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49685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丹利化肥调研 (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丹利化肥调研一、公司【公司性质】中外合资化肥公司【公司简介】 山东临沂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 1992 年的私营企业华丰化肥公司。如今已成功入围中国化肥百强企业。史丹利公司及其生产的史丹利牌化肥先后分别荣获“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农民喜爱的十大农资品牌”等多种荣誉称号。史丹利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品牌建设为目标,从质量、科技、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出了史丹利这一享誉国内的复合肥品牌。依托知名品牌,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复合肥产销量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史丹利”,代码为002

2、588)是国内大型复合肥生产商之一,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目前复合肥产能1 90万吨,募投1 41 万吨产能将于201 3年投放;公司产能位居全国第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四,201 0 年综合毛利率为1 7%,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公司优势】1、技术实力雄厚,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2、成本控制能力保障公司较高的盈利水平;3、随着复合肥行业发展整合,公司将分享更大的市场份额。4、通过在全国主要用肥地域打造生产基地,史丹利将打破化肥运输半径限制,产销布局更加合理,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二、 品牌【品牌优势】1) 牌子响,广告投入多,在品牌的推广和广告投放上舍得投入2) 创新+质量+服务=品牌3) 营销

3、方式多样4) 农民认可度高5) 品牌调性就是洋气,不管是从命名看还是从包装看,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来自国外【品牌劣势】1) 品牌名字,由英文翻译而来,不利于传播,特别是在农民朋友间2) 有家居品牌叫一样的名字3) 价钱相对其他化肥品牌更贵4) 负面新闻多【LOGO】:三、 广告【代言人】:陈佩斯,范伟【广告语】:1) 创造美好农业2) 黑土地黄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3) 中国复合肥领导品牌4) 没有史丹利, 农民不耕地【广告形式】:1、 户外广告:墙体广告,烟囱广告,公告栏广告2、 平面广告:农业杂志,报纸3、 电视广告: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央视一套,省级卫视【营销形势】:有官方微博(腾讯),有官

4、方微信,有官网【产品包装】【广告招贴】【户外广告图】【负面新闻】“多省抽检不合格 多次上打假榜 史丹利瞒报质量缺陷投机上市” 史丹利及其子公司的产品,在2005 年至2010 年期间屡屡发生被权威部门抽检不合格的事件。在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被抽检不合格的案例数量达到了12 件,平均每隔一个季度便有一次抽检不合格的事件发生。【特色销售渠道】建设“史丹利专用肥乡”:河北省临漳县张村乡典型的农业乡镇,组织乡的党政领导和种植大户到史丹利公司参观考察。张村乡由于普遍施用了史丹利复合肥,肥效大,总体成本低,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黄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在我们那里喊得很响,反映了农民对史丹利复合

5、肥的充分认可。目前,全县已有4 个乡镇成为史丹利复合肥专用乡镇。通过示范,以点带面,扩大面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临漳县发展成名副其实的史丹利县,让农民全都用上史丹利复合肥。【特色服务】1) 购买依维柯农化服务车100 辆,并巡回国内各销售区域为农民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2) 斥资1600 万元购买了两架直升机用于农化服务,此举开创了国内复合肥企业之先河。3) 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根据作物特点,编写了简明易懂的科学施肥指南一书,指导农民科学用肥。【史丹利:从2亿到30亿的高速成长密码】1) 买飞机办晚会,新闻营销快速扬名2) 垄断行业战略资源,强力扭转竞争态势a) 发现并垄断权威科研机构和专家资

6、源b) 发现并垄断终端媒体资源c) 沟通语言口碑化3) 敢为人先树品牌,百姓心中占高地a) 品牌传播上天入地b) 品牌形象符号化c) 沟通语言口碑化4) 产品品质大提升,田间地头当老大5) 渠道管控大升级,形成产业链优势6) 产业大布局,市场版图不断扩大四、 史丹利化肥公司战略分析1 SWOT 分析 【优势 】1.品牌优势 史丹利公司长期以来以高空广告为拉动、以事件营销为支撑的品牌运作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化肥行业中成为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在知名度上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第一个请陈佩斯作为代言人的企业,使史丹利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第一个通过购买农化飞机,引起轰动的企业,

7、这些广告优势使得广大农民对史丹利家喻户晓,在知名度上,是其他品牌的产品不可比拟的。 史丹利公司每年在广告的投入预算上有 500 多万的投入,除了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和中央 7 的广告投入外,在各县的电视台也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广告轮番轰炸的效应,使史丹利这个品牌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在农民心目中,黄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的口号深入人心。在农民群体中,品牌基础牢固。 2.经销商优势 史丹利的一级经销商在各地都属于优秀的经销商群体,资金力量雄厚,人脉资源多,渠道优势明显,基本在各地的经销商中,史丹利的经销商属于当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他们的富有是伴随着史丹利的成长而发生的,80%的一级经销商

8、都是通过销售史丹利产品发家致富的。 3.资金优势 史丹利公司通过 16 年的发展,在早期的化肥膨胀期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在资金上基本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转,对公司前面的销售可以提供坚固的后盾,随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生产结构。 【劣势】 1.产品劣势 史丹利产品组合无明显区隔,仅以含量为区分,在功能上,以及针对不同作物的产品上,差异化不明显,在推出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后,基本对新产品的研发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开发出适合现代农业的产品,现有市场逐渐被控释肥和硝硫基的复合肥蚕食。 2.服务劣势 针对区域市场未能做到精耕细作,各种贴近地面的维护、服务和宣传做的不足,使得产品知名度很高,但没有美誉度的境地

