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476485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国内土地资源管理的部门名称?国土资源部(厅、局、所)国内土地日是哪天?因素?191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第3次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5日定为中国的“土地日”,即土地管理法的颁布纪念日 (该法于186年6月25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6次会议通过)。拟定“土地日”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中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资源局限性的国情,以唤起全民的土地意识。能否说出与土地有关的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 十分爱惜、合理运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国内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用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

2、占用土地的行为。土地新政一、加快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筹划编制;二、增进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三、切实加强房地产用地监管;四、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五、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资 料 提 纲第一讲 土地资源管理概论即 土地行政管理 P3第二讲 耕地保护国内为什么要开展耕地保护,及其面临的困难宿迁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三讲 土地规划管理中国土地运用规划加强与改善土地运用规划的政策措施第四讲 土地权属管理 P1即:地权行政管理划拨 P119、 出让121 、收回 P2第五讲土地征用管理 P134第六讲 建设用地管理第七讲 地价管理专项 P12基准地价 (P25最后一段)第八讲土地税费管

3、理 22 第一讲 土地资源管理概论建设用地指数:指居民点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土地:含义(书P)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幅员,涉及领土、领海和领空,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涉及资源与环境两部分。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概念,无国界。土地的二重性: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线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性)意义。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要素,于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运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资源,是一种“发展”的概念,虽然目前无运用价值的土地,随

4、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将来也许会有用,也许变为珍贵资源。因此,土地资源也可理解为,通过投入,可获得收益的土地。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出发,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是相似的,差别仅在称谓的不同。一般状况下,可以通用。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她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其重要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土地作为不动产,是土地实体与权利的有机结合,它既涉及有形的土地实体,也涉及寓于土地实体中的多种经济关系和由此形成的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出租权、抵押权等)。因此,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有形的土

5、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体。土地资源管理:即 土地行政管理(P3 )!!! 含义(P3最后一段中)土地资源管理体制(8)(1)国内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背景:土地非农化。 影响:粮食安全;经济构造;社会安定;生态安全。(2)土地管理问题一种基本的判断: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土地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宏观经济失控的因素;行政违法的典型;社会不稳的本源;官员腐败的温床;第二讲 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的本源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安全就是能保证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她们所需的基本食品。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并不只表目前人口数量的

6、增长而导致对粮食供应的压力,还表目前生产要素、构造变动等多种方面:涉及了粮食需求的膨胀,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粮食分派与消费的严重不均,消费构造升级加剧了粮食供应压力。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形势 目前,国内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在国内城乡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不会变化,粮食增产的难度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粮食安全短期内暂无近忧,但是仍需远虑。有有关耕地减少、水源局限性等问题不容忽视。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1997年至,全国耕地减少和补充增减相抵,净减1.2亿亩。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为解决目前的粮食安全问

7、题,我们可以开发新型粮食安全合伙研究项目、建立可持续农业和食品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增长农业领域投资等等。加快整合哺育国内粮食公司,扶持一批面向消费终端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食加工公司,大力提高终端粮食产品的自给率,不断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永葆国家粮食安全。与此同步,还应建立耕地保护奖惩制度,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调动各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使目的责任制切实对耕地保护起到增进和保证作用。国内耕地保护的严峻性与现实意义 耕地保有现状、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形势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制约耕地保护的各项因素 国内耕地保护政策体系:(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三

8、)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内的耕地现状及有关概念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目前,国内的耕地保护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全国耕地总面积仅剩18.2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9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步每年尚有1亿亩左右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根据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到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保证不低于1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其重要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耕地运用率低,生产水平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公斤以上。2、耕地荒漠化严重

9、。国内许多耕地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国内干旱、半干旱地区4的耕地不同限度地退化,全国有3左右的耕地不同限度受水土流失的危害。3、耕地资源人均少。国内人均增长耕地也局限性0.1亩,且建国以来,剩余的可开垦的耕地少。以上就是国内面临的耕地现状,可见问题比较严重!国内为什么要开展耕地保护,及其面临的困难一方面理解一下国内开展耕地保护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讲有如下几点:第一:农业仍然是国内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仍然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在国内,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保障。第二、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国内明确规定“十分爱惜和合理

