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44054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备份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技术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技术部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第二节备份策略第四条备份频率:一.对于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和财务系统数据须每天进行备份;二 .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三 .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四 .具体备份策略请参见附件一。第五

2、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数据须保存十年。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一 .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二 .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三 .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四 .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备份恢复的可行性。备份截至销毁:一.备份介

3、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二 .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三 .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中注明已销毁。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信息技术部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形式下发至个站点数据备份负责人执行操作。需按

4、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对不同备份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备份对象根据类别制定备份策略。备份策略制定后应制订相应的备份操作手册(包含备份失败的处理办法)指导备份工作。同时备份操作日志也应进行备份。备份操作人员须检查每次备份是否成功,并填写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对备份结果以及失败的备份操作处理需进行记录、汇报及跟进。备份对象发生变更后,应及时评估和调整备份策略、备份操作手册。备份策略的变更应得到申请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相关负责人审批。数据备份申请表和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必须由专人妥善保管,信息技术部负责人每半年安排专人对备份工作进行审核,核对系统中的备份策略与备份申请是否吻合,以保证备份是按照要求进行的;核对系统中

5、的备份日志与备份工作汇总记录,以保证备份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出现的问题能得到适当的处理。第四节备份介质的存放和管理第十六条所有备份介质一律不准外借,不准流出公司,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取用,若要取用需经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批准,并填写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借用人员使用完介质后,应立即归还。由备份管理员检查,确认介质完好。备份管理人员及借用人员须分别在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介质归还。第十七条备份介质要每半年进行检查,以确认介质能否继续使用、备份内容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介质损坏,应立即更换,并对损坏介质进行销毁处理。第十八条长期保存的备份介质,必须按照制造厂商确定的存储寿命定期转储,磁盘、磁带、光盘

6、等介质使用有效期规定为三年,三年后更换新介质进行备份。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应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第十九条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标识必须使用统一的命名规范,注明介质编号、备份内容、备份日期、备份时间、磁带的启用日期和保留期限等重要信息(如有备份软件,可采用备份软件编码规则)。编码规则:一 .系统:SYS+L构彳t码+主机名+编号+备份日期+保留期限二 .应用系统:系统名称+版本+机构代码+主机名+编号+备份日期+保留期限三 .数据库:数据库名称+机构代码+主机名+系统名称+编号侪份日期+保留期限四 .其他文件文件名称+机构代码+主机名+编号+备份日期+保

7、留期限+用途第二十条备份介质的运送(本地和异地备份介质)应由专责人员负责,备份介质的存放应由专责人员负责,此人员必须不同于运送人员。本地和异地的备份介质均需填写备份介质登记表。第二十一条备份介质存放场所必须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磁、防盗、防鼠等要求。备份介质必须有由专人负责进行存取,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能操作。第二十二条存放生产数据的介质需要废弃或销毁时,应填写介质冲洗/销毁登记表,并履行审批、登记和交接手续,销毁时须双人以上在场,防止生产数据的泄漏第五节备份恢复第二十三条信息技术部负责人应制定相应的备份恢复计划,包括由于业务需求发起的备份恢复以及测试性的恢复计划。计划中应遵循数据重要性等级分

8、类,保证按照优先级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第二十四条需要恢复备份数据时,需求部门应填写数据恢复申请表,内容包括数据内容、恢复原因、恢复数据来源、计划恢复时间、恢复方案等,由需求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第二十五条备份管理员需按照备份恢复计划制定详细的备份恢复操作手册,手册应包含备份恢复的操作步骤、恢复前的准备工作、恢复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跟进步骤、验收标准等。第二十六条备份管理员应每个月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工作,确保备份恢复工作能够按照备份恢复操作手册顺利进行,备份恢复测试应作明细的纪录,填写备份恢复测试表根据测试结果更新备份恢复操作步骤。第二十七条信息技术部应指派专人对数据恢复申请表、备

9、份恢复测试表以及备份恢复的系统日志记录进行保存和归档,信息技术部相关负责人应每半年对上述文档进行审阅,确保备份恢复工作的合规性。附件一备份策略一、数据库备份1 .自动备份采用工具: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备份介质:分别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和移动硬盘备份路径:备份文件名:备份频率:每周2次备份时间:每天早晨上班前一小时执行人:总部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检查人:总部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2 .手动备份采用工具: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备份介质:分别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和移动硬盘备份路径:备份文件名:备份频率:每周1次备份时间:在系统负载量较小时间段内完成执行人:总部信息技术

10、部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检查人:总部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3 .异地备份采用工具: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备份介质:各站点数据备份至总部服务器硬盘,总部数据备份保存在锦绣大地办公区备份路径:备份文件名:备份频率:每7-15天一次备份时间:下班后执行人:总部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检查人:总部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4 .备份恢复测试针对系统自动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每月对其进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针对手动备份,在每次备份结束后,备份操作人员负责进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备份1 .操作系统备份日常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每三个月对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特殊日期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在操作系统发生重大变更之前,对原操作系统进行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2 .应用程序备份(包括应用程序以及站点自定义文件,例如系统配置文件和自定义报表)日常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每三个月对应用程序及站点自定义文件进行手动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特殊日期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重大变更之前,对原应用程序及站点自定义文件进行手动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