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52941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刺、摩擦板及过渡板作业指导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武客运专线湖北段TJ标段无砟轨道工程编号: 端刺、摩擦板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2月1日发布 2010年2月1日实施目 录1 适用范围12 作业准备12.1 技术准备12.2 人员准备12.3 机械及工器具准备12.4 材料准备13 技术要求24 施工程序及施工流程25 施工要求35.1 测量放线35.2 端刺开挖35.3 端刺施工35.4 端刺区域回填45.5 摩擦板齿部开挖55.6. 摩擦板施工65.7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85.8 施工其他注意事项86 劳动组织87 材料要求98 设备机具配置109 质量控制及检验109.1 端刺质量控制及检验109.2 摩

2、擦板质量控制及检验1110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要求1210.1 安全施工要求1210.2 环保、文明施工要求12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端刺、摩擦板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于石武客运专线湖北段TJ标段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端刺、摩擦板施工。2 作业准备2.1 技术准备(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岗前培训。(2)制定施工安全环保措施、应急预案。(3)测量控制点已设置完毕。(4)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2.2 人员准备端刺、摩擦板施工前,配足配齐施工

3、所需作业人员,包括现场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工班长及端刺、摩擦板施工作业班组等。施工之前对全体施工管理及劳务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让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能熟悉施工流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重点控制项目。2.3 机械及工器具准备施工前应准备好端刺、摩擦板施工所需的工装设备:多层板模板、发电机、振捣棒、小型夯土机、洒水车、挖掘机、运土卡车、斗车、压路机等。2.4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图纸采购相关的物质材料,端刺、摩擦板钢筋在施工前一周进场,并做好相关检验。该区域的级配碎石及混凝土提前跟沿线的级配碎石站与混凝土拌合站联系。各种施工材料应验收合格,储备充足。3 技术要求

4、(1)端刺及摩擦板区域采用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进行填筑。端刺及摩擦板处钢筋采用HRB500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端刺、摩擦板钢筋采用绑扎进行搭接,绑扎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进行。(3)钢筋弯曲直径:钢筋直径小于20mm,弯环直径等于4倍的钢筋直径;钢筋直径大于20mm,弯环直径等于7倍的钢筋直径。(4)端刺施工时应注意与摩擦板、底座板、过渡板间的连接,预留相应钢筋。(5)水泥级配碎石及混凝土的拌和全部在级配料场和拌和站集中拌制。4 施工程序及施工流程端刺、摩擦板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大端刺的开挖端刺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端刺基础范围内钢筋的绑扎端刺基础混凝土浇筑端刺竖墙钢筋绑扎竖墙模板安

5、装竖墙混凝土浇筑端刺区域回填压实小端刺区域钢筋绑扎预埋排水管和侧向挡块钢筋摩擦板其余部分钢筋绑扎摩擦板模板安装摩擦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测量放线大端刺开挖摩擦板施工端刺区回填摩擦板齿槽开挖混凝土养护与拆模端刺施工端刺、摩擦板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 端刺、摩擦板施工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测量放线施工前,根据线下工程单位提供的测量数据由测量人员将大端刺位置、摩擦板边线、小端刺位置、排水管位置放样出来,用白石灰标示在基床表面,以便于基坑的开挖和模板的安装。5.2 端刺开挖根据端刺基础开挖边线沿端刺纵向按1:2坡度下挖,采用坡度尺控制边坡坡度,全站仪进行检查。端刺基础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

6、工配合进行修坡。开挖至端刺设计标高以上20c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挖除,以保证底部原填筑土不被扰动破坏。挖方运至指定地点。5.3 端刺施工5.3.1 端刺基础施工端刺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下10cm,之后在端刺底座板范围施工10cm厚的C20混凝土垫层,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绑扎端刺基础钢筋并立模,注意端刺基础内综合接地的设置及焊接必须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然后浇筑端刺底板混凝土(C30),并预留端刺竖墙纵向钢筋。端刺基础模板采用竹胶板,以PVC管穿钢筋作为拉杆,模板外侧钎如钢筋作为支撑,保持模板体系的稳定,端刺基础模板支模见下图:图2 端刺基础施工示意图5.3.2 端刺竖墙施工(1)端

7、刺基础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施工端刺竖墙。(2)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的钢种、数量、直径和位置必须与配筋图一致。注意竖墙上综合接地的设置必须与图纸相一致。(3)钢筋绑扎前布置架立钢筋,保证钢筋安装位置准确,人工绑扎成形,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设计图和规范要求错开布置。注意端刺竖墙钢筋后期与摩擦板钢筋相连,所以竖墙预埋钢筋的标高应严格控制。(4)端刺竖墙周围搭设脚手架和施工操作平台。在端刺基础顶面利用48钢管和竹架板搭设平台,脚手架高度高出模板顶,设置横向通长钢管扶手,并在平台外侧搭设围护栏以保证人员安全。(5)竖墙模板支立一定要稳固,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产生爆裂或产生过大的变形。

