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40837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20分)1、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2、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_覆盖。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_。4、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_、_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5、地球出现了资源_、环境_和生态_等问题。6、宽容让人们彼此_,_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7、科技的发展_世界。人们要_科技,让科技_为人类造福。8、世界最大的平原_,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9、每个人

2、都是_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_。10、每个人都是_的个体,都拥有生而为人的_。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A垃圾分类 B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使用一次性筷子2、我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她要求有( )。A劳动权B女性的权利C平等权D人权3、( )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A皇帝B炎帝C大禹4、通过学习应对自然灾害这一课,你了解到我国(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例比较大?A洪涝和地质灾害B台风C干旱D地震5、“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这一名言告诉我

3、们( )。A人际交往需要宽容,宽容才能和谐 B宽容就是坚持己见,不管他人感受C宽容就是迎合别人,赞成所有观点7、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3月12日B6月5日C2月2日D4月22日8、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错误的是( )。A霸权主义B睦邻富邻C互促发展9、(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10、如果老师误解了自己,应该( )。A记恨这位老师,以后不再认真学习这门学科B宽容的认为老师也不是完人,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C不顾一切与老师辩解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国家之间应该互不理睬,因为文化和制

4、度都不相同。(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红色代表紧急程度为特别严重。( )3、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 )4、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6、人类到月球生存只是一个梦想。( )7、联合国按地理范围划分是世界性国际组织。( )8、一般来说,其他国家不会认同中国文化元素。( )9、我国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10、自然灾害只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四、连线题。(共10分)1、请把以下国际组织的标识图片与其名称连在一起。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我们

5、应该怎么化解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_ 2、了解古代文明遗迹有什么意义?_ 3、防御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哪些?_ 4、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的表现有哪些?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殷墟2、海洋3、不受侵犯4、包容 开放5、短缺 污染 破坏6、宽待 和睦7、改变了 善用 更好地8、亚马孙平原9、独一无二 尊严10、独一无二 尊严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C3、B4、A5、A7、D8、A9、B10、B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其次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2、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3、答:提高防灾避险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我国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防灾减灾工程。法律也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4、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