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46398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 (2).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在联系生产、沟通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售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社会生产己经由生产决定变为流通决定。没有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区域竞争力很难体现出来。作为流通产业龙头的零售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作为人口大省,需要依靠零售业把制造业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千家万户,作为农业大省,需要依靠零售业把农资销售给农户。因此,必须关注河南零售业竞争力状况。零售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体现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竞争力的典型特点在于其带动性。零

2、售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零售业竞争力之所以具有这个特点,在于零售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零售业的发展对一、二、三产业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零售业竞争力的提升会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零售业的发展对于一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发达的工业需要发达的商业,21世纪将是商业的世纪。所有这些表明,零售领域财富的增长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正因为如此,商业零售领域已经成为投资的重要增长点。从发达国家的现实看,现代零售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财富聚集最快的行业。世界500 强排名中商业零售企业占到10%,在美国50 强排名中占到20%;在2001 年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前10 位中有6

3、 位来自零售企业。发达国家的商业零售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超过12%,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商业零售业产出年均增长率9.8%,略高于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近10 年来,以连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零售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GDP 的增速一倍多。长的市场基础。河南的邮电总量和货源周转量也分别达到29.046 亿元和1,891.6亿元,同样居于中部之首,河南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 多公里,这对河南的物流发展、对河南零售业具有强大的支持作用,河南的交通通讯业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上的支持。这印证了商业的发展与交通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商业总是率先在交通便

4、利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河南便捷的交通和强大的物流已经成为发展零售业的强大优势。提升河南零售业竞争力对策建议(一)扩大零售业产业规模,促进河南零售业竞争力的提高。扩大零售业的产业规模,首先要积极吸引各种资本投资于河南零售业。资本是产业规模扩大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资本投入,零售业的规模扩大只能是空中楼阁。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省内民营资本参与零售业经营;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区域外的一些全国规模较大、经营业绩良好的大型零售企业到河南设立分支机构,或与河南本土的零售业合资、合作经营。扩大零售业的产业规模,还必须大力促进连锁经营。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大有两种形式:一是单店扩张,二是连锁经营。如果只依靠单店扩张,零

5、售业的规模扩大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单店扩张往往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能像连锁经营那样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规模上的突破,因此河南零售业必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作为反映流通现代化的主要经营方式,越来越成为零售业发展的利器。扩大零售业的产业规模,还必须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向河南农村市场进军。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农村市场期待开拓。虽然河南的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是经过农村供销社体制改革后,绝大多数供销社已经倒闭或者处于半倒闭状态,农村缺乏零售业的主力军。很多农村流通环境恶劣,农村居民不能就近购买到所需的商品。据统计,70%的农村居民购买如电视等大件消费品还要到县城去

6、购买。这说明了农村的零售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扩大零售业的规模,开拓农村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而且这个渠道还可以使零售企业摆脱城市市场激烈的竞争,反而还更加有利于零售业规模的扩大。通过在农村进行广泛布点,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能够使零售业规模得到较快的扩张。(二)运用信息技术改造零售业,增强河南零售业竞争力。河南零售业竞争力落后于先进省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的效益低下。在河南人口众多,需要运用零售业这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解决就业的今天,只有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用先进的技术改造零售业,使零售业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三)大力发展物流业,支持河南零售业竞争力提高。

7、提升河南零售业竞争力,还需要相关的产业支持,当前必须重点发展物流业,为河南零售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持。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零售业所需的商品,必须借助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及时准确地到达零售商店,保证零售企业的正常经营物流配送体系越发达,零售业就越能为消费者提供全面丰富、及时准确的商品服务。因此,先进的物流体系,也是零售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当连锁经营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主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就更加急迫。因此,发展现代零售业,必须同时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提高。主要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著. 陈小悦译. 竞争优势M . 华夏出版社,1997. 2 郭冬乐,宋则. 中国商

8、业理论前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 何莹. 流通产业整体经济评价模型初探J.商业经济文汇,2005.2.4lCACHOU.Stocwkars:inventoryocmPetitiveinawto-echoonsuPPlychainwith multiPleertailesrJ.Operations Research,2001.49.5.冲刺“四年大发展” 推进区域一体化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11月04日08:17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

