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6.0装配方法.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47899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G NX6.0装配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UG NX6.0装配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UG NX6.0装配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UG NX6.0装配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UG NX6.0装配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G NX6.0装配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G NX6.0装配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G NX6.0复合装配方法1 编辑装配结构组件添加到装配件以后,可对其进行删除、抑制、阵列、替换和重新定位等操作。删除组件是把组件从装配件中删除,但不会删除相关组件;抑制组件与移去组件不同,组件的数据仍然在装配件中,只是暂时断开指针,不可对抑制组件执行一些相关装配的操作,可以用解除抑制命令来解除抑制。2 组件阵列在装配中组件阵列是一种对应配对条件快速生成多个组件的方法。单击图标 或单击【组件】/【创建阵列组件】选项,弹出“创建阵列组件”对话框,如图6.4-1所示。从对话框中可以看出组件阵列有从实例特征阵列、线形阵列和环形阵列3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1基于特征的阵列集基于特征阵列集的组件根据模

2、板组件的配对约束生成各组件的配对约束。因此要实现基于特征的阵列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模板组件必须具有配对约束。(2)基础组件上与模板组件配对特征必须有按阵列方法产生的特征阵列集。基于特征的阵列集组件阵列是关联的,如果放置阵列的基础组件发生变化,则配对到其上的组件也会改变。例如在基础组件上增加、删除特征个数或者改变位置,则阵列组件的个数或位置也会随着发生改变。2线形阵列线形阵列包括一维和二维阵列,二维阵列也称为矩形阵列。在图4-1所示对话框选择线形,则系统弹出如图6.4-2所示的对话框,对话框上部用来确定线形阵列X、Y的方向,下部用来确定线形阵列的参数,下面分别对各项进行介绍。(1)面的法

3、向:根据所选表面的法线方向确定阵列的X、Y方向。(2)基准平面法向:根据所选基准平面的法线方向确定阵列的X、Y方向。(3)边缘:根据所选择实体的边缘确定阵列的X、Y方向。(4)基准轴:根据所选基准轴确定阵列的X、Y方向。(5)总的数量-XC:指定组件阵列在X方向的阵列数目。(6)偏置-XC:指定组件阵列在X方向的阵列距离。(7)总的数量-YC:指定组件阵列在Y方向的阵列数目。(8)偏置-YC:指定组件阵列在Y方向的阵列距离。3环形阵列环形阵列的定义方法与线形阵列基本相同,在图6.4-1中选择圆的(Circular),弹出如图6.4-3所示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上部用来确定环形阵列的中心轴,下部用来

4、确定环形阵列的参数,下面分别对各项进行介绍。(1)圆柱面:指定所选圆柱的轴线为环形阵列的中心轴。(2)边缘:选择实体的边缘为环形阵列的中心轴。(3)基准轴:选择基准轴为环形阵列的中心轴。(4)总数:指定环形阵列的组件数目。(5)角度:指定环形阵列组件的夹角。UG NX6自顶向下装配自顶向下装配的方法是指在上下文设计中进行装配。上下文设计是指在一个部件中定义几何对象时引用其他部件的几何对象,如在一个组件中定义孔时需引用其他组件的几何对象进行定位。当工作部件是未设计完的组件而显示部件是装配件时,上下文设计非常有用。自顶向下装配有两种方法。1第一种方法(1)先建立装配结构,如图6.3-1所示,此时没

5、有任何对象。(2)使其中一个组件成为工作部件。(3)在该组件中建立几何对象。(4)依次使其余组件成为工作部件并建立几何对象,注意可以引用显示部件中的几何对象。例如,要完成只包含两个简单部件的装配设计,具体步骤如下。1)新建组件 (1)建立一个新装配件,如assembly1.prt,并单击【开始】/【建模】选项。(2)单击图标 单击【装配】/【组件】/【新建组件】选项,弹出“新组件文件”对话框。(3)在“文件”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如plate.prt。(4)弹出如图6.3-2所示“新建组件”对话框。其中【删除原对象】按钮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建立新组件时才可选的,如果选择此项,图形被加到组件中,则装配

6、件中的原来数据将被删除。(5)单击【确定】按钮,新建组件被装到装配件中。(6)用同样的方法新建名为pin.prt的新组件。2)在组件中创建几何模型(1)选择装配导航器图标 ,检查装配关系,如图6.3-3所示。(2)在装配导航器中选择plate,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使成为工作部件】选项,使plate成为工作部件。也可以通过双击plate,使它成为工作部件。(3)创建如图6.3-所示的模型。注意:第一个孔是将曲线1利用拉伸方式创建,其余三个孔是将第一个孔利用阵列方式创建而成的。(4)在“装配导航器”中选择pin,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使成为工作部件】选项,使pin成为工作部件

7、。也可以通过双击pin,使它成为工作部件。(5)创建如图6.3-5所示pin模型。(6)双击assembly1.prt,使装配件成为工作部件。(7)单击图标 或单击【装配】/【组件】/【装配约束】选项,给组件plate和pin建立配对约束。此时,组件plate为基础组件,组件pin为相配组件。(8)单击图标或单击【装配】/【组件】/【创建阵列】选项,弹出“创建阵列组件”对话框,选择“阵列定义”为从实体特征,则基于基础组件plate的引用特征对模板组件pin进行阵列,用组件阵列的方法增加组件pin在装配件中的个数,如图6.3-5所示。(9)双击plate,将组件plate变成工作部件,并将组件阵

8、列孔改为33=9。(10)使装配件assembly1.prt成为工作部件,将会发现组件pin数变成了9 个了。注意:本例中的组件pin,可以采用建立关联几何对象方法,抽取组件如图6.3-4所示late中的曲线1,然后用拉伸的方法建立,这样可保持两个组件的尺寸关联性。后面将会讲到,读者不妨自己先试试。2第二种方法(1)在装配操作中建立几何对象,如图6.3-6所示。(2)建立新组件,并把图形加到新组件中。在装配的上下文设计中,当工作部件是装配中的一个组件而显示部件是装配件时,定义工作部件中的几何对象可以引用显示部件中的几何对象,即引用装配件中其他组件的几何对象。建立和编辑的几何对象发生在工作部件中

9、,但是显示部件中的几何对象是可以选择的。注意:组件中的几何对象只是被装配体引用而不是复制,修改组件的几何模型后,装配件会自动改变,这就是主模型概念。当用“点”的子功能进行定位或者用【信息】/【对象】以及【分析】/【距离】等查询信息时,这很有用。例如当使用对角点定义长方体时引用其他对象的中点,就不需要计算边长了,如图6.3-7所示。注意:此例中长方体的尺寸和位置与引用点之间不具有关联性。第二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一个含几何模型的装配件或首先在装配件中建立几何模型。(2)单击图标 或单击【装配】/【组件】/【新建组件】选项。(3)弹出“类选择器”对话框,选择需要添加的几何模型,单击【确定】按钮。(4)在“新组件”对话框中输入新组件名字和路径。(5)在弹出的“创建新组件”对话框中,选择【删除原对象】选项,几何模型添加到组件后删除装配件中几何模型。(6)单击【确定】按钮,新建组件就被装到装配件中了,并且添加了几何模型。(7)重复上述方法,直至完成自顶向下装配设计为止。(8)选择“装配导航器”按钮 ,检查装配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