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498456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考点详解(资料)1.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资料 理解背诵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一、 宇宙中的地球(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10亿)个河外星系(150- 200)亿光年 恒星(2000亿颗)星云 星际物质银河系总星系|2.3万光年|( 4 )万光年太阳系(2)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1)天体的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自然)。还有人造卫星等人造天体。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结构特征共面性: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各行星轨道倾角都很小,水星稍大。同向性: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太阳系逆时针公转。 近圆性:水星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较大。类地行星:水、金、地、火。距日近

2、,体、质小,密大,温高,中心有铁核,卫星少或无。巨行星:木、土。体、质大,密小,温低,由氢、氦、氖等物质组成,卫星多,有光环。远日行星:天、海。距日远,温低,以氢、甲烷为主,有卫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地球的圈层构造: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特征);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大气的保温和调节作用等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氮氧

3、为主),经过漫长演化,适于生物呼吸。液态水的产生: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地球能量的源泉)2、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太阳高度(即纬度);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例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强和弱的原因。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活动周期11年。 光球:太阳“黑子”(温度约低1500度)。黑

4、子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光球最亮平日见。色球:“日珥和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亮度不及光球的1/千,日全食见。日冕:有“太阳风”。100万度,亮度1/百万,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A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经纬网上的技能要求判断出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学生应避免犯的错误:地理坐标只写度数,漏写了南北纬、东西经。求地球上的对

5、跖点(即以地球球心对称的点)的方法:纬度相同分南北,经度互补分东西。判断两点间的方位:南北方向的判断方法是: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相对方向处正南或正北。北纬在北;南纬在南。北半球为度数大的在北,纬度数小的在南;南半球相反。东西方向的判断方法是:同一条纬线上的各点,相对方向处在正东或正西。两点同为东经度,则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两点同为西经度,则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大。两点各为东、西经度,那么:两地经度数之和180时: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两地经度数之和180时: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用图解法判断最短航线方向】:地球大圆航线是经过地心的圆的劣弧段。(

6、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即: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2、时区划分地方时和经度的关系: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都相同。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某地时区号=某地经度数15=商的整数部分(余数小于7.5)或商的整数部分+1(余数大于7.5)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有三折):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7、;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自然日界限: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国际标准时间。以零经度线上的时间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为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用于航海、极地及太空。北京时间。我国从西到东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区。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即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区时的应用。 区时计算依据:a.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经度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隔 1,地方时差4分钟。b.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1个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c.较东的时区

8、,区时较早。东西十二区全球区时最早,180经线(东十二区)最先进入新的一天。d.特别计时方法:印度-东5.5区;朝鲜-东9区;欧洲一些国家使用夏时制。3、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规律:(1)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扩展】:北半球某地北极星在当地的仰角=当地的纬度。(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扩展】: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北半球星座日视运动的方向是围绕北极星逆时针移动。(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时间是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太阳日:自转36059;时间是24小时,比恒星日多3分56秒,是平时使用时间。(4)速度:角速度:每

9、小时15,每4分钟1。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是一样。【扩展】: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扩展】:A V=1670千米/小时COS(其中为纬度)。B 卫星(尤其同步卫星)发射基地为什么靠近赤道?答:借力:卫星飞行速度=火箭速度+地球转动速度分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借助地球自转力提高卫星的飞行速度。省力:使卫星飞行轨道与最终运行轨道靠近同一平面内,可节省大量能量,延长卫星运行寿命。C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成因。D纬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某纬

10、线上的经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cos. (注:为纬度数)。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明确三个问题: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成因的区别。用太阳高度h怎样表示昼夜。(明确地平圈的概念)(昼半球各地:h0;晨昏线各地:h=0;夜半球各地:h0)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晨线昏线晨线昏线【能力扩展】区别晨线和昏线:从西向东进入白天的那一段是晨线,从西向东进入黑夜的那一段是昏线(必须先分清东、西方向)。(2)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20NABCD【扩展】地转偏向力对水体、大气运动的作

11、用。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右图中的D岸侵蚀最厉害;A岸比B岸侵蚀厉害。5、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规律: 15210万千米 14710万千米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相同,自西向东。俯视北极逆时针。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位于远日点。 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日6时9分10秒;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365四分之一日)。公转速度:平均角速度:向东大致推进1

12、/日;平均线速度:向东大致推进30千米/秒;近日点时:一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时:七月初,速度较慢。【扩展】:解释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90天)为什么比极夜天数多(179天)。公转特征: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倾斜的方向始终不变;地轴与黄道平面(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夹角。6、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2326。意义:它使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有季节变化,使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移动。9.23秋分3.21春分6.22夏至12.22冬至3.21春分【推衍结论】: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能得到2次太阳直射(包括赤道)。南北回归线之

13、上的地方,一年只有1次直射现象;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得不到太阳直射。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北半球夏半年(3.219.23):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有极昼。 夏至(6.22),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北半球冬半年(9.23次年3.21):(与夏半年反之,学生自己归纳)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关系: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实际应用】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2)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H地方时间是12点,太阳在上中天。【对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的5点认识】: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12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