9、发到手机网 16条线路、总计1478公里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将构建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鲁力 摄数说珠三角珠三角年票互通将于年底完成,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珠三角城际轨道广佛环线项目获得批复并将年内动工一系列令人激动万分的消息,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珠三角。在2008年最后一天,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意味着广东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幕”拉开。2012年,在继“一年开好局”喜获优异成绩后,珠三角再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拼搏精神,为即将到来“四年大发展”的中考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 实习生 李旦扶持政策为纲要护航

10、区域一体化迎来“加速跑”大谋划业内专家指出,纲要已成为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器”。一体化需要以地缘为载体,以经济为基础,以行政为框架、以文明为介质。纲要促使珠三角一体化明显提速,“从大一点范畴来讲,珠三角的一体化与东盟或者欧洲一体化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四年前,在外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内有传统发展模式之弊的大环境下,一直在30年改革开放中独领风潮的广东再次走到了时代舞台的前沿。根据纲要的表述,有国家级试验区和先行5个、示范区8个、重大项目63个、改革试点6个等等。此外,“支持”、“鼓励”和“率先”的表述达103个,“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示范意义可见一斑。“广东省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

11、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干!”2009年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闭幕讲话言犹在耳。那一年是纲要的重要开局之年,也是“抓落实”年。当年4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贯彻落实纲要动员会,会后正式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意味着推动珠三角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决定的出炉,到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的出台,到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条例提供法律保障等等,珠三角地区扶持政策密集出台,从而为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保驾护航。随着

12、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深莞惠三市城市(乡)规划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先后签订,珠三角之间长期以来由于利益纠葛而造成的“行政壁垒”开始被打破,“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悄然成型,珠三角这片拥有4万多平方公里、5000余万人口的土地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决定提出的总体工作目标,“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如今,珠三角“整体一盘棋”基本完成“开好局”的任务。面对“四年大发展”的紧迫任务,广东吹响了攻坚战的“总号角”,汪洋在纲要讲评会暨“四年大发展”攻关动员会表示,三年多来,纲要真正成为了我省推动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

13、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拆除行政“篱笆墙”“五个一体化”惠民大破局纲要出台以来,珠三角地区通过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和基本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规划,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合作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扩大。如今,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分别签署了55项、49项、45项合作协议如果说珠三角整体来看是“一盘棋”,纲要是这盘棋中的重要“布局”,那么,珠三角9市三大“经济圈”的频频握手,则为这一复杂的棋局落下诸多的“妙手”。目前,有着珠三角一体化“一号工程”之称城际轨道正按既定目标与进度进行,莞惠、穗莞深、佛肇三条在建线路建设全面铺开。未来,16条

14、线路、总计1478公里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将构建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绿道建设方面,目前省立-城市两级绿道有机衔接网络系统已初步构建。除了2372公里的省立绿道,珠三角9市在2011年还建成了2828公里城市绿道,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和休闲。在珠三角年票互通方面,笔者获悉,今年年底前将实现珠三角区域9市年票互通,这意味着珠三角的“篱笆墙”将得以拆除,据了解,三个经济圈实现年票互认每年减轻群众负担10亿元以上。除了交通方面拆除“篱笆墙”,行政体制的改革更让人们享受到办事更加便捷、服务更加人性化的好处。在行政审批方面,目前珠三角9市均已完成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平均取消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

15、批、备案事项163项,占审批事项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深圳、珠海横琴、东莞、惠州、肇庆等地开展商事登记(企业登记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中山、江门、佛山等市率先建立网上审批模式。在金融改革方面,珠三角再度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区的效应,随着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家的批复,这意味着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升级有了金融“血液”的支撑。如果说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个舞台,那么广东与泛珠三角其他省区、港澳台及东盟地区的合作发展则让这一舞台更加熠熠生辉。如今,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让珠三角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得以不断地发展与提升。珠三角辐射效应明显粤东西北融入大家庭大融合借着“腾笼换鸟”和“双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