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42212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本大题共8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古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了,幸而流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离语言不太远,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获得一定的认识。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例如诗经鲁颂的駉这一首诗里提到马的名称就有16种。全部诗经里的马的名称还有好些,再加上别的书里的,名堂就更多了。这是因为马在古代人的生活里占

2、重要位置,特别是那些贵族很讲究养马。这些字绝大多数后来都不用了。有些字眼跟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椅子有靠背,最初就用“倚”字,后来才写做“椅”。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虽然汉语对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比重较小,但是数目还是可观的。比较早的有葡萄、苜(xu)、苹果、菠菜等;近代的像咖啡、沙发、尼龙、芭蕾舞等,都是极常见的。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带来的外来语就更多了,如雷达、逻(ji)、休克等,都已经进入一般语汇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如“床”,古代本是坐

3、卧两用的,所以最早的坐具,类似现在的马(zh)的东西,叫做“胡床”,后来演变成了椅子,床就只指专供睡觉用的家具了。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或者事物名称的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比如“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专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可是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又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的信古代叫“书”,世说新语:“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默无言”,“信”和“书”的分别是很清楚的。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而信使的意思必得和“使”字连用,单

4、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1请根据注音,写出“材料一”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字。苜(xu)逻(ji)马(zh)2下列对“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文化名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庄子: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意出尘外,瑰丽诡谲,乃先秦道家的典范之作。C.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代表作,南朝宋刘义庆及门下食客共同编撰。D.谢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指的正是此人。3请为本则材料拟一个恰切的标题。材料二被人们称作网络语言的,其实多指语言学上的“言语”。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区分了语言和言

5、语:语言,指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指人们对语言运用的过程与结果。人们所说的网络语言,往往是指网民们在网络中对语言的使用。所以我们这里不叫网络语言,而称网络言语。甲,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鲜特殊的流行语。例如“灌水”是指在BBS随意发表意见;聊天室里,有人说“咱潜水吧”,那是指私下聊点秘密或隐私;“菜鸟”,是称呼那些初次上网的人;“大虾”,是指超级网虫,状其长期操作电脑,弯腰弓背,形如大虾。乙。网上主要靠视觉符号进行交流,除了记录一般常见的言语,还记录一些特殊的群体用语,这些在总数中比例不多的特殊用语,可以认为是一种以视觉符号记录的特殊的社会方言。中老年网民的言语与平常人所说、所写的言语没什么两样

6、。但网民以青年人为主,年轻人充满活力,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网络交流与传播过程中,自然会显露出青春的律动,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客观地说,丙,但也毋庸讳言,一些格调不高的词语在网上也时有出现,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言语鱼龙混杂,与社会环境多元化与个性化有关。不过,网络言语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洪水猛兽。说到底,网络只是工具,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网络言语是新事物,对它没必要怕,怕也没用。正确的做法,是笑纳它,是加强引导。就像对待一棵小树,一面要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另一方面更要喷药杀虫,剪除枝蔓。丁,其实大可不必。语言有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一面海纳百川,一面吐故纳新。好的,自然会留下来;不好的

7、,终归会被淘汰。“葡萄”“沙发”“巴士”“咖啡”不都“汉化”了吗?“镭射”“克力架”,不是一直也没能取代“激光”和“饼干”吗?网络言语即使再新鲜,再另类,其实并不能改变语言的属性。网络交流主要凭借的依然是传统的语言文字体系,大部分网络词汇,也都是合乎传统语言文字规范的。那些不符合传统语言文字规范的,如表情符号、数字缩略语等,在交流中顶多起辅助作用。新奇的网络言语不可能完全超越原有的语言体系,更不可能代替它。至于网络言语究竟会给汉语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在还不好说。但相信,几千年来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汉语,今后的生命力只会更强。4根据语段内容,将下列句子填入“材料二”横线甲乙丙丁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网

8、络言语目前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大多数网络言语与普通言语没什么区别有人对网络言语的“无序”忧心忡忡网络言语是新的时代语言多样化的体现A.B.C.D.5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材料二”内容的一项是A.网络言语是指网民们在网络中对语言运用的过程及结果。B.网络中的特殊言语是由年轻网民这一特殊群体造就而成。C.网络言语鱼龙混杂,产生负面影响,应该予以坚决抵制。D.网络言语未来会给汉语带来怎样的变化,目前尚不明朗。材料三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各人有他要说的话,我写作是我要说的话,你写作是你说你的话。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

