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421436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 起:武 术 的“逆 思 维” 格 斗 训 练(一)刊于2005年10期搏击不管你是练八极的、还是练大成的,如果耗了四、五年功夫,你还对付不了两个小歹徒,我劝你一句,换一种练法试试,或者,另投明师寻求指点。“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老话得自现实经验,基本上没离谱。令人遗憾的,许多教拳、练拳的人,爱把水平“大成”的前辈高手挂在嘴边,当做楷模。这不实际啊,天才人物永远是少数,普通的爱好者,该把眼光放低一点。哪怕你立志要做“吴秀峰第二”,也得一步步来,先小成 后大成。其实,就是吴秀峰、赵道新,也不是一步登天,天底下根本没有未经“初级”而直接进入“大成”的拳术高手。我把“逆思维”引入八极拳,就是让大

2、家先落点实惠,享受一下“小成”的喜悦,省得练十年八极,连个小痞子都揍得你找不着北。颠 覆 流 行 练 法既然是“逆”,不用说,它跟“顺”是对着来的,不然,以“逆”名之毫无道理。“逆思维”就要表现出“逆”的特点,譬如其含义之一:它要颠覆流行的八极拳练法。有一个现象令我心头悲凉,就是,不管对拳术还是什么事物,不少人爱一窝蜂地追流行,以为流行的才是好的、正确的、包含传统精髓的。他们全不理会,流行会丧失事物本质这一规律。轻信盲从,倘若是听流行音乐,也就罢了,不就是玩玩吗?可你练的是武术,你在投入时间、精力、还有钱,你就不怕费半天劲落一场空不打算练技击的人除外。八极拳的流行练法,不能和传统的练法划等号,

3、流行的练法早已偏离了传统的精髓,练不出技击功夫,一个人没完没了地重复“小架”、“单打”、“对打”、“金刚八式”,结果也就落个好体格,这种练法别说练三年,耍把一辈子,你也跟普通人没嘛大区别,遇上事照样傻眼。为嘛?整天折腾套路不是练打人的路数,种豆得不到瓜。想动手赢人,你得按技击的路数练。有人说:我练“小架”、“单打”,是拿它们找劲发力,吴秀峰老先生不是说“八极好练劲难找” ?找劲发力没错。有错的是,劲没必要用练套路这种方式找,“小架”和“单打”加一块有五十多个式子,你即使每天把套路打二十趟,每个式子也不过重复二十遍。实话说,二十遍?训练量太小,嘛劲你也找不好。尤其是,你根本没必要把五十多个式子的

4、劲逐一找好那一天得练多长时间?即便有时间,我们也不耗这瞎工夫,八极拳还有好多东西等着我们下苦功呢,比如步法啦、拳式连续啦、反应啦、抻筋拔骨啦等等-内容太多了。说到步法什么的,大家都知道,“小架”、“单打”里没有步法就是那个著名的迈“一步半”的“闯步”,因为中间硬加了一个没必要的停顿,把一串突发紧追的步法分解成两部分,导致动作慢下来,技击意味全失。“小架”、“单打”中,又不见拳式紧密衔接的连贯练法,它们是一步一拳,把全身之力倾注于一拳,这表面瞅着猛烈,但也就唬个外行,在内行人眼里,简直不值一哂,想单发一拳赢人,纯属瞎猫逮死耗子的心理撞运气。“小架”、“单打”练不到的技击素质还很多,像爆发、应激反

5、应、实战心理等等,在套路里是一张白纸。对八极拳的套路练习法,我们先粗略地颠覆到这。用“ 真 打 ”颠 覆“ 对 接 ”“逆思维”的特征之一,是强调格斗对训练的制约,格斗需要什么才练什么,训练与格斗丝丝入扣,凡游离于格斗之外或事倍功半的训练,一律扔一边。譬如,实战需要人的应激反应,所以,师兄弟之间进行的实战训练,就不该完全出自事先设定(对初入门者,可做部分设定,以后逐渐减少设定部分)话说到这,我们就不能不颠覆八极拳里、那趟人人皆知的双人“对接”(也有人管它叫“对打”、“对子”)。如众所知,这趟“对接”,许多人美其名曰:训练一攻一防,但是,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瞧不出它与武术表演里的对练套路有哪点

