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48539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万富翁才能进创业板也许,半夜出来的东西总有些诡异的意味。别的不说,就说一个投资者准入制度吧,究竟什么样的投资者才能进入创业板?越是语焉不详,岂不越是容易让人狐疑不定?这不,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就突然冒出来大发宏论,他说:个人投资者应是自有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照此说来,百万富翁才能进入创业板!这可真让人大开了眼界。国际上的创业板设立准入制度不乏先例,可是,尽管纳斯达克的准入标准究竟为几何,从未听人引证过,但是中国香港地区的那个创业板还是有个说法的,不过也就是15万港元。15万港元在过去兑换比例最高的时候也不过相当于17万多一点的人民币,现在么,恐怕不到100万人民币的13%了。也就是说,

2、如果你持有15万港币的话,在香港地区还能玩玩创业板,换到内地来,对不起,创业板的门边儿都摸不着。不错,创业板的风险如果比主板还高,那么,预筑个为投资者谋的风险防波堤什么的,是说得过去的。但是,创业板的门槛竟然高到比股指期货的30万还高,而且还高出了两倍之多,不免就让人太不可思议了。难道目前尚没有对外开放打算的内地创业板,风险不仅比对国际投资者敞开大门的香港创业板还高,甚至还高到了比股指期货都高出了很多的程度?假如100万真的成为创业板的入市门槛,岂不就等于是说,对于中国创业板来说,只有百万富翁才是合格投资者,其他都不是?这是不是有点荒谬了呢?我们并不一概反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交易市场设立入市门槛

3、。比如,股指期货对保证金有一定的要求,这是满足该产品的市场交易规则所必须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是,即使如此,仅仅在资金量的方面满足了保证金的要求,也不能作为衡量合格还是不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为此,中金所等有关方面在合格投资者还是适当投资者的提法上颇费踌躇,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合格投资者显然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明晰概念。如果说保证金不能满足要求的投资者就是不合格投资者,那么,难道仅仅能满足相关条件就可以算是合格投资者了吗?一提起市场风险,有些人的眼睛就盯住投资者,好像市场上的违法违规都不是违法违规者所干出来的,而是追涨杀跌的投资者、尤其是惯于跟风的散户们的自作自受。这显然是一种荒唐的逻辑。如

4、果所谓投资者教育就是把投资者的亏损一概归咎于他们自身缺乏教育,那么,由此而派生的合格投资者制度,岂不也就成为一种带有投资者甄别性质的背书?这不仅有为上市公司的背信弃诺和市场操纵者的洗白之嫌,而且,也有推卸监管责任之嫌。没有一个市场是没有风险的。在这方面,创业板不是一个太特别的例外。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市场有风险,才格外需要加强市场的监管。有力而有效的监管才是市场的防波堤,而不是拒广大中小投资者于门外的什么合格投资者制度,更不用说高达百万的高门槛了。如果创业板原先说的先适用新发行制度的承诺可以说了也不算,而原先的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市场定位,也只剩下了为中小企业提供圈钱方便的融资桥梁、给形形色色

5、的风投创投等提供方便的退出通道,那么,对于这个并不比尚不那么成熟的主板市场更成熟的创业板来说,市场的风险依然还是只有圈钱和寻租的自由,而没有投资者获得回报的保证。在越是高门槛所圈起来的市场就越是有可能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投资者的坟墓的情况下,合格投资者制度也不是创业板成为拒风险于门外的合格市场的代名词。问题是,创业板的高风险,尽管对于百万富翁来说也许不无博取高收益的可能,但对于被排除在门外的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则绝不是关起门来的风险。在某种意义上,如果创业板的风险真的大到了非百万富翁将无法承受的程度,那么,一枝动,百枝摇,防不胜防的创业板堤内风险,势必也将同时扩散成为A股市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小散

6、户所无法回避的无妄之灾。创业板不能沦为圈钱工具。上个月底,人们终于等来了中国证监会对开启创业板的认可。如何将它积极的一面充分发挥,以及如何抑制它可能带来的消极效果即可能导致重演劣质企业的圈钱行为和缺失财富价值创造的能力而被大众边缘化的问题,都将决定中国的金融体系能否健康发展。以下,从创业板应该发挥的六大基本功能(价格发现、流动性保障、风险分散、信息生产、公司治理和价值创造等)的角度来指出今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从而保证我们的创业板不仅仅与成熟市场在“外形”上相似,而且在“内核”上更应该追求“神似”的效果。首先,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应该是具有未来增长能力强,引领中国经济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主力

7、军。所以,IPO条件既要能让一路扶持过来的风险投资家、私募基金经理、慈善基金家都能够通过上市来实现补偿前期投资成本和风险的高收益。同时,也要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留下足够的财富创造空间。否则,劣质企业的混入就必然导致非常糟糕的示范效应更多的劣质企业都会来浑水摸鱼,市场的投融资环境会一天天恶化下去,再次出现至今为止我们还没能改善的主板市场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保证一个公平有效的IPO价格是维持市场繁荣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第二,创业板面临的一个最大考验就是市场的流动性。由于在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上市公司的数量十分有限,如果人们还是以在主板市场打新股的“投资理念”来追求投资的超常收益,那么很

8、可能会出现行情暴涨暴跌的可能,这不仅没有给中小企业带来良好的融资环境,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投资者的合理预期的形成,无法对成长企业做长期的价值投资,结果,在创业板的企业因为自身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就会选择急功近利的项目投资战略,有些企业甚至为了获得相对稳定的融资环境,铤而走险,做假账来欺骗大众。所以,如何在保证高质量的门槛条件的同时去发展壮大这一市场,同时,提高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风险能力,将是包括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共同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第三,由于创业板流动性本身不如主板市场,保持这个市场鲜活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换水操作”,让好的中小企业能够充分进入这个市场,

9、让劣质的企业不断退出市场,当然,向主板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企业也是创业板应该肩负的神圣使命。只有不断地换水,投资者的市场风险才能加以克服,要利用像主板市场那样好的流动性来进行有效的资产组合,去分散风险是很困难的。在这方面,监管部门要负起义不容辞的“换水”责任。这是创业板市场履行风险分散功能所需要的政府支持。第四,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创业板市场能否繁荣健康的发展下去的问题。这是保证更多投资者加盟这个市场,和更多的企业愿意进入这个市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放低进入创业板市场企业的业绩门槛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怠慢及时披露信息的要求。这种苛刻的义务既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发挥自己创新的能力

10、和创造价值的水平,同时也能保证投资者长久地留在这个市场去支持和分享这类企业所带来的更大的财富效应。第五,创业板交易的规则和准入条件不仅要针对企业,而且也要针对投资者,避免出现不公平的交易方式和因人而异的“退市”标准。一定要制约利用流动性小波动大的特点来牟取暴利的过度投机行为,也要监管那些利用门槛低的准入条件去恶意圈钱的行为。而且,问题要尽量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为了不让这个市场再被边缘化或畸形发展,我们一定要忍痛割爱,而且监管部门时时要告诫自己“长痛不如短痛”,把问题控制在它形成的初始阶段。第六,这个板块应该是最能反映价值创造的地方。要通过培育更多专业化和责任感强的风险投资家和私募基金,积极参与到向这个市场输送优秀企业的行列中来,并通过他们对企业决策层的渗透和抑制作用,来充分展示这些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渠道。这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探索的强国之路。今天,危机当头,中国也在探索摆脱危机的各种方法,但要从源头上提高我们国家的竞争力还需要培养更多的能够打造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专利和中国标准的现代化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板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投资者的财富积累效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