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468314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微型车离合器设计全套图纸(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绪 论1.1离合器的发展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制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简单,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骆毛带、皮革带等。那时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其结构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蹄紧贴鼓面。蹄-鼓式离合器用的摩擦元件是木块、皮革带等,蹄-鼓式离合器的重量较锥形离合器轻。无论锥形离合器或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全套图纸,加1538

2、93706现今所用的盘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能。浸在油中的盘片式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片粘住,不易分离。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因为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性能很不稳定。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片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因而可

3、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使用多片离合器。早期的单片干式离合器由与锥形离合器相似的问题,即离合器接合时不够平顺。但是,由于单片干式离合器结构紧凑,散热良好,转动惯量小,所以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经常采用它,尤其是成功地开发了价格便宜的冲压件离合器盖以后更是如此。实际上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单片干式离合器,这和前面提到的发明了石棉基的摩擦面片有关。但在那时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接合时不够平顺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盘金属片上是没有摩擦面片

4、的,摩擦面片是贴附在主动件飞轮和压盘上的,弹簧布置在中央,通过杠杆放大后作用在压盘上。后来改用多个直径较小的弹簧,沿着圆周布置直接压在压盘上,成为现今最为通用的螺旋弹簧布置方法。这种布置在设计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压盘上的弹簧的工作压力分布更均匀,并减小了轴向尺寸。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由于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盘式平顺,因此现在广泛采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如今单片干式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接

5、合平顺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统噪声和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乘用车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好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对于重型离合器,由于商用车趋于大型化,发动机功率不断加大,但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日酷一日,增加离合器传扭能力,提高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成为重型离合器当前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在重型汽车上可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从理论上讲,在相同的径向尺寸下,双片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和使用寿命是单片的2倍。但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效

6、果要比理论值低一些。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在国外某些重型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的设计。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果,摩擦表面温度较低(不超过93),因此,起步时长时间打滑也不致烧损摩擦片。查阅国内外资料获知,这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5-6倍,但湿式离合器优点的发挥是一定要在某温度范围内才能实现的,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将起负面效应。目前此技术尚不够完善。(b)(a) 图1.1 离合器工作原理图1.2 研究现状膜片弹簧离合器是近年来在轿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离合器。因其作为压簧,可以同时兼起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离合器的结构大为简化,质量减少,并显

7、著地缩短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其次,由于膜片弹簧与压盘以整个圆周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另外由于膜片弹簧具有非线性弹性特性,故能在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后,弹簧仍能可靠的传递发动机的转矩,而不致产生滑离。离合器分离时,使离合器踏板操纵轻便,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此外,因膜片弹簧是一种对称零件,平衡性好,在高速下,其压紧力降低很少,而周布置弹离合器在高速时,因受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横向挠曲,弹簧严重鼓出,从而降低了对压盘的压紧力,从而引起离合器传递转矩能力下降。那么可以看出,对于微型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研究在改善汽车离合器各方面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由于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上述一系列优点,并且制造膜片弹

8、簧离合器的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这种离合器在轿车及微型、轻型客车上得到广泛运用,而且正大力扩展到载货汽车和重型汽车上,国外已经设计出了传递转矩为802000N.m、最大摩擦片外径达420的膜片弹簧离合器系列,广泛用于轿车、客车、轻型和中型货车上。甚至某些总质量达2832t的重型汽车也有采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但膜片弹簧的制造成本比圆柱螺旋弹簧要高。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操纵曾经都采用压式机构,即离合器分离时膜片弹簧弹性杠压杆内端的分离指处是承受压力。当前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已经为拉式操纵机构所取代。后者的膜片弹簧为反装,并将支承圈移到膜片弹簧的大端附近,使结构简化,零件减少、装拆方便;膜片弹簧的

