教学流程和图画书两种课型教学,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全部参与听课和研讨。这样安排一方面能够促使执教者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将实验进一步推向深入;另一方面,子课题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加快各子课题研究的进程;同时,集全组成员的智慧,更有利于解决实验中的难题。2013年1月,课题组面向全校汇报了文字书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和组员展示了文字书柳林风声的阅读教学流程,并给全校教师作了文字书阅读教学的讲座。2013年5月,课题组面向全校汇报了图画书阶段性研究成果。两位组员执教了图画书阅读课和图画书写作课的教学,主持人做了图画书的解读及教学的讲座。至此,整本书教学流程及指导策略给全校教师做了比较完整的引领和示范。2013年3月,全县课外阅读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课题组担任全部教学任务。组员许晓立和葛英分别执教了高年级文字书导读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