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40388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例题选择三点准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题选择与讲解 江苏 镇江市第一中学 郭宾 212003课堂教学例题的功能应具有: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解题分析,提示破解问题的关键;启发说明综合应用知识解题的思维,搭建知识点之间桥梁;展示学习、应用新知识进行解题的分析步骤。所以在例题选择(设制)时应认真研究课本的特点,寻找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漏洞;研究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变化课本知识角度设计题,检测灵活应用基本知识、基本规律解题能力;分析高考题动态,研究高考新题型,介绍新知识和规律,考察应用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题分析讲解时,首先应由例题设计思想,分析说明例题所考查基础知识和解题涉及到的基本规律,并且

2、引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复习回忆,讲解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进行进行解题分析;并且对难度较小的例题作变化研究。 下面以变压器的应用为例,说明例题的选择(设计)和讲解分析。设制例题检查学生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全面掌握图一BAn2n1R分析学生对变压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掌握较好的知识为变压器的电压比与匝数比关系和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忽视变压器工作原理。针对这一现象的可以下列例题以提醒学生加以注意:例1(上海高考题)图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4:1,原线圈两端连接光滑导轨,副线圈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回路.当直导线AB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匀速地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A1

3、的读数是12mA,那么电流表A2的读数为 A.0 B.3mA C.48mA D.与R值大小有关分析讲解:本题需要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正确的判断,即由电磁感应的规律得出变压器只能够改变交变电流的输入电压和电流,恒定电流通过变压器时,输入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保持不变,变压器的输出电流为零。如果不仔细地进行审题,则容易由题目给出的答案产生错误的判断:题目设计的目的为考查变压器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关系,得出错误的结论。变化研究.在引导学生完成正确的分析后,应进行举一反三地对电流表读数关系和直导线AB运动形式分析:(1) 直导线AB做什么运动时,电阻R上有电流通过?(加速或减速运动)(2) 如

4、果电阻R中通过的为正弦式交变电流时,直导线AB做什么运动?(简谐运动)(3)如果电流表A2为交流电流表且读数为48mA,则交流电流表A1的读数为多少?(12mA) (4)如果电阻R中通过的为稳恒直流电时, 直导线AB做什么运动?(匀变速运动)例2(上海高考题).如图二所示,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已知线圈1、2的匝数比为n1:n2=2: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图二12 A.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V B.当线圈1的入电压220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

5、55V C.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V D.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110V分析讲解:穿过线圈2的磁通量2为穿过线圈1磁通量1的一半,若磁通量发生变化时,2=1/2根据电磁感应的规律,线圈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 n11/t,线圈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n22/t,U1=E1=1/t,U2=E2=2/t=1/2t312图三。所以U2=U1/4=220/4(V)=55(V)如果忽视变压器工作原理则不能够获得正确结果。4312图四变化研究.图三中若在原变压器上增加线圈3,线圈3中产生的磁通量有一半通过线圈1另一半通过线圈2,三个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

6、n2:n3= 1:2:2,当线圈3中通过220V交变电流时,求三个线圈上的电压之比U1:U2:U3= (1:2:4)。若在原变压器上再增加线圈4如图四所示,四个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n3、n4,其他条件不变,线圈3中输入电压为U3,求三个线圈上的电压之比U1:U2:U3:U4= (n1:n2:2n3:2n4)。 2设制例题检查学生对变压器应用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变压器的应用研究中,课本中介绍的由变压器组成的一些仪器,成为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可以设制例题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应用变压器的例题则是测试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一种有效的手段。bacd例3互感器是变压器的一种,

7、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下列四幅关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图象判断正确的是:A.甲:a是电流互感器B.乙:b是电流互感器C.丙:c是电压互感器D.丁:d是电压互感器分析:根据互感器工作原理,电压互感器将大电压降为较小的电压后进行测量,电压互感器应并联在电路上,且输入线圈匝数大于输出线圈的匝数,所以D选项正确;而电流互感器是将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后进行测量,所以电流互感器应串联在电路中,输入线圈匝数小于输出线圈的匝数,所以A选项正确。图五n1n23421例4某学生小组用可拆变压器进行实验研究,原理图如图五所示,变压器1、2接线柱之间的匝数为n1=100匝,3、4接线柱之间的匝数为n2=200匝,