10、运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耕地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第三、国内耕地本不富余,需要保护。中国耕地资源保护面临的困难有: 1、人口增长、耕地消失、粮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问题比较突出。 、耕地资源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后备资源限制强度较大。 4、国内既有的耕地质量不高。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规定越来越急切。国内保护耕地的方案;、坚决制止耕地闲置、抛荒; 2、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严格巡逻,加大执法力度;4、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积极推动土地开发整顿复垦,增长有效耕地面积。宿迁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宿迁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的重要问题目前,

11、宿迁市基本农田保护保护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过高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严重制约了宿迁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197年修编时,江苏省下达宿迁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33公顷,保护率高达94.49%,然而当时的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是把宿迁作为苏北的农业大县来修订的,当时的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没有考虑到宿迁如今作为一种新建中心都市对土地的需求,虽然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状况核减了1354公顷的基本农田面积,但是,目前拟定的425777公顷的基本农田面积超过了宿迁市经济迅速发展条件下的土地保护的能力,宿迁市耕地的总供应能力为37605.44公顷,为39636.86公顷。在

12、新一轮规划当中,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面积必须合理核减,减少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势在必行。宿迁市基本农田面临的困难及建议宿迁市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困难()基本农田指标的设定没有考虑宿迁的实际状况,保护率过高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区面积过大,无法真正贯彻到位具体减少的因素如下:第一,当时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时,由于保护率太高,只能将部分村庄等集体建设用地和未运用地甚至某些不能旱涝保收的滩涂旱地也都划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第二,省以上重点交通、水利等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指标未予核减。第三,生态退耕、退耕还湖导致基本农田减少6204.69公顷。第四,规划修编根据的土地详查基本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较大。第

13、五,由于农业构造调节带来的地类变化,体现为基本农田面积减少有92.6公顷。第六,因自然灾毁导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减少。第七,近几年各县区乡镇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农田林网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用地占用部分基本农田第八,未经批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8.7公顷(已经备案解决)。(3)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初期,适度外延发展是阶段特性()地质条件特殊,土地集约运用限度受限宿迁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核减的建议 政策建议 1、完善规划筹划体系,建立耕地保护的规划约束机制 2、建立经济鼓励机制,统筹耕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 3、提高土地运用效率,增进土地资源集约合理运用 4、科学划定基本农田,贯彻有效保护空间 5、鼓励农地

14、整顿,不断提高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 、控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生存对耕地保护的压力第三讲 土地规划管理土地运用规划的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2土地运用构造优化3土地运用宏观布局4土地运用微观设计土地运用规划的 概念(189) 作用(P90) 内容:(P192) 土地运用规划与有关规划的关系(P190)土地运用规划的体系国内土地运用规划体系按级别层次分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土地运用具体规划和土地运用专项规划;按区域性质分为行政区、自然区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土地运用规划;按规划深度分为土地运用规划、土地运用设计、土地运用施工。 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运用规划,是各级政府按照行政辖区,从全局利益、长远

15、利益出发,对城乡所有土地的开发、运用、整治和保护,在空间、时间上所作的统筹安排和统一规划。 土地运用具体规划属于微观土地运用规划,重要是为解决土地使用(所有)单位内部的土地开发、运用、整治、保护等具体问题而进行的规划,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工程实行性。 土地运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运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为解决某一专门的土地开发、运用、整治、保护等具体问题而进行的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开发区规划等。 中国土地运用规划工作成效 一是土地运用规划法制建设获得重要进展 二是土地运用规划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是土地运用规划实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四是增进了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存在问题重要表目前 一是:某些地方领导缺少资源忧患意识,未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对的的政绩观,不依规划办事,违背规划批地用地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