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水箱变高了.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41786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水箱变高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3水箱变高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3水箱变高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3水箱变高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3水箱变高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水箱变高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教案 课 时第五章第三节课 题5.3水箱变高了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形积问题的意义,能分析题中已知数与末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2、使学生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重点寻找周长、面积、体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难点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法、学法指导教学时指导他们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课前准备教具:实验室使用的两种不同量杯;大块的橡皮泥知识储备:学生已有的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5.3水箱变高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本节课带来了一些魔术,想看吗?(想)演出开始了.(教师将教具一一摆到讲

2、台上)生:师:看着,我能让水瞬间就长高(师借助两个量筒演示,生说:这样我也会)师:我还能让这块橡皮泥变形(学生说他们也会),那好你们来表演一下吧(橡皮泥本来是长方体,学生将它揉搓、拉伸成各种形状)师:原来强将手下无弱兵啊,都会(学生都乐了)师:其实老师想问一问:刚才的两种变化,他们有个什么共同点?生:他们的体积不变,那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个相同的问题(板书课题)(搞笑的幽默开场,既缓解了气氛,又让学生在直观中体验了体积的不变,在抓住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在不抵触的情况下进入了数学的学习)二、探究研讨,质疑问难本节课需要用到图形的体积、面积、周长的公式,在小组内回忆一下吧1、图形问题计算公式回顾(学

3、生小组内,共同回想,七嘴八舌的交流)长方形的周长= 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 圆的周长= 面积 = 圆柱的体积= (生回答,师板书)2、水面高度的研究.那好,我现在可以放心的把问题交给你了?第一个量筒的底面半径为4cm,水面高8cm,第二个量筒底面半径2cm,那么水面高度是多少呢?(学生个人动手在小组中,合作、商量、计算,教师给学生提供分析的表格)第一个量筒的水第二个量筒的水底面半径4cm2cm高8cm32cm底面积体积师:好,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生:我们计算了水的体积,又计算出了第二个量筒的底面积,然后用体积除以底面积,就得到了高度为32cm师:有不同意见吗?(没有)太棒

4、了,我在这里看刻度也是32厘米,做得很对可我有点不明白,你们能给我讲一下吗?(能)那你为什么用第一个量筒水的体积除第二个的底面积呢?生:它们不是体积没变,一样吗(学生几乎是同时回答)师:你们的研究彻底让我明白了.(此处设计是刻意强化体积不变的数量关系)老师感觉这样想来想去太麻烦,你能用方程解决吗?第一个量筒的水第二个量筒的水底面半径4cm2cm高8cmxcm体积生活动,教师仍提供表格生:(学生的列解都较为顺畅)解:设锻压后圆柱的高为x厘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得x=32 答:高变成了32厘米三、展示交流,建构知识呦,还行,你们认为哪种方案思考起来会简单些?(学生的回答明显会分为两种)方程

5、思想带给我们的是无需逆向思考,列方程,求解方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要很快学会这种方法师:那怎么去使用这种做法呢?(或者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小组活动,交流想法(因学生在小学已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步骤基本上能说出来)生1: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x;列方程;解方程;写答师:那,哪一步最关键呢?(找等量关系)师:谁能用这种步骤分析一下,刚才我们解决的水面高度呢?生:等量关系就是体积不变,所以用第一个的体积=第二个的体积.师:都明白了?(都明白了)那你们就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下橡皮泥的变化吧?2、巩固训练:借助长方体橡皮泥,变成圆柱体,求圆柱体的高板书:长方体体积=圆柱体体积解:设圆柱体的高为

6、x,根据题意得四、运用拓展,收获讲评那好,让我们试一试身手吧1、处理144页的问题解决2、3题(要求学生自选一题,由小组长挑选,小组内先独做后交流)2、问题研究:用一根长为16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如果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2)如果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与(1)中所围成的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3)如果围成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面积与(2)中相比又有什么变化?(因时间关系,本题采用解决一问后,参考教材答案,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案

7、)总结: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自由谈一谈.(1)列一元一次方程能快速解决应用题.(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求解.3、作业:A类:习题5.6的数学理解1.B类: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的长边靠墙,墙长14米,其他三边用竹篱笆围成,现有长为35米的竹篱笆,小王打算用它围成一个鸡场,其中长比宽多2米.按照他的设计,鸡场的面积是多少?课堂检测:1一只方形水箱,其底面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箱内盛水,水深4米,现把一个棱长为3米的正方体沉入箱底,水面的高度将是()A5.4米 B7米 C5.08米 D6.67米2(2012台湾)如图,将长方形ABCD分割成1个灰色长方形与148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

8、形若灰色长方形之长与宽的比为5:3,则AD:AB=?()A5:3 B7:5 C23:14 D47:293请你编拟一道符合实际生活的,使编拟的所列出的为一元一次,并解答板书设计:5.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第一个量筒第二个量筒半径4cm2cm高8cmxcm体积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求解答长方体体积=圆柱体体积解:设圆柱体的高为x,根据题意得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1)列一元一次方程能快速解决应用题.(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求解.教学反思:对于本节内容来说,如果采用采用教材的导入情景,加之例讲内容,会给学生以分散的感觉,因而我对教材的使用进行了创新,由趣味活动行成学生直观感知,再由已有旧法,到全新思维的对比,发现,到再运用,如此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教学的重难点突破,教学效果不错,所以我个人认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很重要。当然教材提供的素材有它的目的性,不应随便舍弃,不知如此处理是否妥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