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写意蔬果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44801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写意蔬果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9课 写意蔬果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9课 写意蔬果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9课 写意蔬果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9课 写意蔬果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 写意蔬果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写意蔬果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 教材分析 2二、 学情分析 2三、 教学目标分析2四、 教法分析3五、 学法分析3六、教学用具3七、教学流程图 4八、教学过程设计 5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来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二、学情分析学龄阶段特征: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具

2、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对国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知识储备:在四年级阶段接触过彩墨游戏,五年级上册学过鸟语花香、彩膜脸谱。授课班级特征: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到本班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过国画课,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缺乏感性经验。教师和学生也比较生疏,互相不了解,缺乏良好的配合基础。本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课前活动都是在此学情基础上设定的。三、 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 知识与能力: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2、 过程与方法

3、: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临摹或创作蔬果作品。3、情感与价值: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 四、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活动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本身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演示法:教师直观的示范,给学生以技法的支持,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的画法。五、学法分析1、欣赏分析法:(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世世清白,

4、体会写意画的特点。(2)、通过欣赏葫芦,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3)、通过欣赏蔬果册,了解用色方法:随类赋彩。2、讨论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画家是怎样运用笔墨来表现写意蔬果的,巩固对写意蔬果的表现方法的理解。3、体验法:体验笔法和墨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六、教学用具1、教师:课件、国画工具、示范作品等。2、学生: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探究知识 初步体验深入示范 技法点击实践创作 体验乐趣展示评价、拓展延伸学生观察、探究、

5、合作、体验、实践入情境初感知认特点学方法重巩固深认识教师引导、鼓励、示范七、教学流程图八、教学过程设计课题: 写意蔬果备课人课型课时董寒卉造型表现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蔬果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用毛笔、水墨表现写意蔬果画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的特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教学用具教师:课件、国画工具、示范作品学生:毛笔、生宣纸、墨汁、调色盘、笔洗、国

6、画颜料、毡子教材分析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具 体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2、笔墨接龙游戏。课堂教学: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观察:三幅作品2、思考:这三幅作品是以什么样的形

7、式表现出来的?1摄影 2工笔国画 3写意国画3、国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用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蔬菜和水果。出示课题九、写意蔬果二、探究知识 初步体验1、什么是写意画?请同学们在课本找答案。介绍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世世清白,出示实物照片,提问:画家笔下的蔬果和现实中的一模一样吗?似与不似具体体现在哪儿?提示:可以从形和色上去观察。简约豪放的笔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也是写意画的特点,他还有一大特点:注重用笔和用墨。2、写意蔬果画的表现方法用笔:中锋 侧锋用墨:焦 浓 重 淡 清用色:随类赋彩1、准备学具。2、先由一位同学大胆地在纸上画一笔,后面一位同学看前面同学画的像什么,

8、继续添画。观察作品。思考作品的表现方式。回答作品的表现方式。学生在课本上寻找答案:简约豪放的笔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观察世世清白中的蔬果和现实生活中的蔬果,找出: 白菜的颜色不同,柿子的外形有所不同。(1)体验笔法和墨色。(2)尝试分析葫芦中画家的笔法和墨色。(3)欣赏蔬果册了解用色方法:随类赋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利用不同类型的同一物品(桃子),让学生感知不同的表现方式,并导入今天课题的主题写意蔬果。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成教材学习中的“欣赏”要求)通过画家作品,观察体会写意画的特点。学生初步感知写意蔬果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具 体 教 学 过 程教

9、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深入示范 技法点击教师示范作品丝瓜的画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四、实践创作 体验乐趣 1、学生创作。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用相机记录学生的绘画过程。五、直观展示 快乐评价将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画轴当中,更加完整的体验写意蔬果的魅力。用电子相册展示创作过程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创作过程的乐趣。六、总结拓展 迁移创新在课下还可以尝试用金山画王画一幅国画风格的电脑美术作品。欣赏观摩教师的示范,进一步掌握写意蔬果的画法。学生创作或临摹写意蔬果。自评、互评作品。教师通过直观的示范引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画的画法。通过实践,进一步掌握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采用多种展示方法使学生体验完整的国画作品的美感和创作过程的乐趣。面对个体和群体,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国画的兴趣。板书设计:9、写意蔬果示范作品笔:中锋 侧锋 墨:焦、浓、重、淡、清 示范作品 色:随类赋彩 课后小结: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学习了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来表现写意蔬果,希望这节课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有更多的同学喜欢上国画,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