6、不一样,我哪怕借助放大镜,也寻不见它在哪个地方练习攻防了,它分明是在设定的程序中“游戏”攻防。咱们都知道,事先规定一方“攻”一方“接”,这本身就与真实的格斗脱了钩。敌我对峙,你盯着我、我瞄着你,双方都在寻机干掉对方除非你坚守反击战术。许多人喜欢抢攻先出手容易做出一连串的打击,不过,你即使抢了先,你能不紧张吗?对方不是沙袋,是大活人,他有什么反应你难以预料,他会做出什么毁掉你的举动你全不知道,一句话,你要防着对方打你。八极“对接”呢?非常遗憾,将“攻方”必须承受的心理压迫,都给去掉了,让你放心大胆的、毫无提防的、顺顺畅畅的发拳踢腿。请大家评评理,这样子的攻击法,到底练了什么?是锻练了神经反应?还

7、是熟悉了拳脚技术?就是实战中用于攻击的拳式与打法吧?也得视对方的情形而定,怎么可以像八极“对接”那样,什么拳接什么腿、奔胸口去还是踢向迎面骨,全都规定好了?把什么都规定好了,也就变成游戏了,游戏于虚拟编排的“打斗”,既不受伤也伤不着人,尤其是“接”的一方,化危险为轻松,把格斗训练难免的皮破流血降为乌有。不受伤,乃因为“攻方”打来的拳脚,“接方”早已烂熟于心,故此“接”起来应感而发,手眼身法步丝毫不乱,其动作之娴熟、之准确到位,颇具“大师”的风范。喜欢八极“对接”之“接”的人,兴许非常痛恨胡杀乱打的“风格”,要说,厮杀中的敌手也确实可恨,他何时攻击没个准谱,猛地眼露凶光拳头一挥,却他娘的是虚晃一

8、招,最恼人的,是这家伙的要采取什么战术直攻硬进抑或蛇行闪击?全不透个底,此外,他浑不讲理之处还有,他那一连串的暴打,比起“对接”来,太快了点,而且他这“一连串”是先出拳还是腿打先锋?也没个预兆你通知一声,我也好“接”呀?没办法,歹徒恶棍都是浑不吝的主儿,否则,我干嘛要搞类似实战的真打动不动打得鼻青脸肿,玩“对接”多省事,我又不是不会。倘若有人觉得我煞风景,只能怪我是个死心眼,我固执不改地坚信:练技击就得把拟战弄得接近实战哪怕我们由易到难一层层升级呢?接近实战就免不掉流点血我还真想不出有一点血不流的格斗训练法;而流血受伤,恐怕就不能算游戏了对不起,毁了“对打”的娱乐功能,实属韩某人令人痛恨的地方

9、之一。不过,最后我还想忠告大家几句:八极“对接”不但纯属多余,玩多了还会有害,就像习惯了懒散生活的人,一旦换到快节奏的环境,他根本受不了。你的神经系统也这般,一旦习惯了八极“对接”的程序和节奏,则搅乱了此程序和节奏的实战,就会令你大脑发颠,肌肉痉挛,整个地乾坤大颠倒。此 文 仅 是 个 引 子拿“逆思维”指导八极拳的格斗训练,乃是新话题,短短一篇文章的篇幅,肯定说不完。考虑到“不破不立”的道理,我只有把流行的谬误先颠覆了,才好引出正文。韩 起 :武 术 的“逆 思 维”格 斗 训 练(二)刊于2005年12期搏击 “ 逆 思 维 ”训 练 的 特 点“逆思维”是我在2001年第11期的搏击上提

10、出的一个概念,“逆”就是与习以为常的思维相反,譬如,不管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搏击术,一般都是先耗三、五年或几个月打基础,然后才搞对抗。“逆思维”不然,“逆思维”开始什么也不教,一上来就开打徒手戴拳套、器械使用纸刀、纸棍(把报纸卷实,外套自行车内胎),打一阵儿之后才停下来谈技术,稍做纠正,接着再打。有技术纠正,则意味着“先打后练再打再练再打”的“逆思维”,并非是放弃拳法一味乱打。一般拳术里有的技术、技法、功法,“逆思维”也一样不落,只不过“逆思维”不是等术、法、功练合格后再对抗,而是把技术、技法的合格过程放在对抗中进行同时辅以独自的术、法、功练习。这么搞的一大好处,是避免了武林普遍存在的“会练不会

