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40127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都非常高,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每1O万人口中约有42962O例中风患者。以我国总人口数12亿计算,则中风病人约有515万744万人,数字十分惊人。中风的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116142例,在不少地区是第一死因。中风后存活的病人,约有6O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而且有中风病史的病人,有1434可能在25年内复发,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无数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中风病的防治不仅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全社

2、会的普遍关注。由于国际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措施,而中医药和针灸治疗中风病(如石学敏院士创立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推广、运用独具特色与疗效的中医药中风病治疗方案,为广大患者服务成为当前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编写这本中风康复手册,旨在宣传中风病的科普知识,使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中风病、科学对待中风病、从而战胜中风病。愿广大患者朋友早日迈向健康,迈向幸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办公室 二三年五月石 氏 中 风 单 元 疗 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为中风病治疗综合方案,其创立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专

3、家组首席专家、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中医药学家石学敏教授。他继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量化针刺手法(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后,在30余年临床使用的基础上,又研制出国家级中药新药“丹芪偏瘫胶囊”(国药准字:Z20010105)。该方案针药并用,并配合康复训练,饮食及心理疗法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经临床验证,该疗法有以下主要特点:1、规范、科学且简便易行。2、可适用于中风病的不同时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先

4、兆)。3、见效快,轻中度患者治疗48周后,基本可恢复正常;重度患者治疗12周后,可达到生活自理的疗效。4、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8%以上。可以降低致残率、缩短康复期,提高生存质量。5、迅速、有效溶解已形成的脑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粘度。6、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血流量,保护和修复脑神经细胞。7、迅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神志障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已将石学敏院士创立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作为2003年度的重点推介项目向广大医疗单位进行推广。基 础 篇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期盼,人类永恒执着地追求健康,这几乎与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一样漫长悠远。但是疾病是健康的天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5、。所以必须认清疾病,只有认识疾病才能战胜疾病,拥有健康才能享受生活,这里,我们所要向您揭示的正是其中的奥秘。一、什么是中风:“中风”是一类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发病急骤,以突然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间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特征。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它的本质是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 中风有时也叫“脑卒中”,这两者基本是一回事。中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病人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者中医称之为半身不遂,俗称“偏瘫”。二、中风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中风大致上可以分成两大

6、类:即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1、缺血性中风:缺血的原因,可以是脑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滞了血供;也可以是血液内有拴子,在流动过程中把相应管径的血管塞住,造成局部缺血。前者我们称它为脑血栓形成,后者称为脑栓塞,两者都造成缺血性脑梗塞。2、出血性中风: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在脑内,称为脑出血。脑浅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另有两种情况:中风引起的脑局灶性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短,最多不超过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通常认为与缺血有关。无脑部病征的中风,往往在颅脑部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脑部有中风灶,这种中风被称为“静卒中”。三、中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1、冬秋季

7、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中风。2、情绪激动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中风。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会引起血压升高,成为中风的诱因。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中风的发生。四、什么人容易发生中风:1、高血压:是引起中风危险因素,8O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史。2、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常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 3、糖尿病:约有1O30%的中风病人患有糖尿病。4、脑动脉硬化:是中风发生的基础。5、其他:颈椎病、妊娠分娩、年龄、性别、肥胖、吸烟

8、与饮酒、性情急躁、气候与季节等都是危险因素。五、肥胖与中风的关系: 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O%。为什么胖人容易发生中风呢?这与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关。此外,胖人还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六、吸烟与中风有什么关系:烟草中含有的1OO多种有害物质可以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并促进血小板凝集,使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以致血液流动缓慢,为中风的发生创造条件。资料表明,烟瘾大、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其中风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多3倍以上。因此吸烟是中风

9、发病的因素之一,要健康长寿,最好戒烟。七、饮酒与中风的关系:饮酒无度或经常饮用烈性酒,对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均有损害作用,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一旦脑血管破裂就会发生出血性中风。在中风病人中,长期大量饮酒者,是一般人的23倍。所以说,饮酒也是诱发中风的因素之一。八、为什么早晨容易发生脑梗塞:常有这样的事;一些老年人睡前还好好的,早晨一觉醒来,发现一侧肢体麻木不灵,有的甚至不能说话。经查发现是脑梗塞。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认为,早晨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人体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的活力、红细胞压积、血液的粘度均相应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能力增强。另外人体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其间没有

