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517256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分析【摘要】在生猪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仔猪的成活率直接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对养殖户有较大的影响,仔猪的哺乳阶段是死亡率较高的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养殖户由于缺少技术、环境较差,管理不到位等,哺乳仔猪的成活率较低。本文主要探究了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关键词】哺乳仔猪;成活率;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养猪业,在某些农村养猪业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生猪的死亡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处在哺乳期的仔猪,因为哺乳仔猪相对其他阶段来说死亡率较高,是影响养殖场经济

2、效益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分析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养殖户来说十分的重要。一、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1.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不科学是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1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死亡 养殖户在母猪分娩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理,但是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对产房和保育室没有进行彻底、严格的消毒,并且仔猪出生以后没有很好的将断尾、断脐的器械进行消毒,都会引起仔猪感染生病,甚至死亡;另一方面是当母猪在分娩的过程中有特殊情况

3、发生时,比如胎位不正,没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母猪进行助产,或者是助产的方法不正确,都会导致分娩的时间过长,造成仔猪出生后体质较差或缺氧死亡。1.2 保温措施不到位仔猪在刚出生时,自行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健全,对外界的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养殖户没能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很容易使仔猪冻死,或者造成仔猪扎堆,仔猪扎堆的后果就是可能会引起挤压死亡或者是被母猪压死。1.3 饥饿或营养不良造成的死亡母猪在生产之后应加强营养供给,如果养殖户在母猪生产后没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就会造成母猪产后的乳汁不足,这样母猪不能满足哺乳仔猪的需要,造成哺乳仔猪营养不良,甚至会饿死;此外母猪生产后要固定乳头

4、,养殖户没能及时的帮助仔猪固定母猪的乳头,那么相对瘦弱的仔猪就会吃不上奶,从而形成营养不良,长此下去,甚至会造成仔猪的死亡,并且养殖户在仔猪生长的过程中没能注意营养的补充,及时补料,并补充缺乏的铁、硒等各种微量元素,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引发各种疾病。1.4 分群不科学 分群主要是针对母猪的乳汁较少或没有的情况,母猪的乳汁不能满足自己仔猪的需求,那么母猪生产的仔猪就要放在其它母猪那里寄养,寄养的危险性较大,首先就是要选择寄养母猪,如果没能正确的选择寄养母猪,或没有对寄养母猪采取一定的措施,寄养母猪就会将仔猪咬死;其次就是母猪弃养仔猪,造成仔猪饿死。 2. 生长环境因素生长环境对哺乳仔猪的影响也

5、较大,特别是农村的环境条件有限,对哺乳仔猪的生长非常不利,仔猪出生后由于体表脂肪过薄,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特别是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农村猪舍的保温和通风条件较差,温度太低,就会造成哺乳仔猪冻死或脱水死亡;温度太高就可能会引起下痢性疾病。通风条件不良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使猪舍的有害气体超标,超标严重甚至会使其它的生猪患有疾病。3. 疾病因素 疾病是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仔猪在哺乳期常见的疾病主要是黄白痢和腹泻,这种疾病常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315天,如果发生这种疾病,饲养者没能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哺乳仔猪死亡。二、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1. 提高孕期母猪的免疫力孕期母

6、猪的免疫力直接影响了仔猪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孕期要特别注意母猪的免疫力,在母猪生产之前,大约生产前一个月时,就要对母猪注射疫苗,注射疫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仔猪出生后患有黄白痢、病毒性腹泻等疾病,注射疫苗的位置应在后海穴,后海穴位于肠道淋巴组织,由于低胎次的母猪肠道免疫系统并不发达,导致在母猪的血液中没能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从而影响了仔猪对抗体的吸收,因此在母猪的饲料中应添加肠道营养物质,保证奶水中有高水平的抗体,从而保障仔猪的健康。2. 科学的饲养管理2.1 尽早让仔猪吸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最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由于刚出生的仔猪免疫力比较低,因此仔猪可以通过吸食初乳获得免疫力

7、,如果仔猪不能吸食初乳,就不能获得免疫力和相关的营养物质,仔猪就容易患病,甚至死亡,因此养殖户要让仔猪尽早的吃上初乳,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2.2 改善环境条件刚出生仔猪的脂肪非常薄,背毛比较稀疏,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差,仔猪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敏感,对猪舍温度的要求也比较高,仔猪出生后非常怕冷,特别是刚出生的几天,因为在低温环境下,仔猪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利用乳脂氧化供热,如果在较高温度下,仔猪仅需要24小时就可以有效的利用脂肪氧化供热。哺乳仔猪需要的温度一般是:出生后的一个星期,温度应保持在2832,过了前七天,一直到出生后一个月以内,温度就可以保持在2528。为了保持仔猪生产环境的温度适宜,可

8、以在猪舍内设置保温箱,在保温箱内设置250W的红外线灯,并且在保温箱的底部铺设电热板,这样就可以保证仔猪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以免哺乳仔猪冻死。2.3对哺乳仔猪剪牙和断尾剪牙一般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天进行,针对的是窝产仔猪的数量较多,尤其是超过了母猪的乳头数的仔猪,应当剪掉仔猪的犬齿,剪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仔猪犬牙对母猪乳头的伤害,以及哺乳仔猪之间的争斗。在剪牙时可以进行选择性剪牙,也就是说对于体质较弱的,可以先不剪牙,以保护哺乳仔猪能够吸食充足的奶水。断尾是为了防止咬尾现象的发生,在剪牙和断尾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器械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3. 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疾病是造成哺乳仔猪死

9、亡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造成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在每一个环节中,如果管理不当都会使哺乳仔猪患有疾病,下面就以仔猪黄、白痢为例,探讨哺乳仔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黄痢的发生易出现在仔猪出生后的一星期内,如果发病可以采用口服链霉素溶液,服用的药量一般是每头每次1万单位,每日两次,根据病情观察,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服用四天,基本可以痊愈。治疗白痢可以采用痢特灵片,效果比较明显。为了避免哺乳仔猪患有黄、白痢可以在饲料中加入1%的土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总结: 哺乳仔猪阶段是饲养生猪整个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影响哺乳仔猪死亡率的因素主要有饲养管理因素、生长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针对影响哺乳仔猪死亡

10、率的因素,养殖户应提高孕期母猪的免疫力、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改善哺乳仔猪的生长环境,并对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哺乳仔猪的健康,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荣柏庆,王忠义.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14,01:21-22.2范大庆.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管理措施J. 畜禽业,2014,01:36-38.3何国君. 浅谈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08:65-66.4包培根.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2011,02:70-71.5赵学武,杨燕,罗跃.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控制J. 贵州畜牧兽医,2011,05:5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