11、打”的现象。其实搞“逆思维”,即是出于痛恨“练、打不同一”害人。用“逆思维”指导搏击训练,技术、技法、甚至功法的练习因人而异,不但高个子和矮个子练的东西不一样,即使同样身高的人,也不见得就练相同的东西身高一样了,肌肉和其它的运动素质不见得一样,身高素质相似的人,行为、心理特征还可能大相径庭、千姿百态,那么,强令所有的人100%执行同一术、法、功模本,且不准根据自身特征有所侧重,显然是胡闹。即使是“用规定动作进行的比赛”的项目如足球、拳击,尚允许运动员在相同的练习内容上调整训练量,遑论不限制动作、彻底自由发挥的搏击?“逆思维”在不强求术、法、功同一之外,更进一步突出本能动作的价值,而所谓的纠正技

12、术,指的是在本能与标准动作之间寻求平衡。比 较 赵 道 新 之 训 练 方 法细心的读者肯定能发现,“逆思维”跟赵道新的训练法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在道新拳论之“谈训练方法”一文中,白纸黑字地写着:“训练应该接近实战,而不是把实战去模仿训练,在训练中我们注重传统,更注重创新。”“在执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就要以爆发力训练与实战训练为主。”“把实战视为艰苦和危险,并作为最后才能进行的高级训练是不对的-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一种打法是否能成为进攻的武器,不是看这一打法是否正统,而是看这种打法在实际使用时是否舒适、有效。招法应因人而异,不必统一拘泥。”不用我多唠叨,读者自会看出两种观念的相似之处,

13、比如:不把对抗放在最后进行,训练服从实战,打法“因人而异”等。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譬如,“逆思维”在“招法应因人而异,不必统一拘泥”外,更重视本能动作。另外,“逆思维”是先打后练,而赵先生虽主张日常训练“以爆发力与实战为主”,但之前要先“执行短期的基础训练”。对于赵先生的在“打”之前、先“执行短期基础训练”的方法,我打算多说几句。很多读者恐怕还记得,十年前,赵先生的徒弟黄积涛在他的系列文章心会掌破译中曾言:“心会掌的格斗训练系统是主张先临敌、后训练,要求格斗训练再格斗交替进行的-”。两相比较,对于“先练、还是先打”,黄文与其师确实略有不同,不过,你要想到,赵道新是那种狂热地强调格斗的拳家,仅他

14、那句“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已显露出全豹之一斑,何况,赵先生的“基础训练”只是“短期”的,过了这一“短期”,在往后的训练中仍是“-以实战训练为主”,与武林那种长年空练、练打脱节的“先练后打”截然不同。另外,赵道新“基础训练”的内容,也决定了此入门训练必然是“短期”的,请看赵道新本人的话“纯粹的基础训练一般做为训练的开始,它包括如长跑、站桩的耐力训练;伸筋、跳绳等柔韧训练。还要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 耐力和柔韧属于身体素质,不是技术部分,对何时进行格斗练习没有影响,所以,赵的“基础训练”,从技术内容说,便只剩下“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了,而符合“最基本、最简便”这一要求的技术

15、动作,不外乎直线打的如直拳、崩拳、撑捶等;弧线打的如摆拳、圈捶、掼耳等;螺旋而发的如勾拳、钻拳、通天炮等。至于学习这三个动作,大多数人用不了几天就能掌握。如果赵道新的入门练习仅进行十天、一星期,那么他的训练程序,与其徒所言的“格斗训练再格斗交替进行”和“逆思维”的观点,也就大同小异了,区别只在一个短期的开头部分。与赵道新强调“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相似,“逆思维”主张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认为“对抗是武术所有训练环节里最重要的一环”。这一主张,恰恰与流行的八极拳及很多陈腐拳术有着天壤之别。“ 本 能 ” 与 “ 玄 虚 ” 的 对 抗“逆思维”是一种理念,它可以进入八极、大成、形意、八卦等任何一种拳术。对于渴望提高搏击功夫而又多年无所获的人,“逆思维”的“练打一体”会使他怦然心动,一拍即合。对于迷醉玄虚武功、重练不重打的人,重打的“逆思维”则如道新拳论那般,令他们如芒在背。冲突是注定的,两种观念从根子上就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融。譬如,“逆思维”认为:人先天就会格斗(事实也如此),格斗本能是人有可能成为格斗家的基础,训练是把一个会格斗的人变得擅长格斗。玄虚武术回避“人先天会格斗”这一事实,玄虚武术眼里只有仙体没有凡胎,它有意隔断本能与武术之间的血肉关联,在本能与武术之间制造无限大的距离,视武术为神功,一种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的奇妙法术。持“训练是把先天会格斗的人变得擅格斗”观念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