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48082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考前强化模拟试题(五)来源:模考吧一、案例分析问答题第1题: 某省为了满足本省的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需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P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现处于任务设计阶段。1、试述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2、GPS控制点的点位应满足怎样的要求?3、试述外业观测、数据处理的工作内容。第2题: 1工程简介 沙子岭隧道起迄里程为DIK1584+145DIK1584+751,全长606 m,其中明挖段里程分别为DIK1584+390DIK1584+425、DIK1584+543DIK1584+594,长度分别为35 m 和51 m。 沙子岭隧道

2、DIK1584+145DIK1584+569. 81段位于半径R=9 000 m的圆曲线上,DIK1584+569. 81DIK1584+751位于缓和曲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字坡,坡度分别为5和-11.5,在 DIK1584+93.75DIK1584+506. 25设置竖曲线,曲线半径为25 000 m。 2测量依据 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设计院控制桩表。 3测量仪器及人员 导线测量采用尼康DTM-352C全站仪,水准测量采用DS23水准仪。在使用前经专门机构检测,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测量由1名测量工程师和3名测量技师

3、组成。 4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对长度小于4 km的隧道,洞外、洞内导线测量按四等精度,边长相对误差不大于1/20 000,测角中误差为2.5。 (2)隧道洞外控制网布设。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中规定,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宜采用 GPS测量、导线测量。沙子岭隧道洞外控制网采用附合导线,在入口和出口处,用加密GPS点作为附合边(GPS点精度为四等导线点)。 由人口和出口处的加密点GPS1、GPS2和N96-3、N96-4GPS相连形成附和导线,采用尼康DTM-352C全站仪,用测回法按四个测回进行

4、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简易平差,平差时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在各个水平角中。取平差后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隧道四等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沙子岭隧道高程控制使用DS23水准仪和双 面水准尺,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进行施测。在入口处加密水准点,从四等水准点IC1102出发,按闭合导线进行往返测量。 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K为路线或测段的长度,km)测量结束后,按上式测段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其计算式为 式中;为测段往返测(或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mm;R为测段长度,km;n为测段数。规范要求四等水准测量偶然中

5、误差M50。 对测量结果,则按与距离成正比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其符合进行分配,以改正水准路线上每两点间的高差,最后按改正后的高差计算出加密水准点的高程。 5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由于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导线测量。沙子岭隧道长度为606 m,中间还有两段35 m和51 m的明挖地段,线路较短,因此采用单导线进行布设。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施测时必须进行往返测量或独立进行两次以上的测量。导线角采用左右角观测 法,测角中误差为2.5,测回数为4测回。 测角精度评定: 式中:d为导线角两次测量或左、右角的差值;n为导线角的测站数。 洞内导线边长测量作业方

6、法、精度要求和洞外相同。隧道施工每进洞200 m时,洞内导线点应同洞口导线点进行联测。同时在每一次建立新导线点时,对起算的原有导线点必须进行复核。 2)洞内导线点的埋设 洞内导线点由于受施工影响比较大,应埋设在坑道底板以下1020 cm处,上盖以铁板,并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注明点号和里程,用箭头指示桩位。 3)洞内高程控制 洞内高程控制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观测方法和洞外相同。洞内高程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不大于200 m,布设于导线控制点上。 6隧道贯通误差分析 贯通误差精度要求:对长度小于4 km的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面的贯通误 差影响分别为30 mm、40 mm;高程中误差分别为1

7、8 mm、17 mm。 7仪器检定证书(略)1、试述场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要求。2、试述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中丝读数法一测站观测顺序。3、贯通误差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第3题: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 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1:2 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1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 500 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

8、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 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 m。 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1)1 :500、1 :1 000、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 (2)1 :500、1 :1 000、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3)1 :500、1 :1 000、1:2 000地形图航空摄

9、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4)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 23236-2009);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7)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8)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 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18 cmX18 cm,航摄仪焦距为152 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 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 500 km2,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

10、,每条航线8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情况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 (1)平坦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 (2)丘陵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8个平高点; (3)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保证所有同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 (4)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检

11、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1、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需要哪些资料?2、试述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对定向的精度指标。3、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平差计算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其精度指标。第4题: 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作需求,河北省需要编制一张1: 80万河北省地图,全面表示河北省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政区分布、交通网的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以及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办公用图。 2)制图区范围 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河北省,由于有些地图采用的是矩形分幅,图幅还涉及周边省市区域。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下游。东部濒临渤海,东南部和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部隔太行

12、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相接。地域广阔,地跨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总面积为18. 77万平方千米。 河北省辖: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廊坊市、沧州市、保定市、衡水市1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115个县(含6个自治县)、910个镇、35个市辖区,人口6 699万人。 3编图资料情况(略) 4地图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地图精度 图上地图要素(地物)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0. 75 mm,最大不超过1.1 mm。 2)地图规格 (1)比例尺为1:80万,成图尺寸为11

13、00 mm800 mm,印刷成品为1张挂图; (2)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图、图名、比例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图面的左下角。1、根据案例试述河北省地图内容的选择。2、地图制图要素分为哪些?试述其主要要素冲突处理。3、结合案例确定居民地的选取原则。第5题: 某市计划建立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库,先期进行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建设。为了保证质量,对地形要素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制定数据检查验收规定; (2)制定DLG数据汇交技术规定; (3)开发检查验收软件; (4)数据检查验收的试验与技术培训; (5)开展数据检查验收。1、数据质量控制技术

14、设计包括哪些内容?2、试对生产阶段检查工作的实施进行设计。第6题: 1案例任务 根据上级要求,某市决定开展全市的城镇地籍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案例任务是完成该市地籍测量工作。 2测区基本概况 该市总面积4 800 km2,地形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东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西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 建成区330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3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验收办法; (5)土地现状分类标准;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