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2.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532628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复习题一、 填空二、 名词解释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定位、基准、工艺基准、第一类自由度、尺寸链、装配精度、完全互换装配法、不完全互换装配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加工余量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存、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及热处理、部件的装配和整车的总装配、产品的质检、调试、包装等。工艺过程:改变原材料(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工作内容。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接近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

2、越高。表面质量: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状况。它主要包括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层物理力学性能。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的过程。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是加工尺寸的起点,指向被加工表面。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测量、装配等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有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第一类自由度:工件加工必须限制的自由度尺寸链:在装配和加工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装配精度:机械产品或装配部件在装配后不同零件表面间形成的几何参数(尺寸、位置公差)及工作性能与理想值的接近程度。完全互换装配法:装配时相关零件不需挑选、调整

3、和修配,就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不完全互换装配法:让零件尺寸公差都放大到经济公差大小,装配时零件不需要挑选或改变其位置等,就能使绝大多数装配产品达到装配精度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零件制造工艺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 、工序卡 、调整卡、检验卡。加工余量:1)加工总余量:毛坯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2)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三、 简答1) 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的获得方法各有哪几种?车削 钻削 铣削 拉削 镗削 磨削2) 根据内容的不同,工艺过程有哪几类?毛坯制造工艺过程:改变材料特性热处理工艺过程: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机械加工

4、工艺过程:改变加工对象的尺寸和形状装配工艺:改变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油漆工艺过程:改变产品的外观状态3) 何谓工序,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械设备)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作地点不变即:机床不变(加工同一内容时始终在同一机床上) 连续完成:换上另一工件以前的整个过程。4)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机床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受力变形和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内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理论误差、测量误差、机床调整误差、工件装夹误差5)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

5、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6) 何谓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可将其分解为哪几种基本形式?纯径向跳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平行于理想回转轴线,在一个平面内作等幅的跳动。纯轴向窜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沿理想回转轴线作等幅的窜动。纯角度摆动: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始终成一倾角在一个平面上作等幅摆动,且交点位置不变。7) 简述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1、保证加工精度;2、提高生产效率;3、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8) 简述定位误差的定义和组成。由于定位的原因而产生的误差叫定位误差,称d。即:由于定位原因引起的工序基准沿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位移

6、误差9) 用于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主要有哪些?支承钉 支承板 可调支承 自位支承10) 何谓尺寸链最短原则?在建立汽车总成的装配尺寸链时,为何要遵循尺寸链最短原则?尺寸链最短原则就是装配尺寸链所包含的组成环数目最少。当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一定的条件下,如果组成环数目少,则按极值法计算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就大,零件加工就容易,加工成本就低。11) 何谓调整装配法?有何特点?为何在汽车的传动机构和易摩擦的机构中常被采用?调整装配法是在装置中设置一调整件,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或选用一合适尺寸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特点:1)可以放大零件的制造公差,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2)用低精度的零件可获得高

7、精度的装配精度。3)对易磨损而丧失装配精度的装配尺寸链,可以通过对调整件的重新更换,就能重新恢复装配精度。但是在结构中增加了调整件。12) 何谓修正装配法?有何特点?为何在大批量的汽车生产中也得到一定应用?修配装配法是将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公差都放大到经济公差,装配时封闭环所累积的误差通过对尺寸链中某一指定组成环表面切掉一层金属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特点1)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公差均放大到经济公差,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2)经修配后可获得高精度的装配精度。3)在修配法装配中,装配精度是由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法共同保证的。但是装配时需要修配,增加了修配成本,生产效率低,修配后的零件不具互换性。

8、13) 写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作用和制定时必须具备的原始资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1)新产品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的依据;2)是组织生产和计划管理的重要文件;3)是新建和扩建厂房(车间)的依据。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2)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及交货状态;3)产品的生产纲领;4)现有场地、设备等生产条件;5)有关的文件和法规。14) 写出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内容。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1)分析零件图及装配图;2)选择毛坯形式及制造方法;3)确定工艺路线;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及工艺装备; 5)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6)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7)确

9、定关键工序检验要求和方法;8)编制工艺文件。15) 何谓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何特点?如果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多,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就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这样,工艺路线短,工序少,称为工序集中。如果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少,把零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在很多工序里完成,则工艺路线长,工序多,称为工序分散。工序集中的特点:1)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多个表面。这样,可以减少安装误差,较好地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可以减少装夹工件的次数和辅助时间。2)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并相应减少操作工人,节省车间面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3)由于要完成多种加工,机床结构复杂、精度高、成本也高。工序分散的特点:1)工序数、夹具、设备、人员多。2)选用专用机床、便于维修调试,生产周期长等。3)机床设备、工装、夹具等工艺装备的结构比较简单,调整比较容易,能较快地更换、生产不同的产品。4)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四、 分析1)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分析应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2) 分析机床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3) 定位误差计算。4) 用极值法进行工艺尺寸链计算。5) 根据零件图,简要分析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6) 根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要求,指出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其工艺性存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