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396322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题目: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 作者:宋景刚 单位:河口区实验学校 电话:05463651500倾听中体味学习的真谛现代社会不仅需要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意见,而且也要具备作为一个良好倾听者的素质:能够倾听他人的声音,了解他人的所想。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人,他们很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的话语,不能给他人情感上的依托,不能让他人感觉信任、感觉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不能倾听他人的忠告和建议。而在人生的开始阶段,在习惯还没有成为痼习之前,这种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技巧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

2、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引人深思。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近年在反对传授式教学的背景下,人们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甚至面对学生是否用心听讲也难以有适当要求了,导致有的学生养成了不愿听讲、不会听讲的习惯。学不会倾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

3、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无视纪律。我记得前段时间,上了一堂语文课爱我中华,这本来是一首由我国著名作曲徐沛东作词的一首歌,课堂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倾听这首歌曲,这应该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课堂气氛一定很热烈。课上确实和我预料的一样,学生们发言很踊跃,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一堂课下来,倒是很热闹,但是收获不大。问题到底在哪呢?思来想去,问题是出现在了“听”上。学生并不是不注意听讲。相反,在我讲课是学生很认真听讲。但是,一遇到同学发言尤其是与自己想法不一致时,有些同学就坐不住了,一个个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站起来反驳。我想,在鼓励学生敢说会说的今天,也许有些问题还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倾听。 “学

4、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总之,听,是一种本领,也要训练。面对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想,要从教学中的点滴开始培养。 让学生学会倾听,就得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

5、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

6、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3、让学生当“小老师”。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

7、学们讲课, 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每单元课文后的“语文天地”时,我总是固定性的布置一项课外知识积累汇报,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知识学习和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搜集相关资料,让各小组汇总,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也许你能听出一方美妙的天地。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