9、。在农民需要的测土配方以及各种农技讲座的服务上,史丹利基本处于空白,本身没有像样的服务队伍和服务人员。 3.人才劣势 由于农资行业的特殊性,史丹利营销队伍的专业化能力比较弱,多数是农民出身,对各种营销策略知之甚少,而且不懂得如何运作市场,在早期群雄逐鹿的时代,还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而在化肥产品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导致市场根基性不强,稍有风吹草动,销量就直线下降。 4.价格劣势 由于史丹利公司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在后勤人员上机构臃肿,销售队伍车辆众多,导致在产品价格上居高不下,不能和同一级别的产品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在今天的农资市场,失去了价格的优势,产品的推广将举步维艰

10、。 5.地理劣势 史丹利公司地处临沂的临沭县,人才匮乏,人员的流动率低,新的知识型人才不愿生活在当地,使得史丹利的人才构建无法系统化。而像芭田、撒可富等竞争品牌地处深圳、青岛等沿海城市,人力资源丰富。 【机会 1.政策机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土地流传,农业规模化的生产方向,一旦政策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将出现更多的农场主,大批农场的集约化经营将使复合肥的使用更加规模化,批量采购的形式将使复合肥厂家的利润更加丰厚,渠道更加稳定。 2.市场机会 我国的复合肥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行业标准并不严谨,在早期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史丹利公司,完全可以做到一流企业做标准的境界,而和国外

11、农业相比,我国施用复合肥的比例很低,还有 3/4 的农民不使用复合肥,在土地集约化的未来,相信复合肥的品质和作用,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农场主的青睐,届时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为大品牌,有实力的公司所侵占。史丹利公司从各种角度都具有这样的实力。 3.行业机会 经过 2008 年市场的大起大落后,许多小厂家都难以为继,纷纷倒闭关门,仅存的一些小品牌,也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在这样的情况下,复合肥厂家面临重新洗牌的行业局面,史丹利做为复合肥厂家中的大品牌,在这次的动荡中损失不大,整合自身优势后,完全可以趁这次的洗牌机遇,奠定自己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使自己从生产、流通、销售各个方面成为行业的楷模。 【威胁】1.

12、技术威胁复合肥行业的低门槛使得不断有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并搅局,复合肥行业其技术含量比较低,各种制造工艺简单,使得小的化肥厂很容易实现产品的转型,而小厂产品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对史丹利产品的冲击巨大,而史丹利公司由于广告和人员的开销庞大,无法在价格上取得优势,因此在市场上会失去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2.资源威胁 复合肥产品受上游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史丹利公司在资源上没有任何优势,不像有的品牌,有煤矿,有磷矿,可以在产品的原料上具备价格的先天优势,而史丹利公司只能依靠购买上游厂家的原材料才能获得生产资料,资源的缺乏将制约史丹利公司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3.人员结构的威胁 销售队伍逐渐老化,新一代的销售人

13、员无法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造成了懂得营销思想的人不愿意下市场,愿意下市场的人员不懂得营销思想,老的业务员吃老本,新的业务员无法有效的开展新客户。厂内的培训无法跟进,人才匮乏。 【品牌与传播战略】 通过对史丹利发展历史的了解,以高空广告拉动、事件营销支撑的品牌力打造使史丹利化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品牌与传播方面,史丹利一直走在了同行竞争者的前面。 1 在整体广告的投放上,高空的炮火密集,地面的支持力度稍显欠缺,没有 构成立体型的传播模式。表现史丹利的广告投放形式上,以中央台和省级卫视台广告投入为主,以县级地方电视台广告投入为辅,地面的广宣和推广力度不足,终端生动化建设这一块比较多的形式是店招、喷

14、绘画布和少量 POP,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2 没能形成良好的美誉度,口碑传播的重点停留在企业的形象,没能把企业 产品的良好功能通过大规模的活动传达出来,表现在县级地方电视的广告上,以5 秒、10 秒和 15 秒的标版广告投入为主,突出宣传品牌,对产品的功能差异这一块宣传力度不够。 3 在地面的宣传中,大量的宣传形式只在点上起到了一定作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宣传效果,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形式不够丰富。主要的传播形式为:开着农化服务车在乡村做宣传、在农村搞文艺演出等,点上造势但面上不能有效展开。 【品牌与推广策略】 目前采取的是以广告为牵引、以事件营销为支撑、追求行业领先的灵活高效的品牌与

15、推广策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公司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对手在很多方面一时难以超越。 1 很多区域多个品牌互相冲突,没有有效达到提高终端覆盖率的目的;品牌 力的形成依靠高空广告拉动,形式单一。品牌诉求方面差异化不够,未能强势超越竞争对手并确立优势。史丹利和华丰两大品牌占总销量的 94.33%,华丰的销量占比为 16.35%,在一些区域市场上这两大品牌之间是竞争关系,互相冲突的情况在一些区域市场上时有发生。 2 部分县级市场的电视广告和演出活动费用投入较高但效果有限。针对竞争 对手采取拦截措施方面有所欠缺,缺乏有计划、有系统的终端推广活动,联合促销、借势促销等整合推广手段运用不足。 3 各地核心门店的装饰不统一,陈列无具体要求,员工着装和话术无规范, 促销物料品种单一、缺乏创新,促销活动反馈机制缺失,好的方案得不到及时大面积推广并进而转化为组织的竞争优势。从外部市场调研的情况,我们看到,在市场上史丹利复合肥核心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