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45134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一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 黝黑(yu) 挟着(ji) 不逊(xn)B颁发(bn) 迁徙(x) 悄然(qio) 凌空(lng)C翘首(qio) 屏息(bng) 教诲(hu) 歼灭(jin)D诘责(ji) 镌刻(jun) 绯红(fi) 锃亮(ch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台上,观众们屏息敛声,生怕一眨眼就错过最精彩的瞬间。B汽车飞跃黄河,真是二个惊心动魄的壮举,让我们非常惊讶。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

2、真切。D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走到路口时,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B一进屋子,我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油画。C这次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每个人的一生。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B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C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D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

3、光。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 B C D7、古诗文名句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3)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4)答谢中书书中“自康乐以来, _。”一句充分抒发了陶弘景能与谢公比肩的欣喜与自豪。(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_,_ ”

4、一联,构图点线条简洁明快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6)梁甫行中 “_,_。”一联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5、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 (2)此中人语云(_)(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4)结庐在人境(_)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便舍船/屋舍俨然B便

6、要还家/飞鸟相与还C问今是何世/问君何能尔D乃大惊/乃不知有汉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两篇诗文和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1 (1)类 (2)告诉 (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建造、构筑。 2D3(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4如: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

7、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5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可以体现作者追求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纷扰,和谐安宁,悠闲快乐的理想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应该从自身做起,例如遵守公共秩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

8、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

9、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稚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

10、袋对海龟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

11、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科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

12、,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国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限制塑科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摘自青年文摘2018年第9期(有删改)1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2文段中加点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3选文第段和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13、4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1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2不矛盾。因为,“也许”是表推测,因为作者觉得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这是事实,但也知道海龟吞食的垃圾中确有塑料袋,海龟的死塑料袋脱不了干系。所以两词连用表示这样一种事实,就更准确。3第段主要用了举例子,第段主要用了打比方。4我认为可用。塑料袋方便、便宜,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我认为的可用,也应该加以宣传和引导,一是尽量少用,不用或重复利用;二是做好垃圾分类,让塑料能二次三次,甚至循环利用,三是开发可快

14、速降解的塑料袋。这样,就能化解矛盾,既保护环境,也有利人类生活。2、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