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39287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2.1种群的稳态与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本文由xiechunli8716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 种群的稳态与调节 高三生物 王洪喆 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 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 棕头鸥 C.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青蛙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青蛙 E一块菜地上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一块菜地上的大白菜、大蒜、 一、种群的概念

2、 生活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同一物种的 所有成员 所有成员 肯 尼 亚 某 草 原 上 所 有 的 斑 马 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 2、年龄结构 、 3、性比 、 4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首要特征 概念: 概念: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种群个体数目的多少 公式: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面积或容积 生物个体数 公式:种群密度 生物个体数 1、直接计数法 、 研究方法 2、取样调查法 、 动物: 动物:标志重捕法 植物: 植物:样方法 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 方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 方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若干个样方,通过

3、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 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 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思考: 思考:假设我们调查的一块地里的蒲公英的分 布比较均匀,个小组各自统计的一个样方 布比较均匀,个小组各自统计的一个样方 的结果如下表: 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 株 以上各组所报的数值中,经实际询问有 以上各组所报的数值中,经实际询问有个组是 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可能是 组 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可能是、 组如果这 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为 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为株,则该地块的蒲公 英的种群密度为 株 英的种群密度为株 标志

4、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 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 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 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 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 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 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 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来估计种群密度 来估计种群密度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 ,

5、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 ,其中已标记的为 ,则: N:M=n:m, n(重捕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M(总标志数) 总标志数) 总标志数 可得,N= 可得 m(重捕中标志数) 重捕中标志数)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 思考: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 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 设置 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 公顷的调查区内 个捕 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 鼠笼,一夜间捕获鼠 头。将捕获的 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 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 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 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 这次共捕获鼠30头 这次共捕

6、获鼠 头,其中有上次标记 过的个体10头 过的个体 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 公顷。 密度约为 头/公顷。 公顷 、年龄结构 概念: 概念: 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 配置情况 配置情况 繁殖后期 繁殖期 繁殖前期 增长型 稳定型 下降型 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性比 概念: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数量的 比例 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b.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c.迁入率迁出率 迁入率 迁入率 d.迁入率迁出率 迁入率 种群密度

7、 增加 种群密度 降低 种群密度 增加 种群密度 降低 意义: 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最直接因素 意义: 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最直接因素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 种群的增长 种群的周期性波动 种群的衰亡 生态入侵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已知: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 已知: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 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 (1) 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 位为min 产生后代的数量。 min) 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时间(min) 20 40 6

8、0 80 100 120 140 160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个) 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 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 (2) 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nn 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 () 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 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种 群 增 长 的 型 曲 线 光明日报消息 光明日报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6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6 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皮, 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皮,造成大批 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 树

9、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 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兔群繁殖 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 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 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 一个叫托马斯奥 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 奥 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 24只野兔 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 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 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 一个世纪之后, 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 亿只之多。 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 一个世纪之后,

10、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亿只之多。 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 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 因为气候适宜,空间充裕,牧草繁盛, 因为气候适宜,空间充裕,牧草繁盛, 没有敌害 没有敌害 自然界还有哪些与素材中野兔 数量增长相类似的情况? 数量增长相类似的情况? 一些一年生昆虫、某些小型啮齿类动物,在 一些一年生昆虫、某些小型啮齿类动物, 春季适宜条件下; 春季适宜条件下;种群迁入一个适宜其生存 的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均会出现“ 的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均会出现“” 型增长 型增长 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 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产生条件: 产生条件: 理想的实验条件下;食物 充足,空间不

11、限;气候适 宜;没有敌害等 增长特点: 增长特点: 连续增长, 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例子: 例子: 一些一年生昆虫、某些小型啮齿类动物, 一些一年生昆虫、某些小型啮齿类动物,在春季 适宜条件下; 适宜条件下;种群迁入一个适宜其生存的新环境 后 () “J”型增长能否一直持续下 型增长能否一直持续下 如何验证? 去?如何验证? 生态学家高斯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 实验: 0.5ml培养 实验:在0.5ml培养 液中放入5 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 然后每隔24h 24h统 虫,然后每隔24h统 计一次大草履虫的 数量。 数量。经过反复实 验,得出了如图所 示的结果。 示的结果。 思考: 思考: 、大草履

12、虫数量是如何增 长的? 长的? 、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 有什么含义? 有什么含义? 、种群什么时候增长速度 最快? 最快? 、该曲线的名称是什么? 该曲线的名称是什么? 、出现该曲线的原因有哪 些? 种群增长的“ 种群增长的“”型曲线: 型曲线: 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自然条件下, 自然条件下,食物等资源和 空间总是有限的, 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斗争 不断加剧,且存在天敌 不断加剧,且存在天敌 增长特点: 增长特点: 增长速率不断变化 增长速率不断变化种群数 量由 量由时增长速率 不断增大; ; 不断增大;时,增长 速率最大; 时 ; 速率最大;时, 增长速率开始下降; 值时 值时, 增长速

13、率开始下降;K值时, 增长速率为 增长速率为。 “J”型曲线 型曲线 “”型曲线 种群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现“J”型增长,实 种群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现“J”型增长, 型增长 际上是“S”型增长的最初阶段 型增长的最初阶段, J”型增长是一 际上是“S”型增长的最初阶段,“J”型增长是一 定时间内的增长方式,最终是以”S”型增长结束 型增长结束, 定时间内的增长方式,最终是以”S”型增长结束, 这是生态因素和物种本身相互影响的结果。 这是生态因素和物种本身相互影响的结果。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间接因素:

14、食物、气候、传染病、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3 、研究种群数量的重要意义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捞?捕捞多少?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捞?捕捞多少?才能 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 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农业及林业用于害虫的预防和监测 巩固练习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 性个体, 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相对稳定 D先增后减 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 信息主要来自于 A目前的年龄组成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出生率、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 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 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 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问题。 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问题。 (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 (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 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 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