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诊治分析的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432666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诊治分析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关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诊治分析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诊治分析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诊治分析的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翼状胬肉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作者:厉越周爱娟 黄玉婵 作者单位:311600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翼状窗肉翼状窗肉是一种常见眼表疾病,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损害角膜缘干细胞、气候干燥、接触 风尘等有一定的关系1。手术是治疗翼状窗肉最常用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作者分别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皮移植、结膜瓣带蒂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和单纯切除治疗翼状窗肉 患者以对比观察术后复发问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在我科门诊与住院翼状窗肉患者93例116 眼,男性69眼,女性47眼,年龄3574岁,平均56.8岁,静止期翼状窗肉49眼,活动 期67眼。

2、1.2手术方法 随机将其分为A、B、C 3组。(1)A组31眼:采用常规翼状窗肉切除 巩膜暴露法。(2) B组49眼:在显微镜下,用刀片距窗肉头部0.5mm作环绕窗肉头部的角 膜切口深及前弹力层,以此为起点,将窗肉头部自角膜面分离至角巩膜缘,改用剪刀在窗肉 体部与巩膜面之间分离至半月皱襞,窗肉组织两侧球结膜作放射状切开,在近半月皱襞处将 窗肉头部及部分体部组织切除,然后将巩膜残留组织清除干净,适当烧灼止血,以浸有0.04% 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于窗肉切除端的结膜下与裸露的巩膜面之间5min,用生理盐水冲洗, 从剪除窗肉后下方结膜剪口伸入从角膜缘处向下分离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先沿角巩缘剪开约 5mm

3、后再垂直角巩缘向下剪开球结膜,形成一结膜瓣,将原来与角膜缘相连的一边牵引向 上与上方结膜剪口吻合,原来与角膜缘垂直的一边与角膜缘相对,离开角膜缘约2mm缝合 固定的巩膜面上,余下两个结膜切口则对合缝。(3) C组36眼:翼状窗肉切除方法同B 组;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眼12点钟方位距角膜缘约2.5mm处注射含少量肾上腺素的2% 利多卡因0.10.2ml。沿注射针孔分离二侧角膜缘上皮组织,植片宽度2.53.0mm,长5 7mm的条带状植片,植片尽可能靠近角膜缘,不连带结膜下组织将植片平铺于植床上,植 片角膜缘侧与植床角膜缘对位吻合。以10/0尼龙线间断缝合56针于浅层巩膜上;取材 处伤口无需处理,术

4、毕用氧氟沙星眼膏涂结膜囊,敷料遮盖。1.3术后处理 A组术后包扎3天;B、C二组术后绷带包扎3天,每天换药,在裂隙 灯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状况及自体角膜缘上皮植片情况。A、B二组术后5天拆线,C组术 后1014天拆线,每日用典必殊眼药水点眼,一日四次,持续一个月到二个月不等。随访 窗肉复发情况,及转位结膜瓣、自体角膜缘上皮植片的存活情况。随访时间:1年。2 结果所有患者在一周内有轻度刺激症状,一周后移植体上皮水肿消失,术后4-20天内角膜上 皮完全覆盖,角膜缘上皮植片10-14天愈合良好,三周后完全覆盖于巩膜创面上,上下方取 材处结膜伤口 6d内被新生上皮覆盖,无瘢痕形成。A组31眼有6眼复发(

5、19.35%),B组 49眼有2眼复发(4.08%),C组36眼有2眼复发(5.56%)。B组患者未发生丝裂霉素C造 成的严重并发症。3讨论单纯翼状窗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文献报告高达2489% 2;作者资料表明,其复 发率为19.35%。复发原因有:(1)手术创伤、术后炎症反应、残留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 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是导致纤维血管组织形成窗肉复发的主要原因3。 (2)角膜缘上皮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来源,和结膜与角膜之间的栅栏与屏障,能阻止新生血 管和假性窗肉侵入角膜,而窗肉的发生和复发与存在于角膜缘上皮的上皮功能障碍或缺乏有J关4。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具有烷化作用,与

6、DN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 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殖期DNA的复制,可用来阻止手术区的血管再生,成纤 维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5。本组用结膜瓣带蒂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术后复发率明显 降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为角膜上皮的修复提供了健康的干细胞并重建了角膜缘的屏障 功能,恢复角膜的透明阻止异常结膜上皮和新生血管长入,达到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及保持 角膜上皮完整性等。本组结果也明显降低了胬肉的复发。作者近年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组与结膜带蒂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组对翼状 胬肉同样有效,都有效地减低复发率,术后结膜伤口愈合后无瘢痕形成,效果较好。丝裂霉 素C有毒副作用。除引起切口愈合延迟、表

7、层点状角膜炎、过敏性结膜炎、轻度前房反应 外,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及穿孔、继发性青光眼、瞳孔异位、虹膜睫状体炎、 白内障、巩膜软化等6。作者认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在临床上可首先选择,尤其适合于 年龄小、胬肉大的活动期翼状胬肉患者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单纯静止期小胬肉切除适合 老年患者。【参考文献】1惠延年.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74.2 Chen PP,Aniyasu RG,Kaza V,et al.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mitomycin C and conjunctival antograft after excision of p

8、rimary pterygium. Am J Ophthalmology,1995,120:151 154.3王雨生综述.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 18 (10): 116121.4陈剑综述.角膜缘干细胞及其临床意义.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2, 16(6): 340 343.5 丁小燕,丝裂霉素C对滤过性手术眼的影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2: 63 65.6 Rubinfeld RS, Pfister RR, Stein RM, et al. Serions Complication of topical mitomycin C after pteryginm surgery bphthalmdogy, 1992, 99(11) 16471654.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