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修改指导.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490356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语言修改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文语言修改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文语言修改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语言修改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语言修改指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教学设想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

2、绪,激发学习兴趣)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三、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生自由读,了解胡

3、适相关情况。四、探索新知整体感知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合作探究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读文后,

4、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

5、有哪些影响?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

6、,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生思考后,互相交流。六、总结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七、推荐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板书2、 学生朗读单元导语,老师总结。(我们知道情感是人不可缺少的存在。它既丰富,又多样,它让我们期

7、待,也让我们害怕面对。但是,无论是哪种情感,是怎么样一种情感,它都是需要表露,需要倾诉,需要分享的。我们的情感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和奥妙,所以,我们要好好体验情感,更要学会尊重、学会珍惜情感,还有表达情感。 那么,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体验亲情,感受母爱)(二) 课文导入。同学们,说到“母亲”这两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词语来形容呢?是啊,我们会想到慈祥、勤劳、无私等等。正如歌曲中所唱的,母亲“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母爱就像贴身的背心,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然而,“树欲静而风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老舍的母亲

8、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四) 课文内容剖析法国作家漠泊桑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老舍怀念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同学们告诉我: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母亲的?课文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写母亲的,一是写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另一个写母亲与儿女们之间内剑而深厚的感情。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看母亲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这些品质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1、母亲的优秀品质:(1)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二)教学设想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

9、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

10、观。(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学生口头交流。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默读提示及要求:抓住关键句、段。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文绉绉糜翳龌龊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理清文章结构:(1020.tif)(三)再读课文,注重自己的独特体验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2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11、。一一“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五)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三、延伸拓展(一)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发放资料先母行述,对照文章学习,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体会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增长见识。(二)讲座内容1胡适生平简介。2解读先母行述了解母亲,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3我们从中学习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