9、当作自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违反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么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的,那就是做到了一个“诚”字了;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作是极平常的可是极需要认真的一件事情。这个观念很重要,非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认清不可。从前科举时代,学生在书塾里学习写作,那是有一个特殊的目标的。就是:写成投合考官眼光的文章。希望在仕宦的阶梯上一步步爬上去。现在虽然仍旧有考试,但考试的性质和科举时代不同了;你若认为学习写作的目标只在应付几回升学

10、考试、毕业考试或其他考试,就根本没有弄明白写作对于你有什么意义。现在学习写作并不为应考试,也不为要做著作家或文章家:只因要记笔记,要把情意告诉别人,要写信给家庭或朋友,诸如此类。这些事情是极平常的,但做不来便是人生的缺陷。咱们不愿意有这种缺陷,所以非学习写作不可。从前科举时代,作经义题目,是“代圣贤立言”;作策论题目,是代帝王划策。一个人对于经籍,如果确有所得,而所得又正与圣贤的见解相合,诚实地发挥出来,就迹象说,便是“代圣贤立言”:这并没有什么可议之处。一个人对于政治,如果有真知灼见,或可以救一时之弊,或可以开万世之利,详尽地表示出来,就迹象说,便是代帝王划策: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儿。然而读经

11、籍而能有所得,研究政治而能有真知灼见,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办得到。科举制度却把文章的作用规定了,一般士子既要去应考试,学习写作就得顺着那方向走;你即使对于经籍毫无所得,也须代圣贤立言,你即使对政治一窍不通,也须代帝王划策;只有极少数人办得到的事情,硬要多数人也勉强去做。试想其结果怎样?必然是言不由衷,语不切实,把人家的现成话抄袭一番,搬弄一番而已。这样的工夫做得到家,对于应考试是有益的,可以蒙考官录取;然而对于整个生活却是有害的,因为无论说话作文,最要不得的是言不由衷,语不切实,而那些人偏偏落在这个陷阱里。做不到家的更不必说了,一辈子学习写作,既不能取得功名,又没有在生活上得到什么便利,真是被笔

12、砚耽误了一辈子。6下列对三则材料中成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勃勃勃:旺盛灼见灼:鲜明窍不通窍:洞,心窍衷衷:内心7下列对“材料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不从写作知识上谈写作,而从一般语言应用上谈写作。“写作就是说话”。B.强调写作并非就是把人们所要说的话记录下来,而是缘于生活上的种种需要。C.写作是一种有益于任何人的言语技能,也需要注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8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应把语言应用当成极平常可是极需要认真的一件事情”的认识。【答案】1苜蓿逻辑马扎2D3语言的演变4A5C6B7C8语言在不断变化,许多字眼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发生了转移。需认真对待网络时代,

13、格调不高的词语在网上时有出现,产生负面影响。对语言应用是一个考验。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语言应用、写作中“立诚”是最要紧的。这些事情是极平常的,但做不来便是人生的缺陷。【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需要在平时学习中进行积累,可以根据汉字的构成方法思考,但同时注意养成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本题中“苜蓿”都是草字头,“逻辑”的“辑”不可错写为“缉”,“马扎”的“扎”不可错写为“轧”。2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D项表述错误,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的“谢公”指的应是谢灵运,而不

14、是谢安。3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拟标题应当抓住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本题可以根据“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等内容概括出材料一是在阐述“语言的演变”,由此可以确定标题。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意上的衔接。甲处根据其后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鲜特殊的流行语”可以判断应填写“大多数网络言语与普通言语没什么区别”;乙处根据其所处段落所阐释的内容可以确定应填写“网络言语是新的时代语言多样化的体现”;丙处根据“客观地说”“但也毋庸讳言”等信息可以确定应填写“网络言语目前的总体情况还是

15、不错的”;丁处根据“其实大可不必”等可以确定应填写“有人对网络言语的无序忧心忡忡”,因此答案为A项。5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应该予以坚决抵制”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中的“网络言语是新事物,对它没必要怕,怕也没用。正确的做法,是笑纳它,是加强引导”等内容可以作出判断。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B项,“灼”解释为“鲜明”错误,应是“明白,透彻”的意思。7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写作是一种有益于任何人的言语技能”错误,“任何人”说的过于绝对,原文最后一段提到有人“被笔砚耽误了一辈子”。另外,“也需要注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这一信息属于写作的知识、写法,原文没有涉及。8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该题,应当把握原材料内容,材料一根据“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词义也可以转移”等内容概括;材料二根据“网络语言”“出现了一些新鲜特殊的流行语”“一些格调不高的词语在网上也时有出现,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言语即使再新鲜,再另类,其实并不能改变语言的属性”等内容概括;材料三根据“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