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51942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DOC 10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B.时代嚎望者的职责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2.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A实事求是原则B.依靠领导原则C. 无产阶级党性原则D.内外有别原则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A采写人情稿B.拿原则作交易C.见利忘义D.有偿新闻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A.搜集创作素材B.采风问俗C.取得人证物证D.识别和获取新闻6.新

2、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A广泛地接触群众B.多方面地挖拥材料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瓷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A.认真做好记录B.注意同

3、与会者展开讨论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B.思想更加开放C.有思想活动D.有细节与故事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A.蹲点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交叉采访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 ) 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 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D. 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

4、,这一采访方式叫( )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 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 )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 B.提高采访效率C. 记者工作顺手 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16.民国初年在申报等报纸发表风靡一时 的北京通信”的著名记者是( )A黄远生 B.邵飘萍 C.林白水 D.徐宝璜17.通讯写作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借助文学手法,其表达方式比消息写作更为多样。在下列表达方式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是( )A描写 B.叙述 C.议论 D.抒情18.无论哪一篇消息,绝不能没有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19.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分析当

5、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这种表现方式被称为()A分析报道 B.事件特写 C工作通讯 D.概貌通讯20.新闻结构犹如人的骨骼,是一种组局部为整体”的营造艺术,它被当代西方写作学称为( )A新闻建构, B.组合艺术 C建构艺术 D.仿人体艺术21.在消息写作上,要力求避免所谓的三重复,是指( )A.避免导语、主体、背最的重复 B.避免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C.避免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 D.避免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22.所谓新闻的生命,也即新闻写作的第- -要素,是( )A.及时 B.真实 C.生动 D具体23.作为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在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

6、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24.报告文学与文学作品的最主要区别是()A.文学性 B.艺术性 C形象性 D.真实性25.言简意明地反映一篇消息内容的核心和精华,引导读者尽快把握新闻要旨的简要文句是A新闻导语 B.新闻标题 C.新闻主题 D.新闻主体26.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 ( )A古代报刊时期 B近代报刊时期 C现在报刊时期 D当代报刊时期27我国历史上第-本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作者是( )A徐宝璜 B范长江 C邹韬奋 D邵飘萍28毛泽东称记者是()A记的人B无冕之王 C社会活动家 D宣传家29、被蔡元培誉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7、的是( )A时报发刊例B论日报渐行于中土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学30、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 )A真实性与时效性 B受众第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D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31、作为新闻团体制定的职业准则,始于( )A 1908 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提出的记者信条B 1914年瑞上新闻业总会通过的新闻道德规范c 1923年 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通过的美国报业信条D1977年由阿拉伯新闻人员起草的:项阿拉伯新闻I作职业道德准则32、关于新闻策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闻策划就是指报道策划 B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c新闻报道策划不能与制造新闻混为-谈D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

8、客观事物的反应这前提下的策划33、能鲜明的休现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的是( )A坚持哪个正确舆论导向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34、关于坚 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是党性在新闻问题上的一个具体表现B就伦理学的意义说,就是实事求是,讲真话c就要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客里空”作风D就是要客观主义报道35、记者 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这说明记者的调查研究具有( )A新闻性 B时效性 C政策性 D广泛性二、多选题1.记者通过间接手段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主要有( )A.上级渠道 B.社交渠道 C.书面

9、渠道D.会议渠道 E.传播渠道2.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业务能力,通常表现在( )A社会活动能力 B.随机应变能力 C.职业的敏感性D.逻辑思维能力 E.文字功底和口才3.核实采访记录的内容应当采用的方法是( )A.技术检验 B.与其他人的记录核对 C.当面核实D.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E.寻找人证物证4.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A.客观 B.确切 C.简练D.通俗 E.朴实5.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界通常把消息分为()A.动态消息D.人物消息B.综合消息E.述评性消息C.经验性消息三、判断题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

10、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四、填空题1、新华社第;个国外分社于1948年建立在2、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 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起响导者是也。3、最早出现,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是4、抓好新事物报道的前提是5、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是6、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的采访方式是7、西方新闻

11、界最早体现自主制约”的新闻道德准则是8、报道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违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9、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10、“记者”的称 谓最早见于五、名词解释1.新闻敏感2.用事实说话3现场观察4.视觉新闻5.新闻采访6.采访的“心理控制”7.新闻线索8.隐性采访:9.动态新闻:10.记者的职业精神:11.释述:12.“目标任务法六、简答题1.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2.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3.简述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技巧。4.新闻选材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5.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6.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7.简

12、述记者在访问中与被访问者搭挢的艺术。8、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9、记者的技能修养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0、新闻线索的特点?11、新闻策划五窍门是什么?七、应用题1、博客、播客等这些新媒体普及新闻有何优越性?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说明它给传统采访方式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2、文革时期,新闻媒体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和帮凶,试论述根源及带给我们的启示。3.某市一所私立学校,办得很有成效,并且有不少经验,本报决定派你去采访,请你在采访之前先列一个提问提纲。4.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性导语中哪-种表述方式?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华社天安门广场10月1日10时04分电上午10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13、国成立50周年大会开始。伴随着震天的50响礼炮,由200名武警战土组成的国旗护E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平台走出来,绕过矗立的孙中山先生巨幅画像,持枪行进在红色地毯铺就的天安门中轴线上,来到国旗杆基座前,一字排开, 面向天安门城楼。5、博客、播客等这些新媒休普及新闻有何优越性?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说明它给传纯采访方式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6、文革时期,新闻媒体成为助纣为虐的L具和帮凶,试论述根源及带给我们的启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I .D 2.C 3.B 4.D 5.D 6.A 7.D 8.A 9.C 10.A 11.A 12.B 13.C 14.D 15.B 16.A 17.B 18.B 19.

14、C 20.C 21.C 22.B 23.C 24.D 25.A 26、B 27、D 28、D 29、D 30、D 31、B 32、A 33、B 34、D 3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 ACDE 3.ACDE 3.ABCDE 4.ABCE三、判断题1.对 2.错 3.错 4.错四、填空题1. 拉格分社2. 1902年梁启超3. 直面采访4. 善于发现新事物5. 想想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6. 易地采访7. 记者信条8. 新闻悖论9.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0. 清议报五、名词解释题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它是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它是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2.新闻用事实说话:即写出事实并把事实说清楚,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之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3.现场观察又称目击采访:即记者在新闻现场用眼睛采访,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4. 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是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