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46406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辽 宋 夏 金 元 的 经 济 与 社 会课程标准了解字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学习目标1、搜集文献材料和图片,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结合江南的开发和两宋之际的战乱环境,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3、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科举制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解释”认识当进社会的变化 。自主学习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成就突出:(1)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有些地方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2)宋朝在内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_南方植棉逐渐普遍。(3)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

2、开发,农业有显著进步。(4)北宋人口增长。2.手工业的发展:部门 概况 地位或作用 制瓷业 宋朝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 元朝烧出新型彩绘瓷器_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 煤开采量很大,东京居民普遍用煤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宋朝新兴的手工业 推动了_和造纸业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商业的发展:(1)原因:商业主要为大众服务,市场广阔;各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密切;_出现并使用;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政局相对稳定;交通系统的发展;政府重视_。(2)表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涌现;各政权之间设置_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活跃;

3、_出现纸币,元朝作为主币发行;海外贸易繁荣,与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_成为国库重要财源。三、经济重心南移1.过程:经济重心南移的正确顺序是_。(填写序号)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2.影响:(1)经济上:长江下游和_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2)交通上。重新开通_ 原因 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目的 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 影响 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 创造性 地开辟 长途海 运航线 目的 运输江南的粮食 (3)文化上。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

4、廷采取_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四、社会的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以下属于门第观念淡化原因的是_。(填写序号)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择偶标准以关心祖先名望为重。2.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宋元时期,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人身不自由现象逐渐减少,具体表现在_。(填写序号)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来自雇佣。农民与地主主要以签订契约为主,较少受到人身束缚。3.国家对社会控制放松: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对百姓的生活限制松弛。自主检测1.下表是一些史籍中关于宋代重庆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世纪金榜导学号( )内

5、容出处(今重庆北涪陵)“民食稻鱼,凶年不忧”舆地纪胜(今重庆巫溪)“民家子弟,壮则逐鱼盐之利,富有余资”蜀中广记A.重庆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涪陵是易学研究的中心C.重庆经济得到较好发展D.巫溪是重庆的商业中心【解析】选C。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材料可知此时重庆经济得到较好发展,而其他选项内容材料未提及。因此,答案为C。2.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A.商业活

6、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解析】选A。无论是夜市,还是瓦子,都是商业经营的场所。“通晓不绝”“终日居此”表明,北宋时期,市的经营已没有时间限制,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突破,故选A。3.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解析】选C。材料强调海商贩运货物多,中国商人和商船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反映了海外贸易的发达,故选C。4.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

7、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解析】选A。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故A正确;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是宋代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不符合题意;元朝才烧出青花瓷,故C错误;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在唐代。5.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解析】选B。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故B符合题意。6.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

8、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宋朝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朝廷有意打压北方读书人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C.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解析】选C。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从北宋开始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故选C。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材料一 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

9、,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卷三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第二问,布局上打破了坊市界限,功能上经济功能增强。第(2)题,据材料二“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分析发生的变化。答案:(1)表现:出现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服务业发展;夜市繁荣。影响:打破坊市界限,经济功能增强。(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