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51327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整理,可直接打印: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2.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过程。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

2、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 动物心理的演化无脊椎动物: 感觉 脊椎动物: 知觉灵长类动物: 思维萌芽人: 思维、 意识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

3、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

4、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1)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

5、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学派的纷争(1)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杜威、安吉尔 一个自觉的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詹姆士为这一学派奠定理论基础。反对将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

6、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做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作用。强调心理学应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科勒、科夫卡等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

7、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1) 对心理学来说,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30年代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 加强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得到迅猛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

8、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6) (二)认知心理学 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 域。 (三)生理心理学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 和行为的神经过程

9、和神经机制。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说明、解释事物关键:1要有科学手段,2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辩证发展原则心理现象是发展变化的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三)个案法 (四)实验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

10、能(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包括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内脏系统的一根根神经。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的 轴突外部由白色髓鞘包围,绝缘作用 树突接收刺激或前一细胞的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传出冲动。 突触:前后神经元彼此接触部位。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

11、能 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有感觉的,如主管嗅觉、视觉的嗅神经、视神经;主管听觉与身体平衡感觉的位听神经。有运动的,如主管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主管咽部和肩部运动的副神经;主管舌肌运动的舌下神经。也有兼有感觉、运动机能的混合神经,如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皮、口唇和咀嚼肌感觉和运动的三叉神经;主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分泌的面神经;主管味觉、咽头肌肉运动和唾液腺分泌的舌咽神经,以及

12、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迷走神经等。 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的,所以任何一节脊髓受到损伤,这节以下的神经所引起的感觉和所支配的运动将受到损伤。 外周系统按照功能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到达各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控制。可以支配运动器官,这些运功器官的肌肉都是横纹肌。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

13、点,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脊髓:中间H部分为脊髓灰质(神经元组成),外围为白质(神经纤维组成)。灰质前端大型运动神经元,后端感觉神经元,中段前后端自主神经元。白质是脑与效应器连接器。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可传递信息

14、和完成简单反射,如膝跳反射。 脑: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 脑干: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包括延脑(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脑最古老部位,维持生命基本活动主要机构。延脑(椎体交叉)使大脑对侧传导和支配,有呼吸和心跳中枢。桥脑联系端脑和小脑,中脑有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灰色的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在一定刺激下,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间脑 位于脑干之上,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正常进行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表层是灰质,中央是白质,与脊髓相

15、反。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 (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胼胝体连接两半球。大脑:外层叫大脑灰质(大脑皮质、大脑皮层);内部为大脑白质(髓鞘化神经纤维)白质内有基底核(灰质核团)。大脑皮质的高度发达是人脑的基本特征。颞叶(颞上回、颞中回)为听觉中枢,枕叶(枕极)视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功能,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额叶躯体运动功能,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前额叶皮层与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高级调节中枢,情绪调节中枢,参与记忆活动。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切断胼胝体,证明:右利手,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左利手,右半球空间知觉形象思维,音乐、美术,情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