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52743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 资中县高楼镇逸夫小学 王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务必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一对数学课堂中的“伴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

2、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我以备受学生关注的“世界杯”足球赛为题材组织教学:在多媒体播放巴西球星射门时激动人心的录像片断后,我及时抽取了近4届“世界杯赛”每届进球数这组信息制成统计表(见下表)在多媒体中出示供学生观察。然后,启发学生提出用百分数表示表中两者关系的问题,现实的背景

3、加上学生积极、灵活的思维,学生一下子提出了许多百分数问题。比较、分类后,再抽取其中的“1998年进球比2002年多百分之几,2002年进球比1998年少百分之几”一组问题,即构成了本课要研究的重点。至此,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引发问题的过程,而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年份2002199819941990进球(个) 161171 141115又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我利用已有的知识“厘米”,让学生动手去测量教室的长,在测量过程中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作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

4、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生活情景,供学生观察、解释、探究。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

5、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体积的概念”这一节内容,教材上有一个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使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诚然,这个实验的内容与“乌鸦喝水”的现象并无二致。为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乌鸦聪明,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有的说放进小石子,瓶子里的水面升高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

6、上,我又重点设疑:为什么瓶里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经我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石子重,会往下沉;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出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 又如,在学习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中的“高矮”这一节内容时,我先和一位学生并肩站在讲台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很快就想到了“老师高,学生矮”,然后,再让同桌互相比较高矮。这样将数学生活化,学生就很轻松地学到了数学知识。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

7、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

8、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以“比和比例”一课为例,当学生进行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探究、完成了课后的基本练习后,我利用午间时间专门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量操场边的那棵雪松高度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提出了多种测量方案(如爬上去量,砍倒后量等),但都未能与所学知识挂上钩时,我就让一名学生拿来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到雪松旁边。学生经过观察很快发现了竹竿长度与竹竿影长的关系,并迅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测量树高的方法。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深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后,我用课件显示了这么一个情

9、景:新华书店的王经理从批发市场进了10包硬面抄,每包24本,打算以每本4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并要求同学们为王经理设计一个销售方案,再计算出销售总额。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考,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下是这个教学实践活动的实录内容: 生(甲):我打算一本一本地零售。先求一共有多少本硬面抄?2410=240(本);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求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4240=960(元)。 生(乙):我也喜欢一本一本地卖。因为“单价数量=总价”,所以用424就可以知道一包硬面抄可以卖96元;再用9610计算出得数,这个得数960元就是10包硬面抄的总价。 生(丙):我打算搞批发,一包一包地卖。

10、根据“每包价钱包数=总价”,先算出一包硬面抄要多少元?424=96(元);再求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9610 =960(元) 生(丁):我可以成套销售。先算一套要多少元?410 =40元;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4024=960(元)。 师:嗬!“每包4元”与“进了10包硬面抄”两个条件好象没什么关系,你怎么把它们拉到一起的呢? 生(丁):如果我是书店经理,进货时会首先考虑到硬面抄的颜色和图案,我会进10包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的硬面抄。我可以从每一包中取出一本,将10本硬面抄组成一套。因为一包有24本硬面抄,所以一共可以组成24套,再成套出售。 师:假如顾客不愿意成套地购买,你这个经理该怎么办? 生(

11、丁):这正是我接着想说的。为了鼓励顾客购买,书店可以采用买一套硬面抄赠送一份礼品的促销方法加以销售。 在这里,教师把课堂设计成虚拟的书店,让这些未来的“书店经理”运用在课堂里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大显身手:零售、批发、成套销售,同是零售又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为学生长大后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数学与生活成为教学的伴侣,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走向成功。资中县小学数学第十一届年会教学经验文章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伴侣” 资中县高楼镇逸夫小学 王强2007年12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