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52608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制度流程.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报告制度一、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除法定传染病以外的

2、需进行网络直报的病种: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肝吸虫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及不明原因疾病。二、 各科室的首诊医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三、 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6小时内进行网

3、络报告。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邹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人就诊规程为进一步规范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人就诊工作,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制定本规程。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的疑似传染病人在专门的挂号交费室进行挂号、交费。2、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的疑似传染病人需要采集标本化验的,由检验部工作人员前来采集、送样,

4、需取药者在专门的挂号交费室进行挂号、交费后由工作人员前去药房取药,病人不得离开诊室或留观室。3、病人需要拍摄X光片或透视的,由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通知放射科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专用拍片室,疏散其他病人,由传染病专门门诊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带领病人前往,检查完毕后再将病人领回感染性疾病科门诊。4、与疑似传染病人接触的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并对病人做好必要的隔离措施。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措施,每年5月至10月开设肠道门诊,要求专人、专室、专设备,认真做好腹泻门诊病人的隔离、观察、诊治、消毒、报告等工作,对漏

5、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二、全面系统掌握肠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准确、快捷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三、认真登记就诊腹泻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四、对就诊患者应详尽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询问症状、检测体温,仔细查体、化验血象和胸片检查。对诊断为霍乱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及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专家组对报告的霍乱病例进行会诊。五、协助有关部门对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六、保持诊室良好的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及病人送往病房时沿途的消毒、清洁工作。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病人的标本、

6、排污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按有关消毒隔离规范执行。七、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接诊病人时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配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穿隔离衣,并注意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八、护理人员要充分作好各项药品、器械、物品的准备工作,定量、定点、定位放置,并注意检查、补充、消毒、更换,严防差错事故。 肠道门诊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是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时须戴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前

7、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每日2次(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8、。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水道。便器、痰盂可用2000

9、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10、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腹泻患者就诊流程 疑诊患者(腹泻)肠道门诊就诊 排 除感染性腹泻 疑似病人 确诊病人 (报告) (报告) 相关门诊就诊 收治隔离 专业车辆 观察病房 送隔离病房 排 除 确 诊 治 愈 (重症转济宁传染病院)发热门诊工作制度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认真做好发热门诊病人的隔离、观察、诊治、消毒、报告等工作,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二、全面系统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

10、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准确、快捷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三、认真登记就诊发热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四、对就诊患者应详尽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询问症状、检测体温,仔细查体、化验血象和胸片检查。对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及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专家组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五、协助有关部门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六、保持诊室良好的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及病人送往病房时沿途的消毒、清洁工作。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病人的标本、排污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按有关消毒隔离规范执行。七、医护人员

11、要加强自身防护,接诊病人时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配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穿隔离衣,并注意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八、护理人员要充分作好各项药品、器械、物品的准备工作,定量、定点、定位放置,并注意检查、补充、消毒、更换,严防差错事故。发热门诊消毒制度(一)空气消毒(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2)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1清洁的一般要求包括:(1)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2)所有清洁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3)清洁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12、,逐区进行。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4)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5)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每日2次。(三)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四) 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五)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原则上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

13、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双层袋封扎,标记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每日2遍,

14、或整机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30 分钟,或者浸泡于0.2%过氧乙酸中10 分钟后,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6.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 60 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使用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7.患者复用的餐饮具,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即可。(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的原则为: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可直接入污水池,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药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大于6.5ml/L。(七)终末消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1.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也可以用15% 过氧乙酸7 ml/m3(即纯过氧乙酸1g/ m3)熏蒸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