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模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40842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同仁们:人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这个活动是我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引小班上册中“好吃的水果”这一主题,自己创设的与主题紧紧相扣的、与幼儿生活又密不可分的、即培养了幼儿的想像力、发明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体现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与环保意识的一种综合活动。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常用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官之旅。这个活动我是以水果中的一种香蕉为主体,之因此选它,由于它是水果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孩子们又比较熟悉的,实物一出示,就

2、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爱好,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语言和动作体现出香蕉的独特外型、与众不同的吃法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体现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她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她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需在亲身体验、摸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性。3、目的定位:活动的目的,贯穿于一种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在生活中,小年龄的幼儿对吃的、玩的东西很感爱好。为此,我们常常以她们的爱好为出

3、发点,设计某些教学活动,巧妙地将教育目的蕴含其中,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我们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的,其中既有体现交流,又有亲身体验的部分。目的为:)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体现想象成果;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体现能力;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初步的环保意识。4、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这个活动是一种综合活动,其渗入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及社会、健康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的想象和体现为主,重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运用语言、动作体现想象成果;难点在于引导幼儿在吃的过程中交流、感知香蕉从“整体部分

4、没有”的渐变过程。 对于突破重点所采用的措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措施:注重多观测多实践,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事物的渐变过程5、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的服务的,同步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相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如下准备:1)香蕉若干(多于幼儿人数);2)方纸盒一只,湿毛巾若干;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做。 二、说教法新纲要提出: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均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刊登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

5、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伙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1、直观法 这里使用的是演示法,通过演示变换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香蕉有它独特的外型特性,又好吃,又易剥,对小班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特有的外型又能给孩子们不断想象的空间;结合教师的变换操作及幼儿的亲身体验,动静结合,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爱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易于记忆,从而是孩子们情绪高涨,爱好盎然。2、谈话法 在活动中合适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体现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3、游戏法

6、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以一根游戏主线“香蕉香蕉变变变”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了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并协助幼儿巩固想象成果。4、操作体验法 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措施,是指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与材料的互相作用过程中进行摸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请幼儿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发明力,重要是让幼儿摸索香蕉的外型特性,大胆运用语言、动作体现自己的想象成果;第二次是让幼儿吃香蕉,幼儿在剥一剥、尝一尝、看一看,说一说中获得感知,初步理解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 此外,我还在各

7、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穿插运用了启发联想法,赏识鼓励法等教学措施,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多种感官参与法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目的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合适的方式体现,交流摸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看(观测)、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方式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发挥想象、大胆表述及体现。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发明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体验法 心理学

8、家指出,但凡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在活动中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的爱好去体验自己或别人的想象成果。、尝试法 陶行知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环节后半部分我鼓励幼儿用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引导幼儿大胆体现;在分享活动中,我又充足予以幼儿尝试自己剥香蕉的机会,提高了她们的动手能力。四、说活动过程开始部分 这一部分是为了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爱好。一开始,我就出示一种方纸盒,用神秘的语调提出问题:“小朋友,这个盒子里面有同样好吃的东西,它的样子长长的、弯弯的,皮黄黄的,要剥皮后才干吃,你们猜猜是什么?”问题中表达香

9、蕉特性的语句,如:长长的、弯弯的,皮黄黄的,要剥皮后才干吃。教师在表述时语速要慢,咬字要清晰,这样才干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结合以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故意识地猜出教师问题的答案。然后,我再从盒子里把香蕉拿出来,展示给她们看,肯定她们,予以她们自信和鼓励,既吸引了她们的视线,又激发了她们参与活动的爱好。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我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运用语言、动作体现想象成果,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一开始,我就抓住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开始提问:“这可不是一只一般的香蕉,它会变魔术,你们信不信!”这样一说,孩子们肯定会觉得很新颖,不管她们信不信,我接着就已经开始变了,很自然的把她们的注意

10、力吸引过来:“你们看!香蕉开始变了,变变变(教师轻轻地把香蕉往下弯),你们看它这样像什么?”孩子们结合以又经验发挥想象并大胆体现,也许有的孩子还没有反映过来,教师可以运用启发联想法,引导幼儿去想象,对体现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并容许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香蕉在这一环节当中有三种变化,教师在每种变化后,都要给孩子们充足的想象和体现时间。在最后一种变化后(即香蕉竖起来时),教师加入了师生互动:“请你们跟教师一起打电话吧!”。最后,还给了幼儿充足展示自我的机会:“香蕉除了可以当作电话外,还可以当作什么?请你们每人拿一只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好吗?”这样,孩子们就全都动起来了,她们自己想

11、,自己做,还可以学别人说,学别人做,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动。结束部分 这一环节是一种分享过程。一方面我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让我们剥开香蕉,看看剥开后的香蕉像什么?”这里幼儿尝试自己剥开香蕉皮,对动手能力较差的,不会剥的幼儿,教师可以合适地予以协助。然后让幼儿观测、想象剥开的香蕉像什么?最后和幼儿一起分享:“下面请你们一边吃,一边看看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在吃的过程中感知、交流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教育幼儿把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废纸篓。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内容体现了直接爱好性,根基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活动组织遵循了互相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原理,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和实践中接受。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