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42801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9年秋季网络音乐教育高起专入学文化考试有关事宜1、考试科目:语文、外语2、入学考试大纲、入学考试复习要点见后面附件。3、入学考试机考时间:2009年9月18-26日。 4、考试地点:西南大学5、详情谘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或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址: http:/ 或电 话:023-68252325 68252327附件高中起点升专科语文课程考试大纲总要求要求考生具有基本的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现代文学作品以及阅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能根据文体要求写出主题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第一部分考试内容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了解基

2、本的语言知识,具有基本的运用能力。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4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5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

3、想内容。8了解“阅读篇目”涉及的作家及文体的基本知识。三、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有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了解和把握文意,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7了解“阅读篇目”涉及的作家及文体的基本知识。四、写作能撰写主题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通知、简报、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求职信、请示、启事)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2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3主题清楚,中心突出,材料充实。4结构完

4、整,条理清楚,符合文体要求。5语言规范、连贯、得体。6用字准确,文面整洁。第二部分试卷结构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内容比例:基本知识18%现代诗文阅读理解40%古诗文阅读理解12%写作30%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70%其他题型(作文)30%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30%中等难度题50%较难题20%参考教材 张盛如主编:“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指导丛书(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2版第三部分样卷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高中起点升专科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统分人签字分数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计6小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

5、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螳臂当车 庇护 凋敝 荜路蓝缕 B蒙头转向 牛虻 懵懂 故态复萌 C欲盖弥彰 奢糜 静谧 风靡一时 D经年累月 蓓蕾 赢弱 光明磊落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妆束 泻漏 林阴道 与时俱进 B赡养 篡改 绿茵场 如火如荼 C隐避 玷污 吓马威 反躬自省 D勾消 秸杆 照相机 不可理喻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 最近上演的表现当代戒毒工作的电视剧红处方,_了众多观众。 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_的白光。 A限制 感染 剧烈 B限制

6、感化 强烈 C制约 感染 强烈 D制约 感化 剧烈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加快,防汛能力持续下降,这种情况表明超采地下水的行为亟须遏制。 B中国电信已经扬帆起航,他们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正亦步亦趋驶向新的征途。 C春节晚会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这场涉及三省五市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经省中级法院多次斡旋,终于圆满解决了。5下面一段话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 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像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姣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 A比拟 比喻 对偶 B借代

7、 夸张 排比 C借代 比喻 对偶 D比拟 夸张 排比6下列作品中,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是( ) A山居秋暝 B琐忆 C师说 D荷花淀二、现代诗文阅读(每小题5分,计8小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治疗细菌性疾病,人们往往借助于各种抗生素。如果药物治疗不彻底,病菌表层细胞壁受损缺失但并未死亡,此时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病根未除,这样会造成疾病的慢性迁延或反复发作。细菌外壁缺损在医学上称为缺壁型或L型菌,称L型是由于该型菌最早发现于Lister研究所。以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在剂量充足,作用时间充分时,葡萄球菌因其细胞壁合成严重受阻,终至不能繁殖而死亡;若抗生素剂量不

8、充足或疗程太短,葡萄球菌中可有部分耐力强者,以胞壁缺损形式保存下来。这种细菌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这些“体无完肤”的病菌依然可以繁衍后代,而且迟早还会修复成原先的病菌。事实上,凡是妨碍细菌细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导致细菌出现L型,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因子有抗生素、溶菌酶、补体、抗体、胆汁等。各种病菌均可以L型形式残存下来。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过去所谓“病因不明”的疾患,有一部分正是由于各种细菌的L型引起的。这是由于细菌一旦形成L型后,不能耐受外界低渗环境,需要在含有血浆和高浓度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若仍用常规的培养技术,常因生长不良或存活时间不长而作无细菌生长论处,导致临床上病原不明。防治细菌L型

9、病患也值得注意,因该菌缺损细胞壁,使作用于菌胞壁而起抑杀作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无用武之地,只有那些作用于胞浆质及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和药物才能达到功效。但为全面起见,医学专家建议,最好将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的两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请回答: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5分) ( ) AL型菌是细菌外壁受损缺失后形成的 BL型菌会使某些疾病久治不愈CL型菌是葡萄球菌缺损后形成的DL型菌可以恢复为原来的病菌8对文中“体无完肤”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病菌表皮受损 B病菌胞壁受损 C病菌失去表皮 D病菌失去胞壁9下列说法组成四个选项,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10分)

10、 ( ) 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长短与形成L型菌有关抗生素的使用目的是为了预防L型菌疾患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越大越有效使用抗生素可以破坏病菌的繁殖有些抗生素只对细菌细胞壁起抑杀作用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

11、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样,我们现在阅读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人类

12、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越导体、越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

13、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因素的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善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