10、任何液体的补充,因而也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所以老年人容易在清晨发生脑梗塞。为减少发生脑梗塞的机会,有人提出有中风危险的人,最好在睡前和半夜起来喝些水以使血液得到一定的稀释。诊 断 篇本篇向您介绍的,就是各类中风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各种诊断技术的选择应用常识。一、脑出血有哪些临床表现: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脑出血起病非常突然,一般表现有:1、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2、呕吐:约一半病人发生呕吐。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4、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

11、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5、眼部症状:常见瞳孔不等大、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还可伴有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若病人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则表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二、脑血栓形成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脑血栓形成多见于457O岁的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男性稍多。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常在数小时或1一2天内病情达到高峰。约半数曾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症状主要有: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失语、眩晕、耳鸣、眼震、复视、同向偏盲、皮层性失明、眼肌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同侧颈交感神经麻痹(霍

12、纳氏征)、同侧肢体共济失调等。三、脑栓塞有何临床表现: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身体其他部位随血流而来的栓子所堵塞,引起脑的缺血坏死(脑梗塞)。临床上常突然起病,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顶峰,是所有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的,可以发病于任何年龄,但青壮年多见。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栓塞的部位和范围,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癫病发作。栓塞多数好发于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可有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编盲等表现;少数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栓塞,则表现为眩晕、面部和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吞咽困难、行走不稳等。四、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暂时性的血液供应不足,俗称“小中风”。表现为突然发

13、生的,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的某一区域脑功能的障碍,可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不留神经功能的缺损。好发于中年以后,每次发作的临床表现大多相似,常见症状为对侧上下肢或单肢瘫痪、轻度感觉减退或异常、失语、眩晕、呕吐、偏盲或视物成双、行走不稳、吞咽困难,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可以波及面部及四肢,有的病人可有跌倒发生。未经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约l3发展为脑梗塞,俗称“大中风”;l3继续发作;l3自行缓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内多次发作,常常是发生严重脑梗塞的警报。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手段。五、中风后可能有哪些并发症:1、肺部感染:肺水肿淤血及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

14、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2、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3、急性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4、脑心综合征:发病后1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5、中枢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 6、中枢性呃逆: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六、什么是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指脑血管的慢性变性与增生性改变。脑动脉硬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糖尿病、脂类代谢障碍、高血压病、吸烟、肥胖、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 严重广泛的脑动脉硬化,常引起局部或全脑

15、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缺氧,最后发生脑萎缩;脑部细微动脉的硬化,还常引起多发性脑梗塞。七、脑动脉硬化症最常见的症状有哪些:脑动脉硬化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三大组。1、神经衰弱症状群:患者常诉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思维缓慢、工作能力下降,有人还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心慌等。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患者对时间、空间、人物定向力差,计算能力减退。性格改变、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反应迟钝、行为幼稚、不拘小节,像平时大家常说的“老小孩”。严重者可出现猜疑、迫害妄想、错构虚构像。3、假球麻痹:所谓“球”是指脑干的延髓。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侧锥体束征,四肢肌张力高,难以自我控制的强哭强笑,吞咽困难伴有咳呛、流诞,还可有运动迟缓,面无表情等,偶有小便失控。八、脑心卒中是怎么回事:脑心卒中是指脑卒中并发心肌梗塞(心卒中),属脑心综合征。有医生报道有515%的脑卒中病人并发心肌梗塞,特别是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最容易发生。由于脑中风病人常常有意识障碍和失语,不能表达自己的症状,使得心肌梗塞不易被发现,常常是中风病人早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中风后昏迷失语的病人,特别是以前有心脏病的,在急性期要严密监测心电图,以便及早发现心脏病变,及时处理,这也是提高中风疗效的要点之一。九、中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