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496107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八上第六单元比较阅读资料寿光侯建刚.1一甲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

2、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 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岕(j)等五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 呆白苍白。苍头这里指年龄大的伙计。 欱h,通“喝”。 1、解释加点的字。湖中人鸟声俱绝( )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 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似的一项( )(2 分)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

3、而下 C.义不杀少而杀众D.广起,夺而杀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2)声为寒威所慑。 译文: 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如何的思想感情。龙山雪译文: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种人陪伴侍候。众山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清冷,苍头(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这里指年龄大的伙计)送酒来了,我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和着积雪,居然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

4、和着马小卿的曲子,声音被寒气所慑,晦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始终到山脚下,浑身是雪的站着。我坐着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浑身的冰凌回来了。参照答案: 一、( 分)绝:没有,消失。 薄:逼近,接近。 2、(2 分) D 、(4分)(1)(此时的)西湖中哪能再有这样的人?(2)洞箫声像被寒冷的威力震慑住了。 、(3 分)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张岱孤高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在冰天雪地中,心灵脱去俗累,自由洒脱。雪景的苍凉也折射出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答出其中一方面,意近即可。)二(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

5、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沟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薜( 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声音和盛之貌。办:具有。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似的一项是()(分)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6、日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体现的情景,(2分)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两文写景的措施有什么相似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对画线语句所体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如何理解和评价的?(2分)与顾章书译文:我去年因病辞官,正准备隐居。梅溪的西面,有一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山峰遮断了太阳,幽深的山穴涉及着云彩,深山中的小溪孕育着翠绿色。蝉鸣鹤叫,水响出声,猿猴啼叫。花朵互相交杂,绵绵不断,像音乐的韵律。我既然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的有诸多菊花,旁边又有诸多竹实。山沟中出产的,在这里均有。佳山秀水为仁

7、人智士所爱慕,非虚妄之语。参照答案:1.答案:A(完备它;其中C辞官;道歉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仿佛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广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犹如屈曲蜿蜒的玉带。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措施。如从视觉和听觉等体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性,充足体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他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规定即可。评分:写法分,作用1分,共2分。4答案示例:

8、处世态度: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广阔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 厌恶尘俗,悲观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倡导。 评分:理解分,评价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情合理即可。三(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笋必道此。轻舠飞出,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

9、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羞愧。 (张岱天镜园)注:浴凫堂:天镜园中一种堂名。樾:树荫。兰荡:湖名。明瑟:明净新鲜。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轻舠:小船。牙人:商人。枻:船桨。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类若乘空 无可名言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2分) A 四时俱备字俱碧鲜B 实是欲界之仙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 山川之美园丁划小舟拾之 D 但有羞愧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形如象牙,白如雪

10、,嫩如花藕,甜如蔗霜。1.(甲)文体现了陶弘景沉浸山水的愉悦之情,(乙)文中同样表白作者张岱这毕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2分)12下列理解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2分)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这与皆若空游无所依、游鱼戏石,直视无碍等有异曲同工之妙。B 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下、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描绘。 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自身,而是抓住景物特性,营造优美的意境,体现作者独特的情感。 D (甲)文在写景的基本上进行议论,体现情感。(乙)文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译文

11、)天镜园浴凫堂,高高的槐树,幽深的竹篁林荫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湖水荡漾,水木明亮,瑟瑟多姿,鱼乌藻荇,仿佛大乘空灵境界同样。我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的全是绿色,推开窗子,打开书卷,所有的文字,全是同样的青碧鲜绿。每年春末,破塘笋必通过这里。轻舟飞出,牙商就选择最大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呼唤园中人说:捞笋!然后划桨飞逝而去。园丁划小舟拾起大笋,形状有如象牙同样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糖。煮着吃食,无可名言,只有羞愧。答案:8(4分)消散;坠落;仿佛;说出9(2分) B C(分,每题2分) 从谢灵运后来,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 形状有如象牙同样白,如雪同样白,如花藕同样鲜嫩,如蔗糖同样甜

12、。11(2分)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12(2分) 四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皎然:洁白的样子。左思招隐诗,体现隐居的乐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剡

13、(shn):县名,今浙江嵊县。就:拜访、访问。经宿:一整夜。 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2分)、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颖的比方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她的其他作品中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22、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3分)23、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她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因素、成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分)译文:王子猷住在山的北面

14、。一天夜里大雪纷飞,她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周皎洁的雪光,于是她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去。通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去,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四、19、(1)快乐地,快乐地()想,思考()共同,一起(4)只是20、(分)月色洒满庭院,犹如积水布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多种水草交叉错杂,本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1、(2分)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2、(3分)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

15、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段描写的详尽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段描写的粗略些。(2、(分)两段文字都体现了她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A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后找到了;B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后没找到。五(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