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挡板制作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38864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挡板制作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桥梁挡板制作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桥梁挡板制作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桥梁挡板制作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挡板制作技术交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DBJ01-71-2003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 (表式C2-5)工程名称部位名称附属结构工序名称挡板制作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07年4月1日 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XX标全线桥梁共需挡板标准块2486块(含带有溢流口挡板200块),A型块170块,B型块20块,C型块32块。首先预制出挡板标准块及A型块,B型、C型挡板预制前需通知我单位,得到许可后方可预制。挡板标准块、A型块长度不得大于设计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5mm。二、钢筋加工、绑扎 1、施工准备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 钢筋: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时,及时通知质检部,必要时作化学成分检验

2、。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1.2 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 1.1.3 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1.1.4 垫块:用塑料卡、尺寸符合保护层设计要求。 1.1.5 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1.2 作业条件: 1.2.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1.2.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1.2.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1.

3、2.4检查预留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所预留的钢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1.2.5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操作2.1钢筋绑扎:2.1.1 钢筋绑扎要结实、牢固。2.1.2 N6钢筋若与N2、N4钢筋相碰,N2若与N4相碰可适当移动或者弯折,但不可任意切断。三、模板安装1、 施工准备1.1 材料与主要机具:1.1.1 模板:定型钢模板。审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 本表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 (表式C2-5)工程名称部位名称附属结构工序名称挡板制作施工单位交底日期

4、2007年4月1日 交底内容:1.1.2脱模剂:不宜用废机油。1.1.3机具:斧子、扳手、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2.将模内清理干净,办理模板预检。3、质量标准3.1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3.2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3.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3.4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3.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3.6 桥梁挡板混凝土保护层除特别注明外不大于35mm。4、成品保护4.1拆除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混凝土。4.2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拆模时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时,方可拆除模板。4.3拆模时不得用大

5、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4.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损坏变形,应及时清理修整,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模板安装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2不得使用影响混凝土外观的脱模剂。四、混凝土浇注(一)、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水泥罐车、汽车吊、插入式振动器2、主要工具混凝土料斗、抹子等。(二)、作业条件1、各种机械设备经安装、就位、维修保养和试运转,处于完好状态;电源可满足需要。2、模板内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已清除干净,模板内侧已涂刷隔离剂。3、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铁件等工序全部施工完成,经检查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办完隐蔽和预检

6、手续。4、混凝土罐车至预浇筑点道路已经修筑,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三)、施工操作工艺1、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把模板内的杂物、积水清理干净,模板如有审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 本表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 (表式C2-5)工程名称部位名称附属结构工序名称挡板制作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07年4月1日 交底内容:缝隙,必须填塞严密。2、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

7、m,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槎。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振捣时观察到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3、拆模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表面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土工布并进行浇水养生,养护期14天。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拆模。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作适当临时性覆盖,使其缓慢冷却,避免出现裂缝。(四)、应注意避免的质量问题1、振捣不按工艺操作,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造成蜂窝。2、钢筋垫块产生位移,间距过大、漏

8、放,钢筋紧贴模板或混凝土振捣不实,导致露筋。3、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养护不够,都会导致混凝土棱角损伤。4、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胀肚、错台、倾斜等缺陷。5、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造成孔洞。(五)、成品保护1、拆模时应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2、混凝土振捣时,要避免振动或踩碰模板、钢筋及预埋件,以防模板变形,钢筋位移或预埋件脱落。(六)、安全措施1、混凝土料斗提升后,斗下禁止人员通行。2、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4、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七、现场文明施工1、在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音、振动,满足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群众造成的不利影响,把施工噪音、振动给周围群众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别是在夜间休息期间,应更加注意施工噪音和振动的影响。2、施工场地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避免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3、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杂物,保持生活和生产环境的整洁。审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 本表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