8、竖墙模板采用钢管配合方木对其进行支撑加固,同时采用PVC管穿钢筋作为拉杆。(6)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混凝土垫块支垫,垫块的强度不低于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同时满足保护层厚度要求。支撑体系图3 端刺竖墙施工示意图(7)竖墙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每层厚度约为3040cm施工过程中注意端刺竖墙与端刺基础接触面二次浇筑时,接触面处应凿毛处理,清理干净,并在浇筑前洒水润湿,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5.4 端刺区域回填(1)竖墙混凝土拆模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分层填筑路基至摩擦板底标高。(2)端刺区域采用掺量5%水泥的级配碎石进行回填,采用26t振动压路机,每层填筑虚铺厚度为35cm,在已浇端刺上做分层标记

9、,26t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为1遍静压+2遍弱振+1遍静压的碾压方式进行,压路机行走速度4km/h。为防止路基填筑中振动对端刺结构造成破坏,以下部位在填筑时采用小型冲击夯夯填:在填筑底板侧边时:周围1.5m范围。在填筑竖墙侧边时:底板顶填土小于1m范围,竖墙周围2m范围。小型夯土机夯实时,分层厚度为15cm,碾压遍数为6遍。(3)过渡板底部填筑时,在过渡板区域挤塑板底部高程以下不小于10cm的级配碎石改用C20混凝土浇筑找平,以便于挤塑板的铺设。挤塑板顶部高程要求平整一致,底座板施工前,挤塑板上方应铺设薄膜防止污染。(4)端刺区域回填时,应分层填筑,其每个填筑层的压实指标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具体控

10、制指标见下表:表1 基床表层水泥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级配碎石+5%水泥K30(Mpa/m)220Evd(Mpa)50Ev2(Mpa)120n(%)18Ev2/Ev12.35.5 摩擦板齿部开挖摩擦板齿部二次开挖待填筑的水泥级配碎石终凝后进行。摩擦板齿部开挖时由于水泥级配碎石已有较高强度,需采用空压机配合风镐进行开挖。直接从路基顶面按照设计要求和放样结果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过程中要确保齿部轮廓线以外水泥级配碎石不被机械破坏和扰动,开挖开口线控制在白灰线以内,剩余部分采用人工修整,开挖弃土运至指定地点。图4 摩擦板齿部端刺二次开挖5.6. 摩擦板施工5.6.1 摩擦板钢筋绑扎摩擦板

11、齿部开挖完成后,按照配筋图绑扎锯齿部分钢筋,该部分钢筋绑扎完成后直接绑扎其余部分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安放加高平台钢筋网片,网片采用厂制定尺定做,网片搭接长度及焊接要求应满足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114-2003)相关规定。图5 锯齿部分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安装时,位置可适当调整,以避免与侧向挡块预埋钢筋相碰,与排水管、积水井相将交的横向钢筋,根据实际情况将钢筋截断,同时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5.6.2 预埋件埋设摩擦板施工范围内有线间排水系统预埋管路、综合接地和侧向挡块预埋件。(1)摩擦板施工前,先预埋排水管,当位置重叠时应将排水管位置适当调整,避免侵占端刺和摩擦板齿部的位

12、置。排水管在路基的出露位置对准拱形骨架护坡主骨架,防止排出的积水冲刷路基边坡。当排水管与路基边坡排水系统连接困难时,增设排水管引入排水系统。线间排水井进口采用定型模板并可靠加固,排水管地漏及篦子后期安装。排水管施工结束后应可靠堵塞,以防杂物进入。(2)综合接地的钢筋和接地端子与摩擦板、端刺钢筋同时安装。(3)侧向挡块预埋件根据摩擦板段的线型参照桥梁预埋件图纸进行施工。设置侧向挡块预埋套筒时,应首先在摩擦板上准确确定左右线轨道中心线,在根据预埋套筒与轨道中线的几何位置关系准确设置。5.6.3 模板安装(1)摩擦板厚度为40cm,侧向采用组合钢模拼装,模板采用外撑加固方式,在路基面上钎入钢筋地锚,

13、在模板上口、底部与地锚根部设置钢管或粗钢筋进行水平、斜撑加固。(2)模板内侧应平整、无残余物,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间采用U型扣件连接。模板接缝处采用双面胶连接密实,以防漏浆,立模完成后,检查模板垂直度及平面、高程位置,对偏差部位进行校正。(3)摩擦板端部模板采用竹胶板,在有钢筋穿过的位置进行钻孔处理。(4)摩擦板与桥台之间有2cm宽的缝隙,施工摩擦板时,在该位置放置一块竹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将其拆除,之后利用沥青对该缝隙进行灌注处理。5.6.4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拌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经泵送或滑槽入仓;摩擦板与齿部一同浇筑,采用平铺法浇筑,从摩擦板的一端向另一端

14、水平推进。(2)新拌混凝土的温度不宜超过+30。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3)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插入位置的间距应是振捣棒的10倍,插入下层1020cm左右。插入位置与模板保持10cm 的间距,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看护检查模板、支架等工作情况,出现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加固,处理好后方可继续浇筑。保持均匀下料和入仓强度,随时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移位,发现移位及时校正。5.7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新浇混凝土达到设计高程后,先将混凝土面抹平,待有一定强度后立刻用土工布对其进行覆盖,并及时采用喷雾洒水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当混凝土采用带模养护方式养护时,保证模板接缝处混凝土不失水开裂。湿润养护时间应不低于7天。(2)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且内外温差不大于20时,方可拆除;拆模后,迅速覆盖养生布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规定。5.8 施工其他注意事项(1)端刺和摩擦板内钢筋的配置及绑扎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