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406590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教学重难点:1、联系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2、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你们玩过猜硬币的游戏吗?(教师简单示范)同桌两人进行,每人猜5次看

2、谁猜对的多。师: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二、教学例11、谈话: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回想一下,你们打乒乓球时,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发球?2、出示例1图,(1)问:你知道图中两名运动员在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吗?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2)学生讨论后小结:由于乒乓球可能在裁判员的左手,也可能在裁判员的右手,所以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3)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追问: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的?3、提出要求:在小组里讨论并回答例1后面试一试中

3、的问题。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右边口袋里再放一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三、教学例21、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或相应的6张扑克牌),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什么牌,注意帮助学生区分红桃与黑桃。提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继续提问: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呢?学生讨论后小结: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6。2、 提出问题:从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

4、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启发:这6张牌中有几张是红桃?每张红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个1/6合起来是几分之几?进一步启发:还可以怎样想?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追问:这6张牌中,3有几张?任意摸一张,摸到3的可能性是多少?3、 指导完成例2后面的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答案;再指名口答,并要求说明思考的过程。4、做练一练中的题。先让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再组织讨论第(2)题: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讨论中相机明确:由于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8,也就是10次。追问:

5、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小结:上面算出的结果,仅仅是根据可能性所作的一种预测,而实际操作的结果仍然是不确定的,可能正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引导学生继续回答第(2)题中的其他问题。四、组织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导名说说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2、 做练习十八第2题。学生完成第(1)题后,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

6、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

7、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学生完成第(2)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都不一样?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

8、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五、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教后反思: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