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48225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数学这个学科本身就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需要学生很强的空间能力、思考能力、细心程度。但是,由于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对于事物的接触能力不是很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数学知识,学生不够很好地理解和贯彻,所以,这就需要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图片,就把枯燥难理解的知识更好的简化。小学生本身就有着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有浓厚的好奇心的特点,通过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更能提高效率和学习成绩。本文就是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引言小学数学在小学课程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数学有着逻辑性强、很难理解、知

2、识点琐碎等特点,要想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就需要小学生能够更勤奋努力学习、课后多做练习。但是,要想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仅仅依靠小学生自己是不可行的,因为,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的独立,甚至还不会独立的思考1。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费些时间和精力,只有学生自己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努力,学生的数学才能真正的理解和领悟。一、运用图形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我们都知道,在古时候人类就用小石头、贝壳记录事情,这些具体的事物慢慢发展才形成了数字。所以,这个过程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很是相似,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时,也是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抽象的、复杂、逻辑性强的

3、事物2。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授中,运用图形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认数时,教师就按照书上的图,利用图形这种简单方便的方法。老师在第一行排出4根红色小棒,再在第二行排出5根绿色的小棒,第三行排出6根蓝色小棒。当老师摆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第一行和第三行小棒的数量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木棒比较,红色小棒比绿色小棒少一个,蓝色小棒和红色小棒相比,少了两个,通过小棒这样直观的比较,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量的多少。如,在教学体积概念的时候。首先,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一块橡皮和一个笔袋,然后问学生:这两个物体哪个大,哪个小?随后教师又拿出来

4、一个大的魔方和一个小骰子,随后提问:这两个物体,哪个大,哪个小?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的大小,能够更好的感知物体的大小。接着教师在一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缓慢的加入石头,学生可以观察到,随着石头的慢慢加入,杯中的水在不断的上涨。教师在这时问学生:玻璃杯里的水为什么会慢慢的上升?学生在这个小例子中对体积有一些的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学生经过通过小组讨论后能够更加自然地领悟到体积这个比较抽象的开年。为了让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能够有更深更好的理解,教师继续往玻璃杯中投入石头,慢慢的,玻璃杯中的水就慢慢溢出来了,这时,教师又向学生问问题,通过观察刚刚所做的,你们能得出什

5、么关系?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从杯里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子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感知。二、通过画出图形,更好的揭示本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运用图形来帮助教学,因为通过图形,能够更清楚简明的解决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层次不断的上升,这样就更能充分的体现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3。例如,在讲解小学生认识公倍数的时候,教师做了几个长2,宽3的长方形纸片,然后,给学生演示,可以铺满边长是6的正方形,但是却怎么都拼不成边长是8的正方形。通过图形的拼摆,为了想让学生明白6是2和3的公倍数,而8不是它们的公倍数。此外当教师在教学学校六月份用水310吨,比五月

6、份节约了。那么求五月份用水多少吨?这一例题时,并没有让学生一起画线段图,而是让学生首先要认真读题,然后经过初步的思考。思考过后才能记性计算并列算式。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的直觉思维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体现。学生需要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画图。由此可见,通过画线段图就是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把题目中抽闲复杂的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的解题。三、数形结合,为学好函数做基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涉及到函数的概念和内容,但是在初中甚至是高中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函数将作为非常重要的知识出现,所以,为了学生在以后的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打好基础,就应该

7、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逐步的渗入函数的思想。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节时,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3厘米的直线,随后又让他们画出一个6厘米的直线,让学生比较二者的不同,学生就明白6厘米是3厘米的2倍,随后,教师给出学生一些点,让学生把这些点画在纸上,让他们连接这些点,他们发现连接起来直线,教师可以告诉他们这是正比例函数,学生最后发现只要是正比例关系的式子,画在坐标图中就是一条直线。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图形和函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数形原本就是相互依靠的,不能将他们分隔开,数学缺少了图形时就缺少了直观,图形缺少了数学就不会完整,只有数学和图形能够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学

8、到数学的精髓所在。作为教育者,应该更好的领会这句话的意思。四、结语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

9、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小学学生本身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就应该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做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更加的注重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因为,通

10、过图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把枯燥抽象的事情以更加直观的方法展示出来,那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的了解和应用。这样,不仅能够调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是,目前许多小学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数形结合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好,我相信,只要教师们共同努力,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一定会更加的广泛。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

11、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