9、应力分布也得到改善,最大应力下降;支承圈磨损后仍保持与膜片的接触使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不受影响。而在压式结构中支承圈的磨损会形成间隙而增大踏板的自由行程。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在国外某些重型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果,摩擦表面温度较低(不超过93),因此,起步时长时间打滑也不致烧损摩擦片。查阅国内外资料获知,这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5-6倍,但湿式离合器优点的发挥是一定要在某温度范围内才能实现的,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将起负面效应。目前此技术尚不够完善。1.3 研究内容早期的离合器结构尺寸大,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大,引起变速器换档

10、困难,而且这种离合器在结合时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散热性差,操纵也不方便,平衡性能也欠佳。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困难,使离合器的尺寸减小,便于安装盒布置;减小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保证换挡容易,使用起来效果更好,而且具有稳定性好、操纵方便等优点。膜片弹簧离合器,它的转矩容量大且较稳定,操纵轻便,平衡性好,也能大量生产,对于它的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设计就是设计膜片弹簧离合器,在设计中对各种离合器类型进行分析,确定出结构方案,再对离合器的各基本参数进行选择计算,设计出个零件,最终设计出适用于微型车的车用离合器。第2章 离合器结构方案选取现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合器主要是干式摩擦式离合器,本次

11、设计也是采用摩擦式,要根据选定车型的参数进行机构方案的选择。2.1设计参数和结构要求选定车型的参数在表2.1中有详细描述。表2.1 选定车型的参数名称参数发动机最大功率及转速35.5Kw/5000rpm发动转矩及转速74 N.m/3500rpm整备质量870kg最大车速120km/h最小离地间隙180mm轮胎型号12英寸为了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设计离合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1) 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2) 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3) 分离要迅速、彻底。(4) 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

12、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5) 具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6) 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7) 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8) 作用在从动盘上的总压力和摩擦离合器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9)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10) 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2.2 离合器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各项要求,在本设计中都将全面的

13、考虑,并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实现。2.2.1 摩擦片的选择 单片离合器因为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接合平顺,所以被广泛使用于轿车和中、小型货车,因此该设计选择单片离合器。2.2.2 压紧弹簧的结构形式及布置离合器的压紧弹簧的结构形式有:圆柱螺旋弹簧、矩形断面的圆锥螺旋弹簧和膜片弹簧等。可采用沿圆周布置、中央布置、和斜置等布置形式。根据本所设计的离合器的已知系数和使用条件选取膜片弹簧离合器比较合适。片弹簧与其他几类相比又有以下几个优点1:(1)由于膜片弹簧有理想的非线性特征,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能保证大致不变,从而使离合器在使用中

14、能保持其传递转矩的能力不变。当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不像圆柱弹簧那样升高,而是降低,从而降低踏板力;(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3)高速旋转时,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弹簧压紧力明显下降;(4)由于膜片弹簧大断面环形与压盘接触,故其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可提高使用寿命;(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6)平衡性好;(7)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但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对材料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其非线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近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制

15、造工艺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膜片弹簧的制造已日趋成熟。因此,我选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图2.1描述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同时在膜片弹簧的大端对压盘产生压紧力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离合器分离时,分离轴承前移膜片弹簧压前支承圈并以其作为支点发生反锥形的转变,使膜片弹簧大端后移,并通过分离钩拉动压盘移到膜后移使离合器分离。 (a)自由状态; (b)压紧状态; (c)分离状态图2.1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图2.2.3 压盘的驱动方式压盘是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在传递发动机转矩时它和飞轮一起带动从动盘转动,在不传递扭矩时,又应能够与从动盘脱离接触,所以这种连接应允许压盘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能自由的作轴向移动。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中,扭矩从离合器盖传递到压盘的方法有三种2: (1)凸台窗孔式:它是将压盘的背面凸起部分嵌入在离合器盖上的窗孔内,通过二者的配合,将扭矩从离合器盖传到压盘上,此方式结构简单,应用较多;缺点:压盘上凸台在传动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因而接触部分容易产生分离不彻底。(2)径向传动驱动式:这种方式使用弹簧刚制的径向片将离合器盖和压盘连接在一起,此传动的方式较上一种在结构上稍显复杂一些,但它没有相对滑动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