8、若输入变压器的电压为正弦式交流电压6V,则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可以得出几种电压?图六n11243n2分析:本题设置的问题简单,若不细心分析则不能够得出全部的判断,比较明显的答案是:3V和12V电压。但是如果将变压器2、3(或1、4)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转为自耦变压器使用时如图六所示,1、2接线柱为输入端1、4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18V电压;3、4接线柱为输入端1、4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9V电压;1、4接线柱为输入端1、2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2V电压;1、4接线柱为输入端3、4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4V电压。n1n23421例4.某学生小组用可拆变压器进行实验研究,如图所示,变压器1、2接线柱之间的匝数为

9、n1=100匝,3、4接线柱之间的匝数为n2=200匝,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导线进行连接,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正弦式交流电压6V,则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数值(1)直接使用可得到电压分别为 V的几种电压.(2)将变压器连接成自耦变压器使用可得到电压分别为 V的几种电压.n11243n2分析:(1)3V和12V电压。(2)如果将变压器2、3(或1、4)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转为自耦变压器使用时如图所示,1、2接线柱为输入端1、4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18V电压;3、4接线柱为输入端1、4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9V电压;1、4接线柱为输入端1、2接线柱为输出端可得到2V电压;1、4接线柱为输入端3、4接线柱为输出端

10、可得到4V电压。3设制例题介绍新知识和规律,考察综合应用基本规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高考,近年高考出现的新题型:题目中介绍新知识和规律,设制问题,考察学习、应用新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高考在教学研究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制一些类似的例题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在这类例题的设制时应当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知识和规律的难度不宜太大,新知识和规律与课本知识能够形成有机、平滑的衔接,或者新知识和规律是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且这类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n2U1/ n1n2U2/ n10T/2Tu2t图八图七n2n1uu2甲tU20T/2TU1u1乙例5

11、图七中甲图为一变压器,输入电压由两个正弦式交变电流组成,乙图为输入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请说明:(1)变压器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见图八)(2)能否计算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能,在一个周期内两种交变电流各工作半个周期)图九2T/3TtU20T/3U1u1变化研究:输入电压如图九所示在一个周期内两种交变电压工作时间不同,计算其有效值。分析:由于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保持不变,设将一个电阻R接在输出电压上,在一个周期内R上产生的热量根据公式Q=进行计算Q=U=URD图十例6如图十所示,变压器的输入端输入正弦式交变电流,图中二极管D具有单向导电性,当流向二极管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符号中箭头方向一

12、致时,电流能够通过二极管,试分析通过电阻R电流的性质,并作出输出电路中it图象图十一0Tit分析: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在输出电路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可以通过二极管,而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则不能够通过二极管,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通过电阻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十一所示变化研究:由于二极管接入电路中使电路的性质发生改变,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展开下面的分析。图十二DUR(1)如图十二所示若将二极管从输出电路中转移到输入电路中,判断电阻R上是否有电流通过,若有请说明通过电阻上电流的性质。(直流电)(2)如图十三所示,当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正弦式交变电流时,试分析电阻R上是否有电流通过,若有请说明

13、通过电阻上电流的性质。(正弦式交变电流)图十四n2n1LD图十三()如图十四所示,变压器的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n2=2:1,变压器输入频率为50Hz、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二极管D在通电状态时的电阻为零,电灯L的铭牌数据为“220V、100W”,试求若不考虑电压变化对电灯电阻的影响,接在电路中电灯的实际功率。分析:根据变压器线圈的匝数之比,由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155V,通过二极管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十五所示。图十五0.010.02t/s155u/V根据交变电压有效值的计算关系分析,通过二极管的电压在一个周期(T=0.02s)内产生的热量为最大值为155V的正弦式

14、交变电压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的一半: Q=U2二极管T/R=1102T/2R,通过二极管电压的有效值为U二极管=110/2V,电灯的电阻R灯= U2/P=2202/100 ()=484()电灯的实际功率为: P= U2/R=(110/2)2/484(W)=6(W)说明:由于二极管的作用在课本中已经介绍,并且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制例题时应有所考虑。从上述三个方面设制例题研究,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灵活应用规律,以达到培养综合解题的能力;选择例题的其他注意点在进行测试练习应考虑与讲解的例题相对应,既在前面研究的题目中选择部分题目作为例题讲解,另一部分则可作为测试题来考查学生掌握例题研究思想情况,检测教学效果,使讲与练形成有机的结合,并且根据检测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法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