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年制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432627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建设年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层建设年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层建设年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层建设年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层建设年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建设年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建设年制度.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五个目标”基层组织更加坚强。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村“两委”换届按时保质完成,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对标、认责承诺、亮牌示范、夺旗争星等机制普遍落实。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普遍加强,农村“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维稳组织实现全覆盖。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有创新的发展理念、准确的

2、发展定位、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社会管理有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妥善处理,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赴省进京访大幅度下降。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基层饮水、用电、道路、通讯、文化、卫生、教育、保障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秦皇岛市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十大工程”(一)强基固本工程。按照中央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以班子、队伍、场所、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

3、覆盖。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任务,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乡镇站所建设,健全各类配套组织,充实整合工作力量,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领头雁工程。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素质,把农村和社区干部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年内将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和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全部轮训一遍。深化和拓展“一定三有”,按照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水平,确定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照当地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确定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基础职务补贴。统筹抓好大学生村官、农村好青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三)党员先锋工程。深入实施党员“双育工程”,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年内对基层党员普遍进行一次党性教育培训;以提高创业就业技能为重点,对农村、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中的45岁以下党员普遍进行一次技能培训。推行党员“三日一网”(党员活动日、党代会代表工作日、党员志愿者服务日和建立共产党员网站)做法,促进党员更好发挥作用。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及时组织新一轮认责承诺和夺旗争星。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做好在青年工人和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四)干部群众鱼水工程。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以农村和社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生活困难群众以及企业困难职工为重点联系对象,每名机关干部直接联

5、系几名群众,每年至少谈一次心、搞一次走访、帮助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完善群众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工作站(室)的作用。“七一”前,市、县(区)选派到村的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联系点讲一次党课,年底前作一次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五)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在农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发展都市型、生态型、旅游型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在社区,整合辖区各类资产资源,鼓励多种经营开发和全民创业,促进社区经济特色化发展。在企业,着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践新模式,

6、扶持有发展潜力、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六)幸福乡村工程。深入实施幸福乡村计划,逐步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房、水、路、电、讯、文、教、医、保、服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新民居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公路联网互通、电网改造升级、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体系建设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七)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加强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整治,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7、。持续开展大规模的城乡造林绿化、旅游绿道、生态景观建设,打好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完善城区“六河”和县域“七河”治理,扎实开展以治理“六乱”(乱砍伐、乱开采、乱垦种、乱烧燎、乱放牧、乱排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造生态植被、绿色走廊、蓝色岸线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体系。(八)城乡统筹发展工程。以省级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为契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山区综合开发建设,促进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庄园、新农村、新景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方位开展城建对标行动,高标准实施城镇建

8、设三年上水平重点工程,加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九)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推进市级“三馆”、县(区)“两馆”、乡镇“一站”、村(社区)“一室”建设,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文化广场暑期演出季”、“城乡文化互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六进”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加快文化项目发展,提高文化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十)平安秦皇岛工程。按照“六个以”维稳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信访工作“八三”工作法,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9、,做到“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继续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开展解难题、办实事活动,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形式,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生产难题和生活困难,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抚宁县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十二大工程”强基固本工程。按照中央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以班子、队伍、场所、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开展基层基

10、础工作规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村务党务操作流程、规范档案文书管理,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建设。适应发展要求,创新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重点抓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促其上档升级。领头雁工程。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三好三强”标准,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深入推进基层干部“素质工程”,把农村和社区干部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年内将全县所有农村、社区和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全部轮训一遍。深化和拓展“一定三有”,按照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水平,确定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照当地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确定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

11、基础职务补贴。统筹抓好大学生村官、农村好青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党员“双育”工程。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年内对基层党员普遍进行一次党性教育培训;以提高创业就业技能为重点,对农村、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中的45岁以下党员普遍进行一次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性锤炼工程。在全县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四个公益”活动,即设立党员公益日,建设党员公益活动基地,种植党员公益林,争当党员公益星。各党委根据职能特点设置特色岗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岗位,县委将在党员公益日集中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环保行”、“公益活动文化行

12、”、“公益活动科普行”、“公益活动助老行”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驻村工作组党员成员既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岗位,积极参与县委统一组织的公益活动,又要组织帮扶村党员合理设岗认责,发挥好自身作用,引领带动全体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创先进、争优秀。典型塑造工程。注重培养选树基层各领域先进典型,打造各具特色的典型群体。开展科学发展示范村创建活动,对标“班子坚强有力、干部能力突出、工作机制规范、主导产业明显”等八个标准,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年内培育4-5个基础扎实、工作规范、特色突出、产业鲜明、代表抚宁农村新面貌、展现抚宁农村新形象的精品村、样板村;开展“四个突出”村班子创建活动,按照“推动发展

13、作用突出、服务群众作用突出、凝聚人心作用突出、促进和谐作用突出”要求,年内评选出“四个突出”村班子20个;在党员中开展争当“四个先锋”活动,即争当技能先锋、创业先锋、服务先锋、维稳先锋,年内评选出各类先锋党员20名。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领域,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大力营造学有先进,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干部群众鱼水工程。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每名机关干部都要直接联系几名普通群众,特别是要以农村、社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生活困难群众以及企业困难职工为重点联系对象,每年至少谈一次心、搞一次走访、帮助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完善群众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工作站(室)的作用。“七一”前,帮扶

14、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到联系点讲一次党课,年底前作一次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在农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端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做大做强生猪、蔬菜、板栗等农业主导产业,扶持壮大生姜、苹果等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全力推进南部沿海和北部沿长城休闲旅游产业大开发;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打造“花果之乡”、“山水画廊”等特色山区经济产业带。在社区,整合辖区各类资产资源,鼓励多种经营开发和全民创业,促进社区经济特色化发展。在企业,着力引进新品种、

15、推广新技术、实践新模式,扶持有发展潜力、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工程。发挥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的优势,以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家园为目标,实施“2+8”城镇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三年出品位活动,做优承接市区要素转移、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平台载体。完善以水利环保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扎实推进以新民居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努力将抚宁打造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区、特色城镇化建设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加强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整治,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通过项目源头控制、基础设施支撑、严格日常监管并举,

16、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积极开展全社会节水节能,推动绿色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科学规划生态建设,持续开展大规模的城乡造林绿化、生态景观建设。扎实开展以治理“六乱”(乱砍伐、乱开采、乱垦种、乱烧燎、乱放牧、乱排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造生态植被、绿色走廊、蓝色岸线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体系。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推进县“两馆”、乡镇“一站”、村(社区)“一室”建设,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公益活动文化行”、“文化广场暑期演出季”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加快文化项目发展,提高文化产业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幸福乡村工程。深入实施幸福乡村计划,逐步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