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介绍.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463339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成药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常用中成药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常用中成药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常用中成药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常用中成药介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中成药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成药介绍.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中成药药品目录感冒止咳药物2心脑血管病药物5胃病药物10肝胆病药物11肾病药物12治头痛药物14消脂类药物15化石药物15风湿痹证、痛风药物16妇科药物17喉科药物21眼科药物23骨科药物24外用药物24其他26感冒止咳药物清开灵胶囊组成:略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属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小青龙颗粒组成: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去皮) 五味子 半夏。功效与主治:解表化饮,止

2、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无糖型)或一次13g(含糖型),一日3 次。复方甘草口服液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10ml中含甘草流浸膏1.2ml、复方樟脑酊1.8ml、甘油1.2ml、愈创木酚甘油醚0.05g、浓氨溶液适量。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时所产生的咳嗽及咳痰不爽。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3次,服时振摇。急支糖浆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功效与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

3、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4次;儿童一岁以内一次5毫升,一岁至三岁一次7毫升,三岁至七岁一次10毫升,七岁以上一次15毫升,一日34次。利肺片组成:五味子,白及,枇杷叶,牡蛎,百部,甘草,百合,冬虫夏草,蛤蚧功效与主治:驱痨补肺,镇咳祛痰。用于肺痨咳嗽,咯痰咯血,气虚哮喘,慢性气管炎。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金荞麦片成份:本品为金荞麦浸膏片。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祛痰止咳平喘。急性肺脓疡、急慢性气管炎、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细菌性痢疾。症见咳吐腥臭脓血痰液或咳嗽痰多,喘息痰鸣及大便泻下赤白脓血。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5片,日3次。双黄

4、连口服液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支(20毫升),一日3次。百咳静糖浆(胶囊)组成:陈皮 麦冬 前胡 苦杏仁 (炒) 清半夏 黄芩 百部(蜜炙) 黄柏 桑白皮 甘草 麻黄(蜜炙) 葶苈子(炒) 紫苏子(炒) 天南星(炒) 桔梗 瓜萎仁(炒) 功效与主治:清热化痰、平喘止咳。用于百日咳,感冒及急慢性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用法与用量:口服,一二岁一次5ml;三岁五岁一次10ml;成人一次2025ml,一日 3次。贝羚胶囊组成:川贝母 羚羊角 猪去氧胆酸 麝香沉香 人工竺黄(飞) 青礞石(煅,飞) 硼砂(炒)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

5、,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气喘咳嗽;小儿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成人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6g,一日3 次;小儿一次0.150.6g,周岁以内酌减,一日2 次。小柴胡颗粒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辛芩颗粒组成:细辛、黄芩、荆芥、白芷、桂枝、苍耳子、石菖蒲、黄芪、白术、防风。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

6、次1袋,一日 3次,20日为一个疗程。感冒退热颗粒组成: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一次12袋 ,一日3 次。蛇胆川贝枇杷膏组成:由名贵中药蛇胆汁和川贝母等组成功效与主治:润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参贝北瓜膏组成:北瓜清膏、党参、浙贝母、南沙参、干姜。功能主治: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津少痰多等症。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服,每日次。抗病毒口服液组成: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

7、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效与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病患。治疗流感、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红眼病等各种温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早饭前和午、晚饭后各服一次)。心脑血管病药物麝香保心丸:成分: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功效与主治: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丹参注射液)组成:丹参 三七 冰片功效与主治:凉血活血。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滴

8、丸剂型起效、吸收快,3分钟便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粒,一日三次,疗程28天或遵医嘱。地奥心血康胶囊:组成:黄山药之根茎中提取的甾体总皂苷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瘀血内阻之胸痹、眩晕、气短、心悸、胸闷或痛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通心络胶囊:成份: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檀香、降香、乳香、酸枣仁、冰片。 功效与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气短乏力,心悸自

9、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心达康胶囊(片、滴丸)成分:植物沙棘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沙棘总黄酮精制而成功效与主治:是化瘀通脉,用于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症见心悸、心痛、气短胸闷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g,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心可舒胶囊(片)成分: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数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冠脉宁组成:丹参、没药(炒)、鸡血藤、血竭、延胡索(醋制)、当归、郁金、何首乌(制)、桃仁(炒)、黄精(

10、蒸)、红花、葛根、乳香(炒)、冰片。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养心氏片组成:黄芪、灵芝、党参、丹参、葛根、地黄、当归、淫羊藿、延胡索(炙)、 山楂、炙甘草等13味。功效与主治: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合并高血脂、高血糖等症见有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益心舒胶囊(颗粒、片、丸)组成:人参 麦冬 五味子 黄芪 丹参 川芎 山楂功效与主治: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用于

11、气阴两虚,心悸脉结代,胸闷不舒、胸痛及冠心病心绞痛见有上述症状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生脉胶囊组成:人参 麦冬 五味子功效与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临床适用于: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原发性低血压。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3粒,一日 3次。参松养心胶囊组成: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功效与主治: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

12、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银杏叶片成 分:银杏叶提取物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珍合灵片组成:珍珠粉 灵芝 甘草功效与主治:养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3 4片,一日 3次。中风回春丸组成:当归(酒制)、川芎(酒制)、红花、桃仁、鸡血藤、土鳖虫(炒)、僵蚕(麸炒)、丹参、木瓜、忍冬藤、地龙(炒)、茺蔚子(炒)、川牛膝、全蝎、蜈蚣、伸筋草、威灵仙(酒制)、络石藤、金钱白花蛇。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舒

13、筋通络。用于痰瘀阻络,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培元通脑胶囊成分:制何首乌 熟地黄 天冬 龟甲(醋制) 鹿茸 肉苁蓉(酒制) 肉桂 赤芍 全蝎 水蛭(烫)地龙 山楂(炒) 茯苓 炙甘草功效和主治:益肾填精,息风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细。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复方芦丁片组分为:芦丁与维生素C。主要用于治疗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也用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的辅助

14、治疗。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片,每日3次。速效救心丸组成:由川芎、冰片等名贵中药组方功效与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用法与用量: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开始剂量宜小,一般4粒,含服后5分钟起效。药效产生时,舌下应有苦辣味和清心透凉感。如果10分钟后不缓解,可酌情再服用46粒,如连用23次仍不能奏效,应立即去医院救治。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成:银杏叶 丹参 灯盏细辛 三七 山楂 绞股蓝 大蒜 天然冰片功效与主治: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

15、,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中风,中风后遗症见上述症状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黄豆苷元胶囊成分:黄豆苷元4.7-二基羟异黄酮功效与主治:用于高血压病及症状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眩晕症、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粒,一日3次。华佗再造丸组成:当归、川芎、冰片、白芍、红参、五味子、马钱子、红花、南星等。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用法与用量:每次8克(约48-50粒),早晚各服1次。连服10天,停药1天, 3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预防量与维持量每次4克,早晚各服1次。胃病药物胃复春片成分:红参、香茶菜、枳壳(炒)等。功效与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