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47645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中学生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中学生无论从学习方法、心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例如缺乏思路、眼高手低、粗心马虎、贪玩厌学、题海战术等。学生的学习也是老师尤为操劳烦恼的一大问题。从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各方面,总结出一下几点:1.知识体系零散,基础知识不扎实,阶段考试成绩飘忽不定表现:对有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习题处理有困难。在后续课程中涉及到此类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进一步的学习困难。后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策:A、制定解决方案。老师教育学生制定好一个有针对性的学习

2、计划,包括时间计划、学习内容和形式等等。因为中学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过程,有些问题累计的过多,需要系统的来解决,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真到综合训练和考试的时候,问题依然存在。B、下定决心,努力实施。解决学生沉积的问题,如同慢火熬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育学生需要有恒心、耐心:一定要付出真正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去做,切忌耍小聪明。有些同学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能比较弱,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监控学生对学习方案的完成情况。注意,教育学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2.平时的作业题都会做,但考试总是考不了高分现象:老师在每节课后留的作业都能比较顺利的完成

3、,正确率也比较高,可是到期中、期末考试时,分数就不理想了,平时会做的题也做错了,稍微综合一点的题目也不能拿满分。后果:使学生的自信心下降,怀疑自己的能力,考试就底气不足,做题犹豫不决,耽误考试宝贵的时间,成绩下降。对策:平常的课后作业、练习一般多为专用知识点练习题目,综合性不是很强。期中、期末考试上阶段检测性考试,往往会在每种题型中安排一些知识点综合类题目,以考察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出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肯定学生达到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对基本知识点达到了理解掌握的层次,但是对该知识点还没有达到综合运用层次,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没有能够形成知识系统。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教育在学习知识

4、点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参考相关类知识。另外,教育学生在平时完成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不要有拖拉的毛病。因为考试的时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如果学生在对待平时作业和练习以考试的状态处理,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会从容应对,把握好每一道考试题。3.考试前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复习什么现象:每次到考试前复习的时候,学生总是看着课本或笔记,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该看、该记、该练,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心情。后果:没能进行充分的准备,盲目应考,考试过后就遗憾。对策: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章节考试目的和重点。期中期末考试属于阶段检测性考试,目的是用来检测同学们对本阶段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对于期

5、中期末考试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知识点、重难点,认真对待典型题目、以往试卷等等。让学生自己把本阶段自己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有的放矢,就容易把握复习要点了。凡是学生自己记不起来的、模糊的,一定是他们掌握不好的,这就是学生需要在考前复习的内容。4、不明白自己问题是什么现象:每次老师问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学生自己总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又答不上来。后果:容易造成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掌握不好,为后续相关问题的学习造成隐患。对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点学习得不够认真。对于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走神,漏听很多信息,甚至是对于这个知识点很关键的信息。这样,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就会产生一知半解的情况,好像知道,又不知道。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自己课堂上认真听讲,接受关于知识点的关键信息,而且积极开动脑筋,跟上老师的节奏。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